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是哈薩克語“Kazak”一名的漢語譯音。關于這一族稱的來源和涵義,眾說紛紜。十六世 紀的米爾咱·馬黑麻·海答兒在其所著《中亞蒙兀史》一書中說,十五世紀中葉,哈薩克人在克烈汗和賈 尼別克汁的領導下,脫離烏孜別克汗國遷至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于他們在這一段時間里過著遷 徙流浪生活,“所以就被稱為哈薩克人,〈從此以后〉人們就這樣稱呼他們。”
因此,不少學者根據(jù)這 一記述,認為“哈薩克”這一名稱產(chǎn)生于十五世紀,其意義為“避難者”、“脫離者”、“流浪者”等。 俄羅斯學者л.и.拉夫羅夫則認為,“哈薩克”即八世紀僧人葉俾弗尼著作中的“哈索格”,這一名稱在 卡巴爾達一巴爾卡爾語中是“無家可歸的、處境不好的人”。A.H.別爾納什塔姆的看法不同,他認為哈薩 克這一名稱是由’古代的卡斯甫(kasip)部落和薩克(sak)部落合并以后形成的名稱。”
因兩個名稱重疊在 一起連讀而發(fā)生音變,省略了中間的一些音位而形成了“哈薩克”這一新的名稱。歷史學家M.阿肯占諾夫 和文學家C.穆卡諾夫認為,哈薩克一詞是由“哈斯”和“薩克”兩個詞組成,“哈斯”是“真正”、“確 實”的意思,而“薩克”則是古代中亞的游牧部落(即我國史籍中的“塞種”),兩詞連在一起就是“真正 的薩克”或“真正的塞種”之意。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不同的說法,有的認為是“勇敢”、“大膽”的 意思,有的則認為是“自由人”、“獨立者”等義。
哈薩克族的族稱族源
然而,民間廣泛流傳的則與上述不同,傳說這一名稱為“白天鵝”之意。它是由“kaz”和“ak”兩 個詞構成的,前一個詞義為“鵝”或“天鵝”,后一個詞意為“白”,合起來意為“白天鵝”。民間還有 哈薩克祖先由白天鵝化身的姑娘與一勇士結合而生的傳說,并有種種與之有關的禁忌和崇拜習俗。
DYCMS_info_next
中國一些學者認為,“哈薩克”這一族稱很早便出現(xiàn)在中國史籍中。清末學者丁廉認為,“哈薩克” 即《唐書》所載之“可薩”、“曷薩”之異名。②史籍除了這兩個名稱之外,還有“阿薩”、“葛薩”等 名,這些名稱均為同音異譯,在《舊唐書》、《新唐書》、《經(jīng)行記》等書中屢見不鮮。有不少學者還認 為,“可薩”即《史記·大宛列傳》中的“奄蔡”的同音異譯。若此不誤,則“哈薩克”這一名稱早在漢 代便已存在。
哈薩克族是由古代許多部落和部族不斷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有塞種、烏孫、匈奴、康居 、可薩、克烈、乃曼、咄陸(杜拉特)、弦吉刺惕、札剌亦爾等。當然,并不是說這些古代部落或部族都融 入哈薩克族,僅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如乃曼部落,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和烏孜別克等民族都有這一 部落,這說明古代的乃曼部落因戰(zhàn)爭、遷徙等原因分化為若干部分,分別融入這些民族中。
烏孫歷來被認為是哈薩克族的主要先民之一,在近代哈薩克中仍有烏孫這一部落,是大玉茲的主體部 落。從語言上看,烏孫語言與哈薩克語相近。這些都說明部分烏孫人融入了哈薩克族。
如果說,“哈薩克”這一族稱即中國史籍中的“可薩”或“葛薩”等,那么哈薩克族的最主要的族源 應是六世紀出現(xiàn)在漢文史籍中的“可薩”。關于可薩,史籍記載甚少?,F(xiàn)一般認為可薩是六世紀以后受西 突厥管轄的一個部落,居于南俄草原上。七世紀初曾建立可薩汗國。十一世紀初,在拜占庭帝國和俄羅斯 人的聯(lián)合進攻下,可薩汗國滅亡,有的學者認為,可薩是匈奴的后裔。一世紀北匈奴西遷時,大多數(shù)匈奴 人遷至南俄草原。據(jù)西方史籍記載,公元627年可薩軍進攻一座波斯城時,城中居民曾以南瓜繪一匈奴王 首,置之城墻以示可薩人,說:“你們君長在此,快來致敬。”當然這不足以證明可薩人就是匈奴人的后 裔,但也不能認定可薩人不是匈奴人的后裔。因為匈奴人在西遷的過程中,正好經(jīng)過南俄草原,有部分人 留居于此是完全有可能的。至于七世紀后漢文史籍中記述的居于蒙古草原的九姓回紇中的葛薩,可能是未 西遷的一支可薩人,后成為回紇的一部。
塞種、烏孫、匈奴、康居、可薩和突厥等是哈薩克族較早的民族源流,至于克烈、乃曼、咄陸等可能 都是由上述部族分化而來的,后來成為哈薩克族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