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開心果 (攝影:張淑惠)
飲食特點
伊朗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1、注重 講究菜肴量少質(zhì)精,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
2、口味 一般口味清淡,偏愛微辣味道。
3、主食 以面食為主,也吃米飯。他們愛吃中國的大餅、咖喱三角餃、炸小包等食品。
4、副食 愛吃雞、鴨、魚、牛肉、羊肉等;蔬菜喜歡西紅柿、黃瓜、洋蔥、胡蘿卜、辣椒、豌豆等。
5、調(diào)料 愛用胡椒、芫荽、橄欖油、醋、鹽等。
6、制法 對串烤、煎、炸、炒等烹調(diào)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7、中餐 喜愛中國的清真菜。
8、菜譜 很欣賞咖喱雞、炸脊髓、燴羊三樣、干燒鱖魚、烤嫩雞、紅燉羊蹄哈巴、子姜鴨塊等。
9、飲料 喜歡喝涼開水、桔子汁、果子露、紅茶及咖啡等。
0、果品 愛吃草莓、葡萄、櫻桃、石榴、哈蜜瓜、西瓜、桃等;干果喜歡核桃、杏仁和葡萄干等。
日常飲食
伊朗人幾乎每頓飯都以大餅、米飯、洋蔥、雞塊、牛肉、羊肉等為主食。一日三餐早餐較為豐盛,有面包、奶油、酸奶酪、干酪、魚、蛋、果醬、果汁、蔬菜和水果。簡單的午餐,晚餐最為豐盛。大部分伊朗人都喜歡吃面包餡餅,黃瓜、大蒜、青菜、萵苣等和肉餡一起塞進面包里食用。伊朗的大餅屬大眾的主食,由官方的食品店和面包店供應(yīng)。政府對大餅等主食補貼以保障窮人的基本生存條件。德黑蘭市中心還有多處無償供應(yīng)清潔飲用水給市民和游客的地方,政府提供有專門的飲用水龍頭和不銹鋼飲用水杯。伊朗游牧地區(qū)的人們以牛奶、黃油和奶酪為主。伊朗的土庫人認為羊頭肉、羊腦和羊腳營養(yǎng)價值最高,所以總習慣留給小孩吃。他們也喜食羊排,吃時不常敲開骨頭吮吸骨髓。他們還有個極其古怪的習慣,即常以當?shù)氐恼惩翞槭?。市場上有食用的粘土出售,一種叫“馬加拉特”的粘土還被人們視為珍品。伊朗南部有許多菜肴是以魚類燒煮而成。伊朗的魚籽醬是用里海的鱘魚制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波斯灣的蝦類由于質(zhì)量上乘。伊朗的西北部地區(qū)有些地方菜肴是以野生植物或蔬菜以及豆類燒煮而成,亦可與肉食一起享用。伊朗人善于煨燉食物,燉菜是伊朗在中東食物里面做得最好的,其中有很多都是伊朗人的著名傳統(tǒng)美食。伊朗大部分人喜歡吃酸黃瓜、酸橄欖、酸橘子、酸檸檬、青桃子、青栗子、酸奶等酸味。飲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多愛喝紅茶,并喜歡在茶中加些糖,或把塊糖放在嘴里再飲茶。伊朗本地所謂的“啤酒”,不含酒精就像糖水一樣。
核桃醬拌橄欖 (攝影:張淑惠)
開胃的涼菜核桃醬拌橄欖
卡巴布(kebab):是用牛肉片、羊肉片或魚肉等放在爐子里燒烤,食用時加鹽、胡椒粉、辣椒粉等調(diào)料。或者是切片后烤熟,加在餅里與生菜,薄荷葉,洋蔥片,韭菜和烤番茄等一起食用。
德黑蘭的烤肉 (攝影:張淑惠)
烤肉:德黑蘭的烤肉是在鐵枝上平平整整地穿了六、七根羊小排,顏色也很好,大盤子里面配著小檸檬和烤過的西紅柿,再撒一把綠色的小菜,香嫩得很。吃膩了烤肉就喝咸酸奶,據(jù)說可以解膩。
奧布古事特 (攝影:張淑惠)
奧布古事特(ab goosht):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水+肉”。是將羊肉、豆子、香料和土豆等放在水中一起燜煨,吃法近似我國西安的羊肉泡饃。“水煮肉”裝在綠色的小陶罐里熱汽騰騰,顏色鮮艷。里面的湯是先倒到另一個碗里,然后可以把剛剛烤出來的新鮮大餅撕成小塊方進湯里面泡著吃。湯是酸酸的味道,應(yīng)該加了番茄和檸檬。用瓷錘把羊肉、豆子、土豆錘爛攪和一下,把這混合物加在大餅里面吃的。據(jù)說一些農(nóng)村的家庭主婦做這道菜的時候,一般把瓦罐擱在不大不小的炭火上面,直接用碳灰慢慢煨燉,要燉好幾個小時。
菲辛江:用家禽尤以鵝肉或鴨肉為佳,另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欖、糖和香料一起燉煨而成。
gorme sabz:把5種蔬菜、豆子和牛肉塊這些材料分開燉好,然后再放在一起燉一個半小時。
gorme-sabz (攝影:張淑惠)
霍列希特:用各種作料燒煮成的一種家常菜肴,就著米飯食用。
庫庫 (攝影:張淑惠)
庫庫:典型的伊朗家常菜。庫庫是一個統(tǒng)稱,可以用蔬菜、豆子、南瓜等做成,看起來像蛋糕一樣。根據(jù)主料分蔬菜庫庫和豆子庫庫,咬下去滑而不膩,很香。
塔欽 (攝影:張淑惠)
塔欽(Tacheen):米飯里面加了油、酸奶、雞蛋、藏紅花來做,米飯中間可以塞雞肉、牛羊肉,上面一顆顆的是一種酸酸的豆子,整個飯吃起來就是有點酸酸的,充滿藏紅花的味道。
伊朗酸奶 (攝影:張淑惠)
拌了黃瓜沫的酸奶,上面灑上香草和干玫瑰花瓣
糖漬無花果 (攝影:張淑惠)
飯后的糖漬無花果
伊朗人最重視、最隆重的節(jié)日是“諾魯節(jié)”伊歷元旦(相當于我國的春節(jié))。按照伊朗的歷法,伊歷太陽歷正月初一(即公歷的三月二十一日)的元旦,這天正好是伊朗春季的第一天。除夕之夜人們一般都要趕回到自己的家中,鋪設(shè)以波斯語字母打頭的七樣物品,組成七寶餐桌。以波斯語字母打頭的七種物品是大蒜、沙棗、醋、蘋果、金幣、甜菜和用麥芽和面粉制成的甜食。在七寶餐桌上,還陳列有水果、無花果甘、糕點,由春天的鮮花做成的花籃,以及用小麥事先育好的一盤綠油油的麥苗。還必須在七寶餐桌上放一本《古蘭經(jīng)》,以及彩蛋、金金缸和象征純潔和無私的鏡子。在伊朗的部分地區(qū),人們還在七寶餐桌上擺放具有地方風味的食品和糕點。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時,全家人圍坐在七寶餐桌旁,共同誦讀《古蘭經(jīng)》和做祈禱,這一切都是象征著吉祥如意、歲歲平安,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事業(yè)順利,家庭幸福。
傳統(tǒng)點心Kluche (攝影:張淑惠)
飲食風俗
伊朗人的飲食習俗明顯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帶有強烈民族色彩,吃食物很注重吉祥之意。如喜吃蘋果蜜餞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吃石榴表示像石榴粒一樣多福;吃魚表示像魚一樣活躍。他們將糕點制作成各種形狀各有寓意;梯形的象征步步高升;鳥形的意味著像鳥翅覆雛一樣和樂安康等等。宗教節(jié)日忌吃異味蒜、蔥和苦的食物因為這不吉利,也不食核桃、巴旦杏等堅果因為“堅果”一詞與“罪孽”有關(guān),且多吃會刺激喉嚨影響祈禱。他們一般食量不大喜素食,不愛吃紅燴和帶汁的菜,忌吃無鰭無鱗的魚。一般在餐桌上只備水杯和食盤,習慣用右手抓食。伊朗受到英國和俄國的殖民統(tǒng)治及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習俗、禮節(jié)和飲食習慣都具有上述國家的某些特征。伊朗人的飲食禁忌甚多,烹調(diào)方式及吃法都受伊斯蘭教律約束。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勝利后于20世紀80年代初,發(fā)動了嚴厲的禁酒、禁賭,掃除一切色情的純潔運動,封閉了歌舞廳、夜總會、賭場和妓院,甚至美容院也不能幸免。根據(jù)嚴厲的禁酒法令,即使接待外國人士的飯店,也只供應(yīng)不含酒精的飲料,犯戒者,處以鞭撻,屢犯者判以徒刑。伊朗大飯店服務(wù)員收取15%左右的小費,不給小費會認為你不懂規(guī)矩,甚至認為你缺乏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