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族的喪葬程序與禮儀
回族人在臨終前,一般都注意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請阿訇給病人念“討白”,祈禱真主饒恕病人的罪過,要求病人懺悔和反省自己。二是要“口喚”,即平時接觸的鄰里鄉(xiāng)親、朋友與病人如果發(fā)生過口角、矛盾,甚至結下仇恨的,這時要主動向病人說“色倆目”要“口喚”,講明原情,消除誤會與隔閡,互相原諒,愉快地了結往事;以求后世清算時德清楚。三是病危時,要求周圍肅靜,不亂哭亂喊,嬉笑吵鬧,要屏除各種噪音,甚至停止行走。除了病人的親骨肉和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阿訇或在群眾中德高望重并懂得伊斯蘭教教規(guī)的人以外,其他人均不能人室,靜待病人煙氣,并提醒念誦“清真言”,直到病人逝世。
回族在人逝世后,一般都稱“無常”,有些地方稱“歸真”或“毛提”了。“無常”是回族穆斯林的漢語專用語,即逝世的意思。“毛提”是阿拉伯語,也即逝世之意。“歸真”是回族群眾對篤信宗教和宗教職業(yè)人員以及宗教上層人士的稱法。如泉州現(xiàn)在就把逝世稱為“歸真”?;刈鍩o論怎么稱呼逝世,但都忌說“死”這個詞。這是因為伊斯蘭教把死看作一個人的必然歸宿,并把他理解為“嘎來布”(肉體)的消失和“羅罕”(精神)的升華,亦即性與命的分離,是人生的復命歸真,而不是生命的歸結。所以,久而久之,在回族人當中形成了一種習慣,忌說“死了”。
回族人逝世后的葬禮,東自長江三角洲,西至帕米爾高原,南起海南島的天涯海角,北達黑龍江畔,大同小異,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幾項程序和禮儀:
(一)停尸
回族人停止呼吸后,在身旁守候的阿訇或親人,要給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順其手足,理其發(fā)須,還要整好尸體。人逝世后不能停在睡覺的床上,有條件的要安排在通風涼爽的客堂大廳,如住房緊張或家境貧寒,可在客房地上鋪上席子或停尸床,將尸體置于上面,但不能停在伙房。停尸必須使亡人頭北腳南仰臥,面稍向于西。在尸體上要覆蓋一潔凈的白布單。與此同時,要速派人分頭通知本坊教長及親戚朋友、鄰里鄉(xiāng)親。并在直系親屬中,推選出幾位有組織能力和處理喪事經(jīng)驗的人,管好迎來送往、喪事安排、組織等事情。
(二)善面
回族也叫探埋體(尸體)。這一程序相當于漢族向遺體告別。當阿訇、滿拉、親朋、鄉(xiāng)鄰來喪主家,在向喪主和親屬表示悲痛和慰問后,到停尸房揭開亡人頭上覆蓋的白布單,看看面容,然后根據(jù)亡人年齡、去世的原因,多方面勸說喪主家不要過于悲哀和號啕大哭,講述人生客觀規(guī)律?;刈迦朔磳始遗男刈グl(fā)、跺腳喊叫的怨恨之哭。
回族人在善面過程中,忌向亡人行鞠躬禮,忌喪家婦女、小孩跪在地上回禮。同時,如是夫妻一方歿了只許在凈身前善面哭泣,凈身以后不許再看面容。
回族在人亡后若當天未能埋葬,還得“坐夜”,須請一位深明伊斯蘭教義的長者看守亡人。“坐夜”者要身上干凈(洗過大凈),停尸的屋子要點上香燭直到天明。為了消磨時間,“坐夜”者要給喪主家的人講人世間的真善美、假惡丑,講穆罕默德的智慧故事,勸人要行善事等等。所以,在民間有“死人是對活人的最好勸諫”之說。在我國東北和其他一些地區(qū),回族人“坐夜”時,還請教長給亡人的眼、鼻、嘴、耳等“念七竅米”,表示亡人不空見真主,這種習俗是回族對亡人表示的一種懷念,代亡人祈求真主饒恕生前罪過的一種善良愿望。
守夜的人不能睡覺,更不能睡著,主要是怕亡人和喪主家人害怕。有的地方防止坐夜者寂寞瞌睡,由二至三人輪流守或一起守。守夜者至午夜后要吃干果之類,有的地方如黑龍江等地晚上還吃喪飯;但吃喝一般應不在停放亡人的房間進行。坐夜時忌大聲喧嘩、嬉戲耍鬧,忌玩賭、打撲克。
(三)備殮
回族俗稱縫“克番”?;刈宓目朔袃蓚€特點,一是從顏色上看,無論是哪個地區(qū),都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二是從選料質(zhì)量看,不分貧富貴賤,一律是白棉布、白麻布、白漂布等,不用綾羅綢緞和其他高級面料。為什么回族人在備殮時要堅持這兩點呢?主要是受伊斯蘭教的影響。穆罕默德曾說:“安拉最喜歡白色布,生者著白衣,死者用白布做‘克番’。”大伊瑪目艾布·哈尼法也主張用白布做克番,不宜用色布、綢緞?;孛裼捎谑苓@些影響,便逐步形成了用白色布料做“克番”的習慣。
回民給亡人備克番,不是像有人說的那樣,用一塊白布一裹就行,而是有講究的,其樣式、規(guī)格、要求,全國各地大體相同,但男女有別。
男亡人用的殮服有三件:一是大殮,回族俗稱“大臥單”,長短要略長于身,上下各余出六七寸。一般來說,長約七尺,寬約四尺五寸。二是小殮,回族俗稱“小臥單”,長短要合身,但上下兩頭留余地,寬約四尺五寸。三是襯衣,回族叫“格米素”或護心斗娃,長自肩至踝骨,寬約一尺二寸左右;肩上要開縫。有的還加帽子一個,總長共約九尺左右。
女亡人的殮服,比男的多兩件。除了同男子用的三件以外,另加裹胸和包頭各一件。裹胸長三尺左右,寬一尺左右。包頭也叫蓋頭,長三尺左右,用以裹發(fā),并用布帶束著。
“克番”裁剪縫制好后,置一旁高處防止污臟,待亡人沐浴后裹殮遺體。
(四)凈身
也叫“著水”或稱洗“埋宜臺”。凈身無論在清真寺還是在喪主家,都要準備好浴床(一般是洗干凈的門板)、湯瓶、毛巾等。如在喪主家凈身,離清真寺較近的,都從寺里擔水,途中擔水人累了,可以由另一人替換,但水桶不許落地。水要干凈,溫度以不涼為宜。
凈身一般由三人承擔,即一人專門灌水,一人幫助沖洗,一人帶上手套,雙手輕輕洗滌。手套一般要準備兩副,洗上身時用一副,洗下身時用一副,洗時不許湯瓶落地。洗滌用手套最好用“克番”布剪縫而成。
回族給亡人凈身,男女有別,男不洗女,女不洗男。但無論洗男洗女,其程序都是一樣的,洗法和活人平時洗大凈一樣,即先洗手凈下,后用白布蘸溫水擦洗口齒、鼻孔以代替漱口和嗆鼻。接著洗臉、洗頭,最后由上至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并用浴巾擦干凈。洗下身時一般都要注意遮掩住羞體,如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民,給亡人洗下體時“拿布覆蓋下體,自臍至膝不得外露”,洗時“只以一手支布,另一手擦洗”?;刈褰o亡人凈身,除了洗滌的三人以外,其他人一律不得人內(nèi)。
亡人凈身后,將其移到準備好的“克番”布上,按照先右后左,層層包裹,先裹“格米素”,后裹小臥單,再裹大臥單,最后加冠,并將腰部、頭、足都用白布帶子扎緊。女尸還要加裹胸和蓋頭。對在戰(zhàn)爭中為國為教犧牲的回民,作為“舍西斯”,免予洗禮,免于穿“克番”,允許著血衣埋葬。
回民在給亡人穿克番時,要在“克番”上撒一些香料、冰片、樟腦水、紅花等,其目的是為了防腐驅(qū)蟲,也是對亡者懷念的反映和表現(xiàn)。同時,還要用《古蘭經(jīng)》或錢物等,向亡者舉行“轉(zhuǎn)費達”儀式,即替亡人贖罪。在轉(zhuǎn)費達后,將亡人放在塔木匣子(有的地方是用牛皮做的擔架)里,入匣時用布單和其他物品遮住太陽,起靈時由四人或六人抬起。抬木匣子的人中途累了可以換人,但匣子不許落地?;孛穹磳腿颂ъ`,一般都由直系親屬擔任。
(五)殯禮
回民稱站“哲納則”,是回族喪葬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凡參加殯禮的人必須洗大凈。殯禮的領導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長擔任,也有的根據(jù)亡人的遺囑來確定,不論輩分、地位,只要懂伊斯蘭教規(guī),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即可。
殯禮有的在喪主住宅院里舉行,有的在院外選一塊平坦、干凈的地方或墳地進行,現(xiàn)在,城市的回族大都在清真寺進行,或者在穆斯林殯儀館進行。從宗教意義來說,是生者代死者向安拉作最后一次禮拜,但系一種意向性的禮拜。其形式跟禮拜差不多:先將尸體放在西邊,主持人靠近埋體站立,其他參加者都脫鞋隨后排班站立,誦《古蘭經(jīng)》,并舉意,求真主饒恕活著的和已經(jīng)死去的,大的和小的,男的和女的。祈求活就活在伊斯蘭教道路上,亡就亡在“伊瑪尼”的根基上。之后,向左右說:“色倆目。”至此殯禮結束?;刈迦说臍浂Y一般不在日出或日落進行;婦女不參加殯禮,不送葬。
(六)下葬
回族人的墳墓全都是南北方向,均呈長方形的一個坑,且口大底小,喪主家一般要求把墳坑打得寬敞一點,但并不是越寬越好,而是要達到一定的尺寸規(guī)定,土質(zhì)堅硬的地方,墓深五尺至六尺;土質(zhì)較軟的地方,深約一丈。墳長約六尺,寬三尺。在坑底的西邊挖一個與墳坑平行的深洞,長約六尺,寬三尺,高三尺,其形狀上面是弓形,下面是平底,俗稱“穿堂”;也有的在坑底的側(cè)邊挖一個與墳坑平行的洞,俗稱“偏堂”,大小基本形同。這個洞穴以人能弓身出入為宜。在地下水位較高或易崩潰的沙灘上,一般只挖一個三尺左右的坑,同時準備一個無底石槨或木板蓋住尸體。
下葬時,兩個人先到墳坑里,其中一個到小圓洞里。然后打開木匣子,由四人將埋體緩緩放人墳坑,再慢慢送進洞穴里,使埋體頭北腳南,仰面而臥,面向西方(因圣地麥加在中國的西方)。之后,先用土坯壘好小洞口(忌用火燒的磚),然后填土掩埋墳坑。填土過程中,如果誰干累了把鍬扔下,另一人拾起來再干,不能接著鍬干。墳墓堆起來,外形猶如魚脊形或凸形,有的在墳墓上壓上些土坯,有的壓一些石子,防止風雨侵蝕。廣西等地的回民在墓穴上一般都蓋五塊青石板,大都是亡人生前自己準備的,其目的是使墓更加堅固。
回民的墳墓與漢民的不同,它不是圓墳,而是長墳,不起墳頭。
在下葬的過程中,阿訇、滿拉為亡人念經(jīng),其他送葬者跪聽祈禱。喪主要為亡人散乜貼,數(shù)十元、百元不等。有的喪主除了給送葬人散乜貼以外,還要給每人散一頂小白帽戴,并將亡人的衣物散給主持殯禮的人和洗尸的人。
回民對墳地很重視,一般都要打埂或打墻圍起來,禁止在墳地周圍修亥圈、廁所,更不允許任何人在墳地大、小便。禁止在墳地放牧,不許從墳地上取土,搞建筑,以防止墳地倒塌。
回民在陸地一律實行土葬,但在特殊情況下,如在遠渡海洋時,可實行水葬。中國古代不少回民到圣地麥加朝覲,途中若逝世了,則在尸體上纏一塊石頭或鐵棒,葬入水中,以免尸體浮在水面上。
(七)紀念亡人
回民把紀念亡人叫干“爾麥力”,主要是以紀念已故的親屬、朋友、教主等。
紀念亡人一般根據(jù)亡人無常時間的長短來采取不同規(guī)模和方式。
紀念從人無常后埋葬的當天晚上開始。喪主家要煮“米粥”,炸油香或烙油香,請操辦喪事的人和阿訇吃?;孛穹Q當日晚上的這種紀念活動為“霄夜”?,F(xiàn)在也有的回民三天不開灶,到第四天才開始進行紀念活動。家里有會念經(jīng)文的就自己去“走墳”,不會念的要請阿訇或懂經(jīng)文的滿拉等去走墳,一日五次,共四十天,根據(jù)遠近,遠了一日一次,在晨禮后上午為佳。回民認為在四十天之內(nèi),亡人的靈魂還在。喪主家每天要點香、烙油香,做“都阿”向真主祈禱。直到第七天,回族稱為“頭七”也叫“七日”,這天喪主家要宰羊、宰雞、炸油香,請阿訇和滿拉以及有威望的回族老人若干人,到家里念經(jīng)、吃油香。喪主家為了搭救亡人,求真主開天堂之門,還要給來念經(jīng)的所有人散乜貼(施舍),之后,還要給親戚朋友、鄰里鄉(xiāng)親散油香。到了“二七”、“三七”規(guī)模很小,有時不請阿訇,只是烙些油香,散給左鄰右舍或貧窮者。
到了四十日,認為亡人的靈魂要離開家了,要大干“爾麥力”。早上先請阿訇走墳,完了請阿訇以及親戚朋友和鄉(xiāng)親們到家里來吃油香,有的還給喪家散乜貼。從此以后,在百日、周年、三周年、十周年、三十周年仍要宰羊、炸油香,大干“爾麥力”等。過了三十周年,有的就不再搞大的紀念活動了。
回民對教主的紀念規(guī)模很大,稱教主為“導師”,也稱“老人家”,逝世后尊稱為“太爺”,對某一教派的創(chuàng)始人一般稱為“道祖太爺”。如虎夫耶門宦的老太爺洪海儒的祭日7月24日;哲赫忍耶門宦的馬明心祭日3月27日。遇到這些祭日要舉行盛大的爾埋力聚會,宰羊上百只,宰牛十幾頭,有上萬的回族群眾陸續(xù)去走墳、吃油香,還有的千里迢迢從外省區(qū)趕去參加祭日活動,表達對老太爺?shù)淖鹁磁c忠誠。
此外,由于受地域、門派等不同,還有其他的一些習俗,但因其不是主流,也不是伊斯蘭教所明確要求和規(guī)定的,故這里不再一一陳述。
總之,回民的葬禮,從總體上看,既注重厚養(yǎng)薄葬、安葬平等。也有其節(jié)約、儉樸的良好習俗;但從目前衛(wèi)生角度看,仍有些不足。處理喪事時,為給亡人祈求赦宥,喪家還是要花不少錢;另外,在一些經(jīng)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地區(qū),處理喪事時衛(wèi)生工作還不夠?;孛裉玫膿芑蚰鞠蛔犹晔院?,消毒跟不上,易傳染病菌,是很不衛(wèi)生的。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有的地方建起了回民殯葬服務處,如南京市于1979年就已建立了“南京回族殯葬服務所”、長春市建立了“回族殯葬服務館”、蘭州市也建立了回族殯葬服務館等等,這些殯葬服務機構,深受廣大回民的稱贊和歡迎,設置了具備衛(wèi)生消毒條件的亡人沖洗房,暫厝亡人的冷藏設備等等,方便了城市回民群眾,減輕了群眾的負擔。過去處理喪事一般都要花費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現(xiàn)在殯葬所從停尸、洗尸、穿克番,一直到下葬,只花幾百元。這種趨勢將隨著現(xiàn)代城市化的發(fā)展,會逐漸地取代一家一戶的喪葬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