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噸蒜賠3000元,在金鄉(xiāng)蒜商王德福存蒜的第13個年頭,在這個號稱大蒜行情最好的年頭,王德福沒有分享到蒜市紅利。按他的估計,如果蒜商都以現(xiàn)在的價格出售大蒜,那么至少有一半人要虧損。中國大蒜網(wǎng)預(yù)估約有60%左右的存儲商處于虧損,而金鄉(xiāng)縣豐盛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隋云玉的估計則更為悲觀,80%以上的人會賠錢。
在采訪中,45歲的王德福語氣平緩,話語里沒有什么激動。而從他手機里,三輪車馬達發(fā)動聲和嘈雜的人語聲顯得格外清晰。在將手里的最后一批存蒜出手后,王德福終于可以長出一口氣了。
從幾個月前扎堆兒收蒜,到如今一窩蜂似地拋售,蒜商王德福感覺恍如隔世。
如此巨大的落差看似偶然,因為當初蒜價高漲理由如此充分:減產(chǎn)、種植成本增加、通脹隱憂,以至于有蒜商興奮地喊出“2010年大蒜看(漲)到10元”的口號;卻又必然,因為在蒜價一路漲至每斤7元的頂點之時,細心的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個價格上的成交量很小,是明顯的“有價無市”。
或許,隋云玉的一句話一語成讖,“在蒜市上,掙大錢的永遠是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