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月橋(約1860-1900年間拍攝,攝影者不詳)(據(jù)《三山五園舊影》) 文昌閣。三層,樓頂大鐘指向6點30分。據(jù)推測這張照片可能就是在此閣被毀當天或前一天拍攝的 資料圖片
圓明園琉璃塔。當時唯一一座銅鎏金覆鐘錦罐式的琉璃塔,也是圓明園最高的一座塔 資料圖片
(這只是圓明園局部的復原圖,但依然可以看出當初的盛景。據(jù)《圓明園原貌圖》)
復原的被毀前的圓明園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10月6日,占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每個人都是腰囊累累,滿載而歸。”“遇珍貴可攜則攫而爭奪,遇珍貴不可攜的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后快。”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地接受他們提出的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tǒng)帥格蘭特以37名英法俘虜曾在圓明園遭到虐待為借口,命米啟爾中將的一個師和騎兵的大半部分約3500余人于10月18日開往圓明園,將其中的建筑物一齊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xù)了兩天兩夜,圓明園上空,濃煙滾滾,“使天光黑暗,無殊日蝕。附近一帶地方亦皆黑暗。”就這樣,這座凝結著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一代名園—圓明園以及附近的暢春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都被英國侵略者燒毀了。正當圓明園之火熊熊燃燒的時候,清政府接受了英法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條件,10月24、25日,分別與英國公使額爾金、法國公使葛羅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在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潰敗的清軍、土匪、流氓趁火打劫,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
清王朝覆滅后,圓明園的遺物被一些軍閥、官僚、政客巧取豪奪,一些單位和個人也不同程度地取用圓明園的遺物,圓明園成為一片廢墟。尤其在十年動亂期間,圓明園遺址繼續(xù)造到破壞。
可以說,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為毀壞了圓明園,而更多的中國人的“順手牽羊”或“占小便宜”的行為則導致了更大更深的創(chuàng)傷。
曾經(jīng),乾隆在《圓明園后記》中躊躇滿志地寫道:圓明園“規(guī)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風土草木之清佳,高樓邃室之具備,亦可稱觀止。實天寶地靈之區(qū),帝王豫游之地,無以踰此。”而圓明園的盛景,我們?nèi)缃裰荒軓臍v史文獻中看到。相關的文獻有:乾隆間唐岱、沈源繪制的《圓明園四十景圖》、伊蘭泰繪制的《長春園西洋樓銅版畫》二十幅。
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張圓明園未毀前的建筑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應該在1860——1900年之間,此時廓然大公躲過英法聯(lián)軍的浩劫,尚保存完好。圓明園雖然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但仍是皇家御園,依然有重兵看守。任何人未經(jīng)許可是不能靠近的,更別說隨便照相了。所以圓明園很難有照片存世。
那么這張照片又是如何拍攝的呢?廓然大公景區(qū)離圓明園各個大門都較遠,一般人是很難靠近并拍照的,據(jù)筆者分析,此照片的拍攝者可能是買通了看園的太監(jiān)偷偷遛進去的,再加之廓然大公四周樹林茂密,巡邏的士兵很難發(fā)現(xiàn)偷偷潛入的人,拍攝者可以有一定的時間進行拍照。但奇怪的是,既然費那么大勁兒的進到園子里,為什么不多拍幾張呢?筆者分析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攝影師確實拍了廓然大公其他景點的照片,但由于各種原因,那些照片并沒有保留到今天;第二種是,當時攝影師在拍完規(guī)月橋后的確想拍廓然大公其他景點,但身邊陪同的太監(jiān)(或其他人員)怕惹事不讓攝影師再靠近廓然大公其他景點,所以沒有拍攝其他景點照片;第三種是,當時攝影師在拍攝規(guī)月橋的過程中因曝光時間過長而耽誤了時間,所以被看守園子的其他太監(jiān)或守園士兵發(fā)現(xiàn),將其轟出了廓然大公景區(qū),故沒能繼續(xù)拍攝下去。但即便如此,這唯一一張老照片還是對研究圓明園的建筑及歷史提供了最直接的資料,對今后廓然大公之規(guī)月橋的修復是非常有幫助的。
根據(jù)最近幾年的研究,這張照片的拍攝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張規(guī)月橋老照片是在圓明園被毀前拍攝的,拍攝者是英法聯(lián)軍的隨軍記者比托。
比托在1860年隨英法聯(lián)軍一起來到的中國,從廣州一路拍到北京,他是第一個用相機拍攝北京的攝影師。比托在北京期間拍攝了大量北京地區(qū)的景物,其中就包括西郊皇家園林。像本書中頤和園部分收錄的曇花閣、文昌閣、琉璃塔及被毀后第二天的昆明湖及佛香閣遺址,全都是比托拍攝的。但比托是否拍攝過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呢?筆者經(jīng)過深入研究,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作為英法聯(lián)軍的隨軍記者,比托的任務就是用相機記錄英法聯(lián)軍的作戰(zhàn)過程,占領圓明園是英法聯(lián)軍很重要的一次軍事行動,比托不可能不予記錄。再者,圓明園的建筑和美景幾乎震撼了當時英法聯(lián)軍的每一個官兵,比托也是其中之一,他不可能對圓明園沒有拍攝興趣,所以應該肯定地說,比托不但拍攝了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而且數(shù)量還不一定少。
圓明園被毀后的1863年7月,比托在日本橫濱定居了下來。第二年他跟沃格曼合伙開了一家以繪畫和攝影為主要業(yè)務的公司。但可惜的是,該公司僅開了兩年,在1866年10月26日的橫濱大火中,比托的早期日本攝影作品的底片和比托在印度及中國的大量作品均被燒毀,有可能大量圓明園被毀前的老照片就毀于這次火災。
比托現(xiàn)存的照片不是很多,且都是當年比托零散賣出的一些照片。當年,英法聯(lián)軍中的一些官兵會購買照片以作為他們在中國打仗和旅行的一種紀念。1861年11月,比托曾將一本集有85張照片的相冊帶到了倫敦,并將它賣給了一個名叫亨利·赫林的肖像畫畫家兼商人。亨利·赫林復制了這些照片,并將它們跟比托在印度所拍攝的部分照片一起做成了目錄,從1862年夏天開始公開讓顧客們訂購。有一對名叫邁克爾·威爾遜和簡·威爾遜的夫婦當時所訂購的一整套比托的中國照片現(xiàn)在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度轿鍒@舊影》一書收錄的部分照片就來自于這本相冊,但這本相冊中并沒有這張規(guī)月橋老照片。那么這張規(guī)月橋老照片有可能就是比托零散賣給英法聯(lián)軍官兵的其中一張。筆者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會有更多圓明園被毀前的老照片被發(fā)現(xiàn)。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shù)靥厣姆终?,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