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由東寺和西寺組成,兩寺并立,西寺毀壞較嚴重。兩寺建筑布局極為相似,與一般的清真寺大致相同,分別以禮拜殿為中心,配有教長室、講經(jīng)室、對廳、沐浴室、門樓等。
東寺有建筑藝術(shù)精美的大殿和窯殿,大殿氣勢宏偉壯觀,裝飾精美,為凸字形,坐西朝東,大殿前有寬闊的卷棚式廡廊,飛檐翹壁,彩椽相接,數(shù)重龍爪菊似的斗拱,由六根大紅柱襯托。
正門上懸掛有阿拉伯文“太斯米”贊詞橫匾,左邊有匾額一方,上起“急公好文”,活頁門上雕刻著琴棋書畫,四季花草和桃李佛桔等精美花紋,太殿山墻上的磚刻為鯉魚臥蓮圖案,形象優(yōu)美生動。
窗殿為三層方形塔式,正面石雕上刻有“天房捷境”,中間一層通體為磚殿,刀法精細,精工細琢,整個圖案呈柱形、齒形、回紋形,每面還有幾個圓形磚雕,刻有阿拉伯文的圣主名字和圣形 。
頂端是金色的“風剝銅”寶葫蘆,約2米多,葫蘆頂上斜鑲著月牙形飾物,象征著伊斯蘭教“彎月涵星”。 整個建筑歷史悠久,保存較好,充分體現(xiàn)了宗教和中國古典建筑藝術(shù)的風格。極具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頗有美感。
清真寺導游清真寺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年間,是黑龍江省最大的伊斯蘭教(回教)寺院,但是現(xiàn)在已不做為禮拜集會的場所了。在清真寺的四周,仍居住著頭戴白帽的回族人民。游客從正面的入口進入,可以自由的參觀。
位于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建,是舊城內(nèi)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建筑,為磚木結(jié)構(gòu),極富民族特色。
清真寺交通游客可先到達齊齊哈爾市,乘10路公交車在二百商店站下車,從卜奎大街進入德壽胡同,再步行前往約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