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
來源:
時間:2009-12-02
點擊:
我來說兩句
正式國名: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位 置:北非中部,北瀕地中海,與突尼斯、阿爾及利亞、乍得、蘇丹和埃及接壤。
面 積:1,759,540平方公里(679,360平方英里)。
人 口:270萬(1980)。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到來之前,利比亞的居民是柏柏爾人。后來,大部分柏柏爾人阿拉伯化,但其中一部分至今仍生活于某些地區(qū)(如費贊地區(qū))。阿拉伯人是分三批來到利比亞的:第一批是隨伊斯蘭拓疆(公元7世紀)而來,第二批是在公元9世紀和10世紀初葉,第三批是在公元11世紀中葉,他們主要由希拉勒人和賽利姆人組成。盡管經濟和社會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并受到新潮的沖擊,部落的感情在利比亞仍然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人、歐洲人、克里特人(在上個世紀)及黑非洲人相繼進入利比亞。他們對于利比亞居民總體來說為數(shù)甚微,并已經成為利比亞居民的一部分。
首 都:的黎波里。
主要城市:班加西、貝達、馬爾季、德爾納、托布魯克。
語 言:阿拉伯語。
政 體:共和制,共和國領導人也是政府首腦,即總理,目前由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擔任。在“人民政權”的口號下,總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部長的頭街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總秘書。地理上,利比亞劃分為三個地區(qū):西省(的黎波里地區(qū))、東?。ò轄柹w地區(qū))和南?。ㄙM贊地區(qū))。利比 亞是聯(lián)合國、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非洲統(tǒng)一組織和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國。
經 濟:利比亞非常重視農業(yè),有許多農業(yè)項目,近50%的居民從事農業(yè)。主要農作物有大麥、小麥、橄欖、柑桔、花生和蔬菜。利比亞的傳統(tǒng)工業(yè)是地毯業(yè) 。由于有了石油,石化工業(yè)發(fā)展迅速。此外還有食品工業(yè)和水泥工業(yè)。從50年代起利比亞便開采石油,它有著豐富的石油蘊藏量。
貨幣單位:利比亞里拉。
國 慶:9月1日。
歷史簡介:
利比亞的歷史是前后出現(xiàn)的幾個文明的發(fā)祥地的歷史。這些發(fā)祥地大多分布在沿海,因為那里至少具備了下列兩個條件中的一個:或是位于水旁,兼有肥沃的平原,可以從事必要的農業(yè)生產;或是位于通往內地的貿易之路的盡頭,各種各樣的商品經貿易之路穿過撒哈拉沙漠,來往于利比亞和利比亞南面的國家。如果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么這個文明發(fā)樣地就會更大,亦會更富庶。另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文明發(fā)祥地當時只出現(xiàn)在東部和西部,而沒有產生在中部,這是因為中部是環(huán)繞钖爾特海灣的干燥的海岸地帶。例如,費贊地區(qū)的厄勒米尼亞人至少從公元前100年起就以牧牛為生,那時他們把牛運向沿海。而黎巴嫩的蘇爾和賽達的腓尼基人紛紛涌向利比亞海岸,出售他們的產品,并購回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qū)生產的金、銀、象牙及鴕鳥毛。我們知道,公元前9、8兩個世紀是這里貿易活躍時期, 腓尼基人經常來往于亞非兩洲海岸,貿易活動頻繁不斷、盡管由于航程遠、船體小,當時的海上航行非常艱難。后來,腓尼基人在利比亞西部海岸的利布提斯(胡姆斯)和烏亞特(的黎波里)建立了貿易基地。迦太基——黎巴嫩蘇爾城的女兒城,就是腓尼基人在非洲海岸建立的最大貿易基地。迦太基于突尼斯、它很快就強大起來,建立了一個帝國、并向東擴張,于公元前517年吞并了利比亞的3個城市。
希臘人從公元前7世紀開始在地中海沿岸擴張,曾到過利比亞海岸的拜爾蓋(即今馬爾季)。他們先是在穆米巴附近的一個島上定居,后來來到海岸旁現(xiàn)在的臺密爾的所在地。來到這里的希臘人關心的是放牧更多的羊群,因此他們要尋求更好的地方,他們發(fā)現(xiàn)了昔蘭尼加。這里氣候適宜,雨量豐富,土地肥沃,地理位置優(yōu)越。昔蘭尼加盛產小麥和大麥,可飼養(yǎng)牛、馬、羊,可種植橄欖樹等。后來,昔蘭尼加的居民不斷增加,于是其中一部分出走來到瓦西達,也就是現(xiàn)在的馬爾季城。他們建立了布爾卡城(該地區(qū)由此取名拜爾蓋),把圖克臘建成港口。尤斯夫勒耶迪斯(班加西)是由另一些希臘人所建。公元前5世紀時,昔蘭尼加、阿波羅尼亞(蘇爾薩)、拜爾蓋、圖克臘、尤斯夫勒耶迪斯5個城市(五城聯(lián)盟)是希臘人經濟、社會和科學活動的中心。公元前450年到公元前4世紀是希臘城市哲學、科學和藝術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哲學家阿里斯提普斯和克里尼達斯,地理學家和數(shù)學家埃臘托斯太奈斯——第一個利用數(shù)學精確計算出地球周長的人(公元前3世紀)。還出現(xiàn)了詩人克里瑪胡斯,他后來做了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管理員。泰拉布魯斯地區(qū)的農業(yè)早在腓尼基人時期就很發(fā)達。
似乎在公元前4世紀初,迦太基人就在他們的勢力范圍與希臘人的勢力范圍之間劃定了一條界線,這條界線在維拉牛斯山(有大理石拱門如今依在)。
公元前331年,在亞歷山大征服埃及之后,昔蘭尼加向亞歷山大俯首稱臣。但是亞歷山大的繼承人占領了拜爾蓋。從那時起到哈里尼斯提時代結束時止、拜爾蓋成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疆土的一部分,與其同甘共苦。從迦太基毀于羅馬人之手那年(公元前146年)到尤利烏斯·凱撒遇刺(公元前44年)這一時期間,利比亞同整個地中海南岸均屈服于羅馬帝國。尤利烏斯·凱撒在其統(tǒng)治時期建立了獨立的非洲。公元前20年羅馬人占領了費贊,至此,整個利比亞都成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公元1世紀到2世紀,包括利比亞在內的羅馬帝國一片升平景象。當時萊卜達、的黎波里、薩布拉特都有常駐烏斯蒂亞(羅馬港)的商務代表。
公元197年,塞弗拉絲繼承羅馬帝國的王位。他生于萊布達,因而十分重視這一地區(qū),而且向他的故鄉(xiāng)饋贈了一些禮品:建立會館、寺廟、公共浴池和港口,還修筑了有柱廊的街道。在這一時期,昔蘭尼加于公元70年和115年發(fā)生了兩次猶太人騷亂,致使該城癱瘓敗落。后來的幾個皇帝都曾試圖恢復其正常生活,但都沒有成功。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徹底解體,拜爾蓋劃入東羅馬帝國(即后來的拜占庭帝國)的版圖,而的黎波里則有西羅馬帝國統(tǒng)治。5世紀初,汪達爾人從西班牙出發(fā)進攻非洲北部,占領了的黎波里,破壞了該地很多建筑物。當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的軍隊占領非洲北部的時候,汪達爾人的統(tǒng)治宣告結束,利比亞遂歸屬于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的統(tǒng)治者重視布防,試圖改革管理和統(tǒng)治方式,然而這些努力都未能奏效,因為那里已是病入膏肓。
阿慕爾·本·阿斯于公元642年占領拜爾蓋,643年占領的黎波里。在此之前加拉人已經于7世紀初在埃及獨立。阿拉伯人就是從他們手里于公元642——650年間把利比亞爭奪過來的。
在羅馬人時期,特別是從公元3世紀到4世紀,基督教在北非傳布開來,大批的基督教徒居住在那些地區(qū),直到拜占庭人統(tǒng)治結束。自拜占廷人時期起,百姓們熱衷于建教堂,主教們在國家政治事務和其他方面起著重大作用。4世紀末期,昔蘭尼加的西內西非常著名,此人于公元410年成為圖勒梅塔的大主教。正是由于這個職務,他曾經統(tǒng)管宗教事務、行政和軍隊。
后來,北非的基督教產生分歧。這種宗教分歧帶有政治色彩,如反抗當局。于是拜占庭人想要北非的基督教徒皈依正統(tǒng)教義。但是只有行政上的改革而不是宗教的努力才能改善局面,因為所有的事情有需要來一個根本的改變。由于拜占庭統(tǒng)治當局沒有這樣的能力,于是來自多方面的打擊便接踵而至。
阿拉伯人對北非的拓疆始于642年。翌年,阿慕爾·本·阿斯包圍了的黎波里。但是那次拓疆未能取得徹底成功,因此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兵戈相見。甚至,到了伍麥葉王朝時期北非的居民還在反抗阿拉伯軍隊,盡管其中一部分人已經皈依伊斯蘭教。穆薩·本·納綏爾曾從北非的居民中征兵去攻打安達盧西亞。總而言之,利比亞的遭遇和埃及的遭遇是一樣的,許多柏柏爾人反抗阿拉伯人,他們反對中央政權的騷亂一直繼續(xù)到阿拔斯王朝的建立以后;這些騷亂是由政治和宗教兩種因素釀成的。公元800年,阿格拉布王朝在突尼斯建立,他們曾一度占領的黎波里。但是阿格拉布人后來被法帖梅人消滅。法帖梅人最終于971年占領埃及,他們坐鎮(zhèn)埃及,統(tǒng)治拜而蓋,但是,在972——1148年期間,的黎波里仍然屈從于查勒人;在1130年——1269年間的黎波里受阿爾摩哈德人統(tǒng)治。
查勒人統(tǒng)治時期發(fā)生德重大事件是希拉勒人和賽利姆人的部族于11世紀中期來到利比亞。這些人在途中毀壞了許多城市,特別是凱魯萬;只有那些設防堅固德城市得以幸免,的黎波里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這些人到來是使居住在那里的還未曾阿拉伯化的人阿拉伯化的重要因素,阿拉伯語的傳播為那些地區(qū)記載他們的文化打開了方便之門。伊斯蘭教在早些時候就在柏柏爾人中間傳播了,他們不再崇拜偶像,因而基督教失勢了。
9、10世紀,乃至希拉勒人入侵之前,利比亞的一些城市一直是較大的貿易中心,盡管屢經動亂。在那個時期,一些到過利比亞的阿拉伯地理學家如伊本·侯格勒,曾談到過的黎波里的富庶。
先是阿爾摩哈德人。接著是豪薩人統(tǒng)冶的黎波里地區(qū)直到1460年。后來又建立過幾個酋長國。西班牙人1510年占領了的黎波里,1535年又將政權移交給圣約翰公會(馬耳他公會)。奧斯曼人于1551年到達的黎波里。在達爾古特帕夏統(tǒng)治時期,奧期曼帝國疆域擴大了,幾乎把利比亞所有沿海地區(qū)都并入其版圖之內。奧斯曼人統(tǒng)治時期,國家并未真正復興,因為他們只重視軍事。至此,利比亞已經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從1574年開始,奧斯曼帝國已經主宰了地中海的東岸和南岸,直至大馬格里布的邊陲。
在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下的利比亞是四分五裂的,的黎波里的總督是由伊斯坦布爾任命的,但其統(tǒng)治僅僅局限于幾個沿海城市。而拜爾蓋則可能感覺到有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者的存在,也可能感覺不到,因為它的一切都得聽從各部落擺布。因此,卡爾明里尤人通過一項條約,于1711年在利比亞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并一直
延續(xù)到1835年。當時統(tǒng)治者的財源是從百姓那里征集來的捐款和稅收。盡管的黎波里是一個巨大的海上市場,但利比亞一直處于動亂之中。在1798—1835年期間,由于卡爾明里尤人因繼承王位發(fā)生分歧時,法國、英國和美國開始爭奪利比亞,因此可以把這一時期看做是外國干涉利比亞的開始。
后來,奧斯曼帝國決心把利比亞拉到自己的勢力范圍,但是仍未能遏制住動亂。1871——1872年間,利比亞遭受了罕見的大旱;1850年霍亂又蔓延全國,3個月時間里僅在的黎波里一地就死了800人。盡管如此,奧斯曼帝國還是做了一些諸如行政管理、法律制度和布防等方面的工作。
毫無疑問,法國對阿爾及利亞(1830年)和突尼斯(1881年)的占領,以及英國對埃及(1882年)的占領,對奧斯曼帝國試圖改善國內形勢是有影響的。但是還應該指出的是,正是上述的占領促使意大利在1896年侵占埃塞俄比亞受挫之后轉向利比亞。
19世紀時,同以前一樣,撒哈拉沙漠貿易是利比亞的財政來源,而商隊的活動與經商路上的安全及部落是否歡迎有直接關系。對于的黎波里來說,撒哈拉沙漠貿易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為法國在西非和赤道北非的擴張使得原在北方的貿易中心轉向西方了。而拜爾蓋的撒哈拉沙漠貿易仍在繼續(xù)著。商隊運來黃金、鴕鳥羽毛、阿拉伯樹膠及天然堿;利比亞出產的是糧食,橄欖和柑桔。當時還重視收集紙草,把它運到外地用于造紙或作他用。
利比亞在伊斯蘭世界一些巨大的伊斯蘭變革中做出了貢獻,如塞努西教團。雖然其創(chuàng)始人西迪·穆罕默德·本·阿利·賽努西生在阿爾及利亞,長在希賈茲,但是他的主要著作是在利比亞完成的。1843年他在綠山區(qū)建造的拜達(小清真寺)一直是這個教團的中心,直到1856年移到賈加布卜時為止。西迪·穆罕默德·本·阿利逝世之后(1859年),其子西迪·馬赫迪繼續(xù)領導這個教團直至1902年。1895年,塞努西教團的中心遷至庫弗臘。西迪·穆罕默德·本·阿利的基本主張是:蕩滌攀附于伊斯蘭教的空想,恢復伊斯蘭教的真諦,古蘭經和圣訓是伊斯蘭教唯一正確的基礎:耕種周圍的農田,保衛(wèi)商人,制止部落之間的械斗,教育孩子,向賈加布卜的青年們傳授作戰(zhàn)本領。
前面已經指出過,意大利在法國1881年吞并突尼斯、英國1882年吞并埃及之后利比亞,實際上它早已向利比亞滲透,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開辦學校;在利比亞開辦羅馬信貸銀行分行,向百姓貸款,條件是以土地做抵押。由于歐洲各國之間達成了協(xié)議和交易,從1909年起它們就讓意大利在利比亞為所欲為。
1911年9月,意大利進攻利比亞,無所不用其極的占領行動開始了。這場侵略戰(zhàn)爭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11——1917年,第二階段是1923——1932年。裝備精良、為數(shù)重多、以破壞為能事、以占領為欲望的意大利人開進了利比亞。但是他們未能消滅以奧馬爾·穆赫塔爾以及由其領導人的運動為斗爭旗幟的人民革命。穆赫塔爾領導的革命持續(xù)了數(shù)年,直到他被意大利人俘虜并被判處絞刑才悲壯地結束。1931年9月,滅絕人性的意大利法西斯不顧其己年邁在薩盧姆將他絞死。
意大利人占領了45萬公頃良田,把它分給意大利移民,到1939年時,意大利移民已達7,000人,意大利政府蔑視利比亞人,只給少數(shù)人以受教育的機會,意大利人毀掉了整整一代利比亞人,只讓他們從事簡單的一般的工作。
利比亞尤其拜爾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939——1945年)期間備受痛苦,因為它成了戰(zhàn)場。當英國軍隊1942年占領利比亞北部、法國占領費贊地區(qū)時,意大利正式撤出利比亞,所有意大利居民也都隨意大利撤離了拜爾蓋,利比亞北部先受到英國的軍事管制而后是文官統(tǒng)治,而南部受到法國軍事管制。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1950年。當時利比亞的前途岌岌可危,因為各大國都想瓜分利比亞。聯(lián)合國1949年11月作出利比亞于1952年初以前獨立的決定。1951年12月14日,利比亞聯(lián)合王國宣告成立。1963年修訂了憲法,從此取消聯(lián)邦制,利比亞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政治實體,不再是3個邦的聯(lián)合體。
利比亞已經從1955年到1959年間發(fā)現(xiàn)的石油中獲得實惠。1960年已有35口油井在噴油,日產93,000桶就是在這個時期,利比亞分別與英國(1953年)和美國(1954年)締結了英美兩國在利比亞建立軍事基地的協(xié)定。1969年9月1日發(fā)生了一場政變(9.1革命),取消了君主制。1970年廢除了軍事協(xié)定,同年沒收了大約15,000名意大利人的財產。
1973年春,穆阿菲爾·卡扎菲上校宣布了“文化革命”和“世界第三理論”(后來匯編成一本“小綠書”)。可以說利比亞遵循著一個準則即古蘭經,它是生活的準則。阿拉伯民族主義是其致力于實現(xiàn)的目標。1977年3月2日,利比亞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同一天,卡扎菲上校向總人民代表大會提出了“世界第三理論”。這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規(guī)定:國家的權力由人民通過總人民代表大會來行使(總人民代表大會每3年召開一次,根據需要也可提前召開,它是立法機構,是權力之源)。各級工作部門均設有人民委員會。
1979年在的黎波里召開的總人民代表大會上,卡扎菲和他的前革命指揮委員會中的4位戰(zhàn)友辭去了總人民代表大會總秘書處的職務,以利于前總理阿比德的工作,并把政府事務讓給由高級文職官員組成的班子來管理,只保持他們對軍隊的領導實權。1977年7月與埃及的邊界事件加強了卡扎菲的地位。
1980年4月,在的黎波里舉行了拒絕陣線的第四次首腦會議。參加會議的除卡扎菲之外還有阿爾及利亞總統(tǒng)、敘利亞總統(tǒng)、南也門總統(tǒng)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這次首腦會議的主要決議是:建立統(tǒng)一的軍事指揮委員會,總部設在大馬士革;承認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派遣代表團到莫斯科,以加強這些國家同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軍事和經濟關系。1980年9月,卡扎菲主張同敘利亞合并,敘利亞總統(tǒng)哈菲茲·阿薩德立刻接受了這個建議。過了幾天兩位總統(tǒng)在的黎波里簽署了關于建立一個由一個革命指揮委員會、一個立法委員會領導的統(tǒng)一國家的聲明,但聲明只是個一紙空文。之后,卡扎菲又把目光朝向乍得首都——恩賈梅納,向乍得提出兩國于1981年1月“全國聯(lián)合”(那時利比亞軍隊剛剛進入乍得不久)。
1981年8月19日卡扎菲、門格斯圖·海爾·馬里亞姆(埃塞俄比亞)、阿里·納賽爾·穆罕默德(南也門)三位元首聚會于亞丁簽署了三國軍事、經濟和政治合作條約。由于三國都與蘇聯(lián)簽訂過友好條約,因此亞丁條約從某種程度上表達了莫斯科加緊控制東北非的愿望。1981年年底,利比亞與美國的相互指責升級。里根1982年12月指控卡扎菲是在美國暗殺美國總統(tǒng)陰謀的幕后策劃者。里根要求居住在利比亞的美國人立即撤回。參加布魯塞爾北大西洋聯(lián)盟(北約)會議的美國盟友拒絕孤立和懲罰利比亞。
1981年11月,利比亞應乍得總統(tǒng)古庫尼·韋戴的要求從乍得撤軍,取而代之的是非洲統(tǒng)一組織所安排的一些非洲國家的軍隊。當侯賽因·哈布雷推翻古庫尼,韋戴的統(tǒng)治之后,利比亞依然支持古庫尼·韋戴,幫助他組織流亡政府,阻撓哈布雷統(tǒng)治乍得。乍得問題和撒哈拉共和國代表權問題是非洲統(tǒng)一組織的黎波里會議失敗的根本原因。
1982年l0月,卡扎非訪問了中國,同中國總理趙紫陽進行了多次會談。然后徑直到民主朝鮮訪問。接著他訪問了南斯拉夫。后來,又訪問了其他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以后的重要出訪要算是第二號人物阿卜杜勒·薩拉姆·賈盧德1983年3月對蘇聯(lián)的訪問了。在這次訪問中達成了兩國間簽署合作條約的“原則協(xié)定”。一埃簽定這個條約,利比亞就是繼伊拉克、敘利亞、南也門之后與蘇聯(lián)簽定友好合作條約的第四個阿拉伯國家。眾所周知,蘇聯(lián)是利比亞武器的主要來源。
利比亞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關系的最新發(fā)展是:1983年1月恢復了和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外交關系,沙特阿拉伯王國因的黎波里譴責其購買預警飛機于1980年10月斷絕了與利比亞的外交關系。1983年1月利比亞、伊朗、敘利亞三國外長在大馬士革開會達成了幾點協(xié)議,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譴責“伊拉克政權對伊朗革命發(fā)動的戰(zhàn)爭”。
1984年5月,利比亞當局宣布粉碎了一次武裝叛亂,并指控從突尼斯?jié)撊肜葋喗M織叛亂的是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布·伊亞德手下的人。卡扎菲同時還譴責了穆斯林兄弟會、蘇丹、美國和英國。他宣稱所有的進攻者幾乎都被消滅了。然而,與日益強大的宗教潮流相悖的一點是利比亞政府于1984年9月取消了實施了15年禁酒令。
國際上,在英國的反對利比亞當局的利比亞人于倫敦舉行示威,包圍了利比亞駐倫敦大使館,并開槍打死了一名英國女警察,于是英國1984年4月與利比亞斷交。當時美國利用這次事件多次呼吁要對受某些國家支持的世界恐怖行動進行斗爭。意大利外交部長朱利奧·安德雷奧蒂到利比亞參加利比亞和意大利混合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時,就“向利比亞人民賠償意大利殖民主義造成的損失”和“清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遺留下來的炸彈問題”與利比亞進行了會談;這些炸彈目前還在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妨礙民眾國的建設規(guī)劃。1984年9月,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同卡扎菲在利比亞舉行了會談,這是歐洲大家庭成員國總理第一次訪問利比亞。會談集中在經濟問題上,雙方簽訂了10億美元的協(xié)定,供兩國為期三年的投資之用,包括希臘在利比亞修建公路、機場和工廠,而希臘則從利比亞以優(yōu)惠價格購買300萬噸石油。這是希臘同他國簽訂的最大的經濟協(xié)定。1984年12月卡扎菲訪問了西班牙,會見了政府首腦岡薩雷斯和奧地利前總理科賴斯基。在會見結束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他重申休達和梅利利亞是兩個阿拉伯港口,摩洛哥正要求歸還。這在西班牙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卡扎菲否認利比亞資助了巴斯克分裂主義者。他激烈攻擊北大西洋聯(lián)盟。 他強調:當法國利比亞聯(lián)合聲明廣播的時候,最后一個利比亞士兵已經撤出乍得。他重申利比亞和乍得有爭議的烏爾祖地帶是“利比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關于乍得問題,當法國外長謝松1984年9月訪問利比亞時,兩國簽署了緊急協(xié)議。雙方商定9月25日開始撤走各自的軍隊。法國總統(tǒng)和摩洛哥國王幾天前曾在非斯和伊夫尼舉行了秘密會談。關于烏爾祖地帶,法國人說它是利比亞與乍得兩國之間的事情,與法國無關。
在阿拉伯方面,利比亞與阿爾及利亞之間的關系一直處在嚴重危機中,分歧始于沒有公開的邊界糾紛。阿爾及利亞向毛里塔尼亞主席施加壓力,讓他把與利比亞有關系的人從努瓦克肖特政權中清除出去。這場持續(xù)了很長時間的運動驅逐了一些納綏爾幫派,逮捕了這些幫派的許多成員,逮捕的借口是他們得到利比亞的支持。阿爾及利亞還指控利比亞支持阿爾及利亞前總統(tǒng)艾哈邁德·本·貝拉重新掌權。而當阿拉法特攻擊利比亞支持法塔赫運動中的分裂分子時阿爾及利亞仍然與阿拉法特保持著友好關系,利比亞對此表示強烈不滿。關于西撒哈拉問題,在利比亞領導人放棄對波里薩里奧陣線支持后于1984年夏主張在阿拉伯世界內部尋求一個解決方案,而阿爾及利亞則堅持“非洲解決”,堅持由摩洛哥和波里薩里奧陣線直接談判。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間的這些分歧促成了以1984年9月利比亞和摩洛哥簽訂的關于兩國間建立“非洲阿拉伯聯(lián)邦”條約為標志的利摩接近。
1986年因錫爾特灣國際化,而利比亞則認為錫爾特灣是其領海,利比亞領導人遭美國艦隊的轟炸。美國還聲稱卡扎菲資助了發(fā)生于世界各地的多起恐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