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調試演練中
7月9日至15日,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制的空中搜索探測機器人、廢墟洞穴搜救可變形機器人、廢墟表面搜救機器人,在位于北京西郊鳳凰嶺的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完成了綜合調試演練,并達到了預期性能指標。這標志著我國地震搜救機器人系統(tǒng)已進入到示范應用階段,有望在“十二五”期間作為地震應急搜救裝備投入實際使用。
演練中,空中搜索探測機器人進行了晝間低空災情偵察、夜間被困人員搜索、投放救災物資、噴灑防疫藥品等功能的演示。廢墟洞穴搜救可變形機器人進行了地震災后幸存者搜索與輔助救援應用演示。廢墟表面搜救機器人對假設的內部情況不明的危險區(qū)域進行偵測。通過音頻、視頻、有害氣體探測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對生命跡象和廢墟內部威脅進行判斷。
該項目是科技部“863”先進制造領域“救災救援危險作業(yè)機器人技術研究”重點項目,旨在研制出機器人化搜救裝備,能夠在幸存者/遇難者搜索、避免次生災難損失的近場監(jiān)測、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傳送救生食品藥品、快速大范圍信息獲取等方面代替人進入危險現場,完成搜救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