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春祥
溫春祥中國國際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炎黃書畫院民間工藝研究員,陜西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一九五四年生,原籍陜西延安子長縣人。在省政府某機關從事職工培訓工作至今,現(xiàn)已退休。幾十年來致力研究民間撴繡工藝,融匯書畫和民間工藝技法,作品形象逼真,獨具藝術品位,曾受到諸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得到了有關方面專家的肯定,認為手工民間撴繡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及收藏價值。
走入溫春祥老師的家,琳瑯滿目的全是她的墩繡作品,墻上掛的是《梅》、《蘭》、《竹》、《菊》及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圖四幅.......,談起從事墩繡研究的經(jīng)歷,溫老師也是感慨萬分,從小就跟著的長輩學習,到回來就慢慢的變成了自己的一個個人愛好,從文革時期到現(xiàn)在,經(jīng)濟環(huán)境是變了,但對于墩繡的熱情卻是有增無減,幾十年來,好多以前懂墩繡的都已淡忘了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但溫老師卻堅持了下來,可以說正是對于墩繡的無比熱愛以及對這門藝術的責任心,使她堅持下來的動力。說到這里,溫老師的言語中透露著些許的憂愁與擔心,她現(xiàn)在最想做的就是怎么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怎么讓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不能讓墩繡失傳在他們這一代人手中。
對于這些年來從事墩繡工作的感受,溫老師更多的是在用一種享受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門藝術,有時候會花上好幾天功夫來捉摸這針應該怎么走,顏色應該怎么搭配,每次完成一件作品,總是將它懸掛起來,慢慢欣賞。有時候遇上心情不好的時候,溫老師就會做做墩繡,因為在這過程中,什么煩心的事情都沒有了,滿腦子都是怎么來繡它,正是這種對于藝術執(zhí)著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溫老師的丈夫張老師現(xiàn)在也是極力的支持溫老師將墩繡推向市場,發(fā)展下去的想法。對于墩繡,溫老師可以稱的上“癡”,而正是這個“癡”字才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墩繡,認識墩繡。
談起對于墩繡最大的愿望,溫老師希望將這門手藝推向市場,使墩繡和市場很好的結合,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因為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要有發(fā)展的空間,就必須有市場。前不久,溫老師帶著她的墩繡參加了西洽會,有很不錯的效果,多加媒體都進行了報道,也有很多人來關注這門手藝,所以對于使墩繡走向市場的前景,溫老師充滿了信心,同時她也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和他們一起,把這個東西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