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小说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西北名人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烏魯木齊12歲低保戶女孩撿廢品 為貧困戶獻愛心

來源: 時間:2011-02-14 點擊: 我來說兩句

    紅發(fā)卡、綠棉衣、紅靴子……2月4日,大年初二,路上行人稀少。12時許,一個身著綠衣的身影突然出現了在烏魯木齊市南三路附近的幾只垃圾桶旁。

    一挑再挑,努力了半天,垃圾桶里那只空礦泉水瓶子卻始終不肯順著木棍乖乖上來。“我就不信了!”扔掉木棍,楊珊珊用力將垃圾桶扳斜,開始用手去夠那只瓶子,小臉都快埋進垃圾桶了。

   “這是第39只瓶子,馬上就能攢夠3塊錢了!”終于拿到瓶子后,楊珊珊開心地笑了,丹鳳眼瞇成了一道縫。

    獻愛心 收集廢品

    12歲的楊珊珊自3年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雛鷹小隊,并擔任小隊輔導員后,變賣廢品就成了她課余生活的一部分。

    “雛鷹小隊主要是利用寒暑假為社區(qū)的貧困戶獻愛心。”楊珊珊說,每次活動時,大部分同學的家長都會在經濟上支持一下,“可我家沒錢,媽媽讓我自己想辦法”。

    楊珊珊想出的辦法就是撿瓶子和廢舊紙張賣錢。“一只瓶子5分錢,每次活動大概要出10塊錢,我要撿200只瓶子。”楊珊珊說,“有時小隊的同學也會幫我撿”。

    2月5日,是大家約好去看望低保戶聶爺爺的日子。一早,趙博、趙禧辰、馬子豪等5名經常參與活動的小隊成員就和楊珊珊一起走上街頭撿瓶子。

   可6個人轉了一大圈都沒什么收獲。幾個小朋友只得從楊珊珊家樓下的倉庫里拿出了她半個月來儲藏的廢品——一大桶空瓶子和滿滿一尿素袋廢舊紙張、紙殼,滿街找收廢品的,最終還真被他們找到了。

    幾經討價還價,這些廢品最終以5塊錢賣掉了。拿著好不容易賺到的5元錢,楊珊珊卻開心不起來,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她的媽媽蔡霞又添了20元,讓他們給聶爺爺買箱牛奶送去。“孩子做好事,咱們做家長的得支持”。

    聶爺爺名叫聶鳳章,今年80歲,和雙目失明的老伴都是南三路社區(qū)的低保戶。孩子們的拜訪,對他們來說是驚喜。“這些孩子都來過3次了,不是送東西就是幫我們老兩口打掃衛(wèi)生。”聶鳳章說,自己有三個子女,可都忙不能?;丶遥?ldquo;這些孩子來了我們就高興。”

    聶鳳章說話時,楊珊珊沒閑著,和同學趙博一起給老爺子和老奶奶又是揉肩又是捶腿的。

    聶鳳章并不是惟一一個接觸過雛鷹小隊的人。3年來,雛鷹小隊的12名成員和楊珊珊一起先后為18戶貧困居民獻過愛心。“有錢我們就買些米、面、油送過去,沒錢時我們就去幫助打掃一下衛(wèi)生。”楊珊珊說,18戶居民以老人為主,有低保戶、三無老人、也有軍屬,“都是通過負責社區(qū)低保工作的茹克婭阿姨聯(lián)系的”。

    如今,在茹克婭介紹下,楊珊珊又找到了新的幫助對象——一名同齡的白血病女孩,并決定把自己最喜歡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送給她,“希望她能堅強”。

    勤學習 書店抄書

    而每個接受雛鷹小隊幫助的貧困居民并不知道,小隊的負責人楊珊珊和他們一樣也是低保戶,是一個5歲時就失去父親的孩子。

    父親楊發(fā)軍去世后,楊珊珊和母親蔡霞在社區(qū)的幫助下都成為了低保戶,每個月低保金近600元。

    7歲,楊珊珊上了小學,“我沒上過學前班,所以成績很差,都沒小朋友跟我玩。”楊珊珊說,那陣最怕的就是老師讓家長在成績單上簽字,“每次媽媽都會傷心,會拿著掃把追著我滿房子打”。

    “那陣我媽把所有的錢都拿來給我買卷子,不做就打。”在楊姍姍的記憶中,一年級上半學期的生活是每天20張卷子,和好幾把被媽媽打散的掃把。

    后來學校的老師知道了楊珊珊的情況,語文老師王吉紅常給她輔導作業(yè)。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她的成績得到飛躍。“同學愛跟我玩了。”楊珊珊說,體會到成績提高帶來的不同后,她開始主動學習。

    沒錢買資料,她就帶個小本“貓”到書店里抄,“被趕出來過好多回。”后來她改變“作戰(zhàn)”方式,在書店里先把資料背下來,到書店外寫到小本上,再回書店繼續(xù)背……在這樣的努力下,二年級,她成了小組長,三年級被任命為副班長。

    “這個孩子很熱心。”班主任老師郝亞輝說,會主動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結成“對子”,還會幫助老師監(jiān)督大家用心聽課。

    對于同學們來說,楊珊珊很仗義。“雖然常說我們,可從來不向老師打小報告。”提到這點,同學馬子豪豎起了大拇指,“所以她組織活動,我們都支持”。

    2010年8月,學校有一個前往世博會的學生名額。經學校德育處和老師們的討論,把這個名額給了楊珊珊。“她不是最聰明的,但她是最刻苦的。并且一直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或感化別人。”郝亞輝說。

    努力生活 照顧媽媽

    在學校,楊珊珊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家里,她也是媽媽的主心骨。

    楊珊珊家住烏魯木齊市河南路附7號星云房產小區(qū)二單元701室。由于沒交暖氣費,她所在的單元已經停暖5年,基本上無人居住。

    冬天對于楊珊珊和媽媽來說是最難過的了。沒有暖氣,要將煤塊從1樓扛到7樓。從三年級起,楊珊珊就包攬了扛煤的活計。

    每次買100塊錢的煤,一共10袋。“一大袋子我扛不動”,楊珊珊就把煤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再裝到塑料袋里,慢慢往家里搬,“媽媽身體不好,我多跑幾趟就好了”。

     一到冬天,母女倆便依靠在客廳燒煤取暖。家里養(yǎng)的3只貓有時會圍在火爐旁沒有坐墊的沙發(fā)上打盹。“貓是我最好的伙伴。”

    由于有心臟病,蔡霞無法外出工作,時常會嗟嘆生命的無常。每到這個時候,楊珊珊總是幫她擦去眼淚,緊緊抱住她,“沒有爸爸,還有我呢。”

    第一次萌生出照顧媽媽的想法是在8歲。“我媽發(fā)燒了,一整天都沒起床。”楊珊珊說,自己餓極了,可家里卻找不到能吃的東西,“那天晚上媽媽給我下了西紅柿掛面,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飯了”。

    從此以后,為了照顧媽媽,楊珊珊開始學做飯,9歲,她開始洗衣服。2008年10月份,她又謀了個差事,“周末幫別的單元打掃樓道衛(wèi)生,每個月能賺150元,不過錢都在媽媽那里。”楊珊珊癟了癟小嘴,但很快又笑了,“我知道媽媽在給我存錢,讓我能上高中,上大學”。

    而蔡霞說起女兒,神情里滿是欣慰,“這孩子懂事。雖然買不起學習資料,沒上過補習班,可她一直都是班里前三名”。

    有一次蔡霞便秘了一周,“是珊珊幫我摳出來的。”蔡霞說,老公去世時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自己又有了身孕,當時卻連引產的錢都沒有,和珊珊常常連飯都吃不飽,后來,社區(qū)給她們申請了低保金,情況才好了,“只要人在就有希望,珊珊這么爭氣,她爸知道了也會開心的”。

    對話:

    記者:這么困難怎么想到要幫助別人的?

    楊珊珊:如果沒有社區(qū)和別人的幫助,也許我吃不飽穿不暖,更別說上學了。所以,我也想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別人。

     記者:長大了想做什么?

     楊珊珊:我想當醫(yī)生。不過我媽想讓我考軍校,因為上軍校不用花錢(笑),就當軍醫(yī)吧。

     記者:覺得生活中有沒有什么遺憾?

     楊珊珊:我想爸爸,他要是還在,我們就不會這么辛苦了。

     記者:新年有什么愿望?

      楊珊珊:多買幾套數學卷子。想看《紅樓夢》,想看四大名著(笑),不過現在買不起。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