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的寬容
學會寬容,讓你的胸懷如大海般開闊,讓信仰與愛激勵你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吧!讓所有靈魂從此告別煩擾,你毋需再為它們不堪重負、憂心忡忡。
——法圖拉·葛蘭
先知——祈主福安之,曾經(jīng)對穆斯林下過一個定義:穆斯林就是一個在言行上不傷害任何他人、最值得信任、最能夠代表世界和平的人。
在葛蘭看來,寬容他人和信仰對話,不應(yīng)該是要等到未來天堂里才能實現(xiàn)的美好理想,而應(yīng)當是這個時代作為穆斯林的核心使命所在。事實上,他認為宗教的本質(zhì)要求進行對話。
也許法圖拉·葛蘭所說的“寬容”,遠非“寬容”這個簡單的詞語所能涵蓋。葛蘭認為,如果一個人不相信伊斯蘭之前的眾先知,那么這個人就不能被稱之為穆斯林——“作為一個穆斯林,我接受人類歷史上、真主派遣給各個民族的先知和降示給他們的經(jīng)典。我認為,相信這些先知和經(jīng)典,是成為一個穆斯林的基本標準。”在這段話中,他所明確接受的:不僅有西方世界傳統(tǒng)上所強調(diào)的跨信仰對話——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對話,而且還包括“堅持與其它世界性宗教進行對話”。
自先知以降,穆斯林至少在所有寬容的運動中都強調(diào)了:猶太人和基督徒與伊斯蘭的信仰者一樣,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先知穆罕默德被認為是完成了兩位前輩先知未竟的事業(yè)。)葛蘭則在此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用比喻的方法對宗教進行了定義:
“宗教是真主用他的仁慈和恩典演奏的一曲交響樂。”交響樂的特點是,它融合了各種各樣的樂符和樂器——所有人演奏同一個音符,這不能被看作音樂的和諧;眾人用同樣的樂器演奏,這不能算作交響樂。
伊斯蘭的寬容本質(zhì)
為一切善舉而喝彩,為所有信仰的心靈而感恩。善待信士們,對待非信士要溫和文雅,要化解他們的嫉妒與仇恨——像麥西哈那樣用你的氣息喚醒人們。
——法圖拉·葛蘭
要實踐真正的寬容,就必須將伊斯蘭定義為一種和平的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提倡寬容,反對制造壁壘,反對將任何與自己的宗派教條和制度不相符的人排拒在外。葛蘭不但主張親愛信士,而且要求對待非信士也要溫和友好——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他總結(jié)說,宗教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一個人的心靈,使之抵達一個更高的境界,讓他(她)過一種更為高尚的生活,關(guān)注更為高尚的事情。他說:
不管信仰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他們的信仰,這樣一些價值觀:如愛、尊重、寬容、寬恕、仁慈、人權(quán)、和平、兄弟情誼、自由等等——都是所有宗教所提倡的。傳遞這些信息的人在他們的教導中對這些價值觀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是摩西、耶穌、穆罕默德,祈求真主給予他們幸福與平安。實踐伊斯蘭的寬容,我們還應(yīng)當對老子、孔子、釋迦牟尼、甚至拜火教的創(chuàng)始人以及印度教的眾先知們同樣給予尊重。
葛蘭對伊斯蘭的定義,還包括其它的一些方面,也就是我們接下來將要進行討論的——即從蘇菲傳統(tǒng)出發(fā),論述伊斯蘭傳統(tǒng)中關(guān)于對話活動的理論與實踐,通過非暴力的方式培養(yǎng)全面的和平環(huán)境,以及他發(fā)起的世界范圍內(nèi)的思想和社會變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