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新市場后,年銷售額已超過300萬元,比去年多了250多萬。”湘西自治州古丈縣古陽河茶莊總經理胡維霞興奮地說。在該縣由常德市援建的茶葉專業(yè)市場,像胡經理這樣進駐茶葉專業(yè)市場的茶商戶,現在已增至45家。
吉首市古丈縣位于湘西,該地茶葉在國內小有名氣,但因地處山區(qū),交通不便,再加上多年形成“以街為市、以路為市”的交易習慣,致使古丈茶葉專業(yè)交易市場難以形成,古丈茶業(yè)也無從大力發(fā)展。“以往的茶葉交易場所很混亂,茶葉賣不出個好價錢,一年下來茶農也只是白忙活。” 古丈縣茶葉局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說。
2001年,作為援助古丈的對口市常德,實地考察古丈茶業(yè)后,決定無償撥款330萬元,幫助古丈在省道229線附近修建了一條商業(yè)街,還特地在街內開辟了一個茶葉專業(yè)市場。據了解,市場建立之初,由于當地茶商對此市場情況不熟悉,沒有一家愿意搬遷進入。為此,常德市援建干部便同當地官員一起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截至目前,已有45家茶葉專賣店成功搬遷。古陽鎮(zhèn)樹棲科村村主任向春輝告訴記者:“專業(yè)市場經營集中,交通方便,游客多時,茶葉價格最高可賣到380塊一斤,比以前漲了近50%。”
為提升古丈茶葉在國內外的名氣,常德市政府還聯合古丈縣政府在專業(yè)市場內舉辦了中國綠茶(古丈)高峰論壇,邀請中國茶葉專家為古丈茶葉走向世界出謀劃策。
在常德市的大力援建下,2009年,古丈縣茶葉總產值達到31808萬元,茶農發(fā)展到約6萬人。“綠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處是我家,家家戶戶小背簍,背上藍天來采茶……”如今,《古丈茶歌》又在古丈縣的街頭巷尾傳唱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