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寧夏館開館儀式隆重舉行
來自寧夏、上海和中國貿促會的領導王正偉、楊雄、于革勝、徐滬濱等出席開館儀式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于革勝致辭
開館儀式上具有濃郁寧夏地方特色的文藝表演
上海世博會寧夏館開館儀式在上海世博園區(qū)寧夏館西北側大廳隆重舉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主席王正偉,上海世博會執(zhí)委會常務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雄為寧夏館揭幕,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于革勝,中國貿促會秘書長、中國館館長徐滬濱,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胡亞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秘書長左軍,上海市司法局局長吳軍營,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寧夏參博辦主任、寧夏館館長曹志斌出席儀式。王正偉和楊雄共同為寧夏館揭幕,于革勝和徐滬濱先后致辭,曹志斌主持儀式。
于革勝在致辭中首先感謝各方對寧夏參博的支持,他說,“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文明匯寧夏”,寧夏館在構思、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抓住“黃河”和“融和”兩個寧夏獨有的特征。這里是發(fā)源中華文明的黃河文化與絲綢之路而來的伊斯蘭文化的融合之處,“融”的結果就是“和”,是民族和睦、社會和諧、生活和美。歡迎每一位參觀者走進寧夏、感受寧夏、了解寧夏;希望寧夏參博團隊繼續(xù)努力,全面做好場館運營服務工作。
徐滬濱對寧夏館進入運營表示祝賀,他表示,寧夏館“天賦寧夏,融和之城”的核心理念既與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相契合,又反映了寧夏歷史文化和地理環(huán)境的特質。寧夏館充分展現了寧夏在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發(fā)展成果,一定會成為世博園靚麗的風景,吸引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寧夏館位于世博園A片區(qū)的省區(qū)市聯合館,它以淡雅明快的白色作為主色調,外觀用回族伊斯蘭“拱券門”型建筑風格體現寧夏特點,以靈動的曲線、層疊的“千年時光切片”結構,高度概括了寧夏集“山”、“川”、“沙”、“湖”于一身的多元地貌和交錯融合的多元文化特征。館內建成局部二層結構,分布三個展區(qū)和“回民之家”。第一展區(qū)“朔色長天”部分主要是聚焦寧夏的歷史,講述了在黃河水滋養(yǎng)下,寧夏古代文明包括古代城市發(fā)展建設的成就。第二展區(qū)“鳳鳴塞上”,一方面隱喻了關于鳳凰讓寧夏改天換地變得山清水秀的美麗傳說,另一方面也概括了改革開放的今天,寧夏城市建設所呈現的新的面貌。第三展區(qū)“寧靜致遠”部分緊扣“黃河金岸”暢想,展示寧夏沿黃城市帶更加美好的未來。三個展區(qū)內容各異,卻脈絡相連。這里面既有人與城之間的關系,也有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同時包含多文化之間的共生共存,以及城市的民風特色。“回民之家”是典型的伊斯蘭風格裝飾,飾以回鄉(xiāng)農特產品的枸杞、棗子,反映寧夏物華天寶、地靈人杰,升華了寧夏民族和睦、生活和美、社會和諧的發(fā)展實景,讓觀眾在參觀即將結束時,體味濃郁的回鄉(xiāng)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