西北民族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 馬明良
(一)中國穆斯林眼下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什么?
不是當年作為古來氏敵對派的“目石熱克”(多神教徒)明目張膽的迫害,也不是歐洲十字軍東征時期的公開侵略,更不是十年內(nèi)亂中的全面禁止宗教活動,而是在全球化和改革開放背景下打著“進步、先進、文明”旗號的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蝕以及與此相關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特別是我們?nèi)诵灾械淖钤嫉挠?,即看不見的心?mdash;—乃付斯哈瓦。
西方腐朽文化如暴力、色情、扭曲的價值觀念和變態(tài)的生活方式通過電視、網(wǎng)絡對下一代造成了和正在造成嚴重危害,一些青年人喪失民族尊嚴和民族自信心,已經(jīng)成了西方腐朽文化的俘虜,
(二)當今穆斯林遇到的最大威脅是什么?
不是我們眼中的歪道——教內(nèi)某個派、某些人,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甚至在整體上我們的
• 宗教被歪曲,
• 思想被侵蝕,
• 心靈被污染,
• 信心被動搖,
• 意志被瓦解。
(三)中國穆斯林的當務之急是什么?
• 當務之急不是糾纏細枝末節(jié),辯論那個派誰對誰錯,誰是正道,誰是歪道,來一爭高低。
• 而是顧全大局,讓下一代如何防范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蝕,如何降服自己的心魔,回到正道上來,這是重大戰(zhàn)略問題和生死攸關的大事。
如何顧這個大局,謀這個大事呢?
要全面而不是片面,深刻而不是膚淺地理解經(jīng)典的精神,
發(fā)揚圣人和圣門弟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在復雜而充滿誘惑的環(huán)境中堅定信仰,
共同實踐伊斯蘭“敬主愛人,普慈眾生”的核心價值觀,
憑智慧和善言弘揚正道,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增強伊斯蘭的感染力、感化力、親和力,
樹立穆斯林可敬可親可愛的形象,
使穆斯林成為:
虔誠的信士、優(yōu)秀的公民。
(四)信仰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
信仰對一個人和一個民族來說,不是一系列的死板的說教,而是黑暗中的燈塔,能夠照耀前進的道路,使迷茫的人能夠找到人生的目標。
信仰是信心和力量的源泉,使人堅忍不拔。
《古蘭經(jīng)》說:“如果你們中有二十個堅忍的人就能戰(zhàn)勝二百個敵人;如果你們中有一百個人就能戰(zhàn)勝一千個不信道的人;……。真主是與堅忍者同在的”(8:66)。
• 憑著堅定的信仰,圣人率領圣門弟子以很少的人數(shù)戰(zhàn)勝了人數(shù)數(shù)倍于己的古來氏敵對派;
• 憑著堅定的信仰,早期裝備簡陋的穆斯林敢于向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挑戰(zhàn),波斯帝國被消滅,東羅馬帝國被打?。?br />
• 憑著堅定的信仰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穆斯林贏得了伊斯蘭文明500年的輝煌!出現(xiàn)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文化的繁榮、社會的和諧。
(五)今天的穆斯林能恢復往日的自信,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嗎?
• 今天,穆斯林同樣可以堅定信仰,憑著真主的襄助,戰(zhàn)勝一切艱難困苦和各種挑戰(zhàn),為家庭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新的更大的貢獻!
• 現(xiàn)在的穆斯林遇到的困難與早期的穆斯林遇到的困難相比,算不了什么!真主在《古蘭經(jīng)》中指出:“他曾創(chuàng)造了死與生,以便考驗你們誰的作為是最優(yōu)美的”(67:2)。
• 信仰是醫(yī)治心理疾病的靈丹妙藥,使人心胸開闊,活得更健康,更陽光。
• 當下對物質(zhì)的過多追求,對與他人的過多攀比,加之社會轉(zhuǎn)型和節(jié)奏的加快,使人們陷入到精神世界的困頓中。煩躁,抑郁,緊張,焦慮,郁悶等種種心理世界的問題越發(fā)嚴重起來。
• 信仰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使人變得寧靜和安詳。
• 憑著對真主的公平和仁慈的信仰,在人生的道路上,穆斯林可以丟掉患得患失的包袱,輕裝上陣,勇往直前,不為一時一地的失敗而耿耿于懷,也不為一時一地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成功了,感謝真主,謙虛謹慎,再接再厲;失敗了,痛定思痛,總結(jié)教訓,繼續(xù)奮斗。
• 人虧人,真主不虧人,有奮斗就有收獲。穆斯林堅信,信主行善的人,雖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和挑戰(zhàn),但只要努力奮斗,托靠真主,就一定能夠獲得兩世成功!找到幸福感,活得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