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學漢語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很多國家在當?shù)囟奸_設了漢語課程。但是在阿拉伯國家,卻幾乎沒有漢語課程。在中國工作的阿拉伯外交官們就一直很想學漢語,但苦于沒有合適的機會。近日,旨在促進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交流的中阿網(wǎng),就專門為阿拉伯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們開設了漢語培訓班。大多數(shù)阿拉伯人都認為漢語很難學,而真正接觸了之后,駐華使節(jié)們認為漢語也并不是那么難學,學習過程中還是充滿趣味的。11月5日,《青年參考》記者就旁聽了一節(jié)阿拉伯外交官的漢語課。
從2008年8月開始,中阿網(wǎng)就在籌備這個特殊的漢語學習班,由于9月2日至10月1日是穆斯林的齋月,各個駐華使節(jié)在早上太陽升起到晚上日落之前不能進餐,所以一切相應工作量都要縮減,導致漢語學習班推遲至10月20日才開課。在收到中阿網(wǎng)的招生簡章之后,22個阿拉伯國家駐華使館的工作人員都產(chǎn)生了興趣,咨詢電話絡繹不絕。
中阿網(wǎng)在接受《青年參考》報采訪時強調(diào),這個漢語學習班是長期性的,不存在學期問題,目前報名的外交人員正在逐步增加,已經(jīng)開設了大使班、外交官員班和隨同家屬班。其中,大使班完全免費,外交官員班以及隨同家屬班的學員只需均攤老師工資即可(一小時六七元人民幣)。很多外交官員在報名時,對這樣低廉的收費表示難以置信。
11月5日,《青年參考》報記者到外交官員班的課堂來旁聽。本來下午6點開始上課,但是剛到5點鐘的時候,阿爾及利亞公使參贊努爾丁·卡拉·阿里就來到了上課地點。原來,他前一天就打算來上課,但跑了一大圈沒有找到地方。這次,他專門讓秘書用中文寫下地址,拿給出租車司機看才找到這里。在接受《青年參考》報采訪時,阿里表示,他來中國已經(jīng)一年了,但是因為身份特殊,一直沒有機會專門學習漢語?!拔也荒苋ν忾_放的(漢語)學習班,但不會說漢語真的很不方便,現(xiàn)在能來學漢語我很高興,這會讓我在中國的生活更加方便?!?
當天共有10位外交官來上課。他們穿得都很休閑,像小學生一樣專心記筆記,一遍又一遍跟著老師讀單詞。遇到跟不上的時候,來自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代表處的沙菲博士還小聲請教旁邊的記者。學生中有位女士是也門共和國大使館經(jīng)貿(mào)專員,名叫阿姿。和阿拉伯國家的女性一樣,阿姿裹著頭巾,但卻是彩色的。她對漢語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可以簡單對話。
中阿網(wǎng)聘請了具有多年對外漢語教學經(jīng)驗的劉藝老師為這些特殊的學生上課,劉老師專門設計了針對外交官員的課程,著重生活與工作對話,側重語法與書寫。劉藝老師還將一些簡單的中文歌曲與太極拳融入課堂,使學生印象深刻。當天上課時,劉老師問一位新聞官,為什么沒有帶他的兒子一起來,此前這位新聞官一直帶著自己的兒子來上課,劉老師說那個小男孩學得非常快。新聞官回答:“我兒子說不想跟大人一起學,你們能不能開設兒童班呀?”他表示,他的兒子來中國已經(jīng)4年了,一直在北京沙特學校上學,沒有機會學漢語,他希望兒子可以借這個機會學習漢語。
劉藝老師在課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給這樣一群“特殊”的學生上課是有一定難度的,水平參差不齊,大家對教學的要求也不一致:約旦駐華大使館二秘表示想多了解中國歷史,而也門文化專員則對中國詩歌很感興趣。不過劉老師還是頗有信心的,“只要教學方式得當,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都可以學會漢語,甚至可以學會一口地道的北京話?!?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