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小说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穆斯林畫家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我國伊斯蘭民族神話之比較

來源:西北民族學院學報 時間:2009-04-23 點擊: 我來說兩句

   【作者簡介】吾買爾江,西北民族學院 法律系,甘肅 蘭州 730030
      吾買爾江(1972—),男(維吾爾族),新疆喀什人,西北民族學院法律系助教,從事國際經濟與國際經濟法教學工作。
   
    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有回族、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塔吉克、東鄉(xiāng)、保安、撒拉等十個民族。伊斯蘭教對這十個民族影響非常大,其影響早已深入到這十個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的各個方面。神話作為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被打上了伊斯蘭教的烙印。但由于歷史、宗教、文化、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原因,這些民族的神話呈現(xiàn)出不同的情形。回族由于是在元末明初才形成的,加上其形成與伊斯蘭教關系的極為密切,因而神話里現(xiàn)出強烈的一元宗教——伊斯蘭教色彩。而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這六個居住在新疆的伊斯蘭民族(回族作為伊斯蘭民族在新疆也有不少)由于漫長的前伊斯蘭教史和在此期間對多種宗教的更替信仰,使他們的神話呈現(xiàn)出鮮明的多元宗教色彩。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我們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探討。
     
    由于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塔吉克六個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因而為方便起見,我們把這六個民族的神話通稱為新疆地區(qū)神話。我們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一、宗教色彩方面的差異
     
    從宗教對民族神話的影響來看,我們認為新疆地區(qū)神話呈現(xiàn)出多元宗教的格局,而回族神話則表現(xiàn)出鮮明、徹底的伊斯蘭教色彩,即一元宗教格局。這種差異與各民族的歷史必然有密切的關系。新疆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這些民族曾信仰過多種宗教。因而新疆地區(qū)神話在產生和傳承過程中,因宗教信仰的更迭而造成神話在宗教色彩方面的多元結構狀況,這在各民族神話中極為普遍。
     
    以維吾爾族為例。維吾爾族在歷史上是一個有過多種宗教信仰的民族。維吾爾族先民普遍信仰過原始宗教——薩滿教,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公元840年回鶻從漠北西遷, 并在此以后長期保留著薩滿教的殘余影響。大約在公元5世紀前后,道教在高昌維吾爾先民中傳播。公元6 —7世紀,摩尼教傳入當時居住在漠北的回鶻部落中,并于公元762 年之后的一年成為回鶻的國教。宋末元初,景教(即基督教的聶斯脫利派)傳入西域名城喀什噶爾,在維吾爾族聚住區(qū)發(fā)展到十分興盛的地步。維吾爾族中的佛教信仰是在回鶻西遷后接受的?;佞X西遷后還同時信奉過襖教(即瑣羅亞斯德教,俗稱“拜火教”)。古代維吾爾族雖信奉過薩滿教、襖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宗教,但由于公元10世紀初喀喇汗王朝正式接受了伊斯蘭教,通過大力提倡、扶植,尤其是武力傳教,再加上蘇菲派長期廣泛地游歷宣傳活動,使得伊斯蘭教在新疆地區(qū)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終于在公元十五世紀后期取代了上述各種宗教而成為維吾爾族中唯一占絕對統(tǒng)治地位的宗教?!盵1]多種宗教的更迭, 由多神崇拜到一神崇拜的歷史事實,使維吾爾族神話在內容、結構上呈現(xiàn)出相應的多元格局。在維吾爾族的一些經典著作中,如《突厥語大辭典》、《福樂智慧》、《烏古斯傳》,對多種宗教影響下的祖先傳說有過程度不同的記載。例如:薩滿教崇拜時維吾爾族先民創(chuàng)作并流傳的圖騰神話有狼神話,樹神話,以此證明自己是狼的后代,樹的子孫。另外,多種宗教的更迭使得維吾爾族神話中的一些重要神祗的含義也發(fā)生了相應的某些變化,并不斷被賦予新意。例如,“騰格里”,原是“蒼天”、“上天”之意。維吾爾族先民在信仰薩滿教時期,把“騰格里”視為“天之主宰”,是“上界”、“天堂”;在信仰襖教時,他們稱呼該教的至高神阿胡拉·瑪慈達為“艾茲羅阿騰格里”;到信奉佛教時,“騰格里”被用以稱呼“佛祖”、“波爾汗騰格里”;在信仰伊斯蘭教后,它又被用于稱呼伊斯蘭教的尊神“安拉”、“真主”;在近、現(xiàn)代,“騰格里”一詞在歷史文獻中已被阿拉伯語的“安拉”和波斯語的“胡大”所代替了。
     
    宗教信仰的每一次更迭,并不是完全徹底的、整齊劃一的,前一種宗教在被信奉時,必然會留下自己的神話。在被另一種宗教代替后,雖然信奉的內容、對象等發(fā)生了改變,但神話作為民族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卻被保留了下來。新疆地區(qū)的民族神話即是如此。
      
    回族神話呈現(xiàn)出的卻是鮮明、徹底的一元宗教格局,即伊斯蘭教色彩。在回族群眾中流傳的神話作品有10篇。其中起源神話5 篇:《阿丹》、《阿丹下凡》、《阿丹與好娃》、《阿丹與海爾瑪》、《人祖阿丹》;自然斗爭神話也有5篇:《阿丹與火神》、《瑪乃與木薩》、 《插龍牌》、《李郎降龍》、《太陽的回答》,通過對上述神話作品,尤其是對起源神話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有一些共同之處:其一,這5 篇起源神話中的男性神阿丹是相同的,女性神雖然有多種叫法,實際上是一個人,只是因地因人而異,發(fā)音有別罷了;其二,安拉造化了阿丹和好娃,使他們結為夫婦,成為造人之神;其三,好娃是從阿丹的肋骨里長出來的;其四,他們違反了天規(guī)是因為好娃受了伊比利斯的引誘,阿丹聽信了好娃的話,偷吃了麥果;其五,他們受到了安拉的懲罰;其六,他們的結合產生了回族或是人類。我們把上述情節(jié)與《古蘭經》中所記述的神話故事作一比較,便會發(fā)現(xiàn)回族的起源神話不是本民族創(chuàng)造的,“而是借助于宗教經典的媒介承襲于《古蘭經》的神話母題。”[2] 也就是,回族起源神話直接來源于《古蘭經》,甚至有些情節(jié)、內容沒有任何改動??梢娨了固m教對回族神話的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也體現(xiàn)在回族自然斗爭神話中。如《瑪乃與木薩》中的主人公木薩是個“滿拉”(即念頌圣書《古蘭經》的學生),他的師傅瑪乃則是個“阿訇”(伊斯蘭教主持教儀、講授經典的人。)[3]; 《插龍牌》出現(xiàn)了這樣一些字眼:清真寺、阿訇、穆民、主。大家知道這些都是伊斯蘭教的專有名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伊斯蘭教對于回族神話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回族神話中的一元宗教——伊斯蘭教色彩之所以如此鮮明、強烈、徹底,是有歷史必然性的。隨著回族歷史的發(fā)展,伊斯蘭教的思想教義、哲學等便被回族人民接受了下來,并逐漸滲透到回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到后來,伊斯蘭教不僅成為該民族的主要信仰,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回族的風俗習慣?!盎刈灏l(fā)展史證明,宗教信條與該民族的風俗習慣早已緊密地交織在一起。”[4] 尤其是到了元代以后“伊斯蘭教成了回族占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因此它對回族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不能不發(fā)生有力的影響,歷史的發(fā)展正是這樣證明的?!盵5] 所以到了元末明初,伊斯蘭教早已根深蒂固,在回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無所不在,無處不有了。
     
    把回族的自然斗爭神話同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神話進行對比分析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自然斗爭神話同起源神話一樣,并非是回族自己創(chuàng)造的。而是從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神話中借來的,如,出現(xiàn)龍神形象的《瑪乃與木薩》、《插龍牌》、《李郎降龍》,明顯來自于漢族和其他一些少數(shù)民族神話。這當然與回族的形成和地理分布有關?;刈鍙囊婚_始就形成了全國規(guī)模的“大分散、小聚居”格局,在其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自然也有不少回族居民。這就為回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些民族互相通婚,相互往來,彼此交流,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其他少數(shù)民族神話當然也就或多或少地被吸收進回族的民間文藝中,豐富了回族神話,這就是回族神話中出現(xiàn)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神話的原因。
     
    神話起源于原始人的蒙昧思想和野蠻生活,從物質文化基礎方面來說,此時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此外,從神話反映的思維狀態(tài)來看,當時還處于十分低級的原始思維階段。因此,“原始的物質文化基礎和原始的思維機能構成神話產生的首要物質條件?!盵6] “史學家們一致認為,作為一個意義完整的人們共同體的回族形成期當為我國的元末明初之際。此時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實際上是封建經濟占主要地位,同時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就回族共同體孕育期的構成部分而言,他們在局部的經濟生活中,商品經濟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他們除從事商品貿易外,大量從事手工業(yè)。致使當時的香料業(yè)、制瓷業(yè)、制藥業(yè)等已有了相當規(guī)模的發(fā)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即在封建經濟異常發(fā)達、資本主義萌芽嶄露頭角的物質條件下, 同人類童年期的物質文化相比已相距甚遠?!盵7]也就是說,回族形成的元末明初之際,早已遠離了產生神話的時代,他們完全生活在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時代。用不著再創(chuàng)作神話來恢復神話時代?!霸谧诮贪l(fā)展的最初階段,只有人經常接觸的周圍環(huán)境中的那些同他生命攸關的對象,才能成為崇拜物?!盵8] 隨著這種崇拜的不斷發(fā)展,神話不自覺地產生了,其中當然有各民族的來源并祈求得到保護、佑助的起源神話。阿爾泰語系諸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源神話。如,在鄂倫春、鄂溫克、赫哲、朝鮮等民族中,熊神話是族源神話,他們認為自己是人熊聯(lián)姻的后代;又如,哈薩克族認為自己是人與鵝相配后產生的;具體到古代維吾爾人則選擇了樹和狼作為自己的祖先神。我們猜測,這可能是因為生活在北方山林之中的維吾爾族先民接觸最多的是樹和狼。因此,先民們把自己當作樹的子孫、狼的后代,也許寄托了對自己民族和后代的美好愿望。先民們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像碩果累累的果樹一樣多子多孫,不斷壯大并像成群出現(xiàn)、共同對敵的狼一樣團結一心、頑強生存、機靈敏捷、勇往直前。在伊斯蘭教被維吾爾族接受并于公元15世紀后成為唯一占絕對統(tǒng)治地位的宗教后,神話產生的沃土早已流失殆盡,神話時代早已過去幾千幾萬年了。而且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這些神話早已隨著薩滿教的信仰,薩滿教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成為維吾爾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深層積淀,也就是說,維吾爾族經歷了神話時代,并在這個時代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族源神話。因此,在改信伊斯蘭教之后,維吾爾族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因襲《古蘭經》中的神話故事來解釋自己民族的起源問題。
    
     二、特征上的差異
     
    在回族民間流傳的這些神話本身是具有其特征的,但是這些特征不屬于回族,而是對這些回族神話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是其直接來源的那些神話所需的民族的神話特征。故而,不在這里敘述了。新疆地區(qū)的神話具有自己鮮明的特征,現(xiàn)歸納如下:
     
(一)原始性
     
    神話是人類對于自然和社會早期認識的反映。在新疆地區(qū)神話中,這種反映表現(xiàn)為自然萬物、人類與自然力矛盾的混沌認識和“萬物有靈”的宇宙觀念,這就形成了新疆地區(qū)神話原始性的基本內容。如在哈薩克族神話中占據(jù)顯著地位的創(chuàng)世神話《迦薩甘創(chuàng)世》。迦薩甘從河水中找到一塊半紅半青的圓石,掰為兩半,一半變成水,一半變成火。當圓石重新合并時,升起的蒸氣變?yōu)樘欤O碌脑易優(yōu)榈?。接著出現(xiàn)了日月星辰,光明與黑暗也就分離了。又如哈薩克族的族源神話《阿達姆阿塔》和《天鵝女》塑造了哈薩克民族始祖阿達姆阿塔和哈瓦娜以及天鵝女等人物形象。從以上神話中可以看出,哈薩克人在其民族的童年時代就已形成一整套對宇宙形成、人類(主要是本民族)起源的幼稚而又獨特的看法以及這些自然生成物和社會現(xiàn)象與他們游牧生活、原始宗教的密切聯(lián)系。
     
(二)神祗的體系性
     
    神祗體系的形成,是神話發(fā)展到后期的產物。它標志著人類對宇宙萬物原始認識的完成,并開始脫離野蠻狀態(tài),向文明社會過渡,同時,也預示著神話這種藝術形式已趨向成熟。在新疆地區(qū)神話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神祗的體系。其眾多的神祗和獨特的體系在中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中實屬少見。
     
    在新疆地區(qū)神話中,神祗體系大都有一個主神(至高無上的神)統(tǒng)帥著其他諸神。與此相對還存在著妖魔鬼怪。此類神祗體系在哈薩克、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中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耙怨_克族為例,在它的神祗體系下,迦薩甘是創(chuàng)世之神,至高無上;騰格里是天神,主宰著世界萬物;在這之下有諸多掌管多部門的神靈,如保護婦女的烏彌女神,主管雷電的阿加哈依神,攝取亡魂的阿爾達西神,給人們帶來幸運的克德爾神,行動神速的捷勒阿亞克神,飛禽之神薩木勒克,體大如山、力大無窮的巨大達吾,神馬匹拉克,用犄角頂?shù)厍虻奶熘械?。此外,還有著名的魔王佩里,魔鬼捷茲特爾納克,獨目巨人及老妖婆等。”[9]
     
(三)藝術形象的怪誕美
     
    新疆地區(qū)神話反映了原始初民們對現(xiàn)實的人與自然的朦朧渾沌的認識?!斑@些神話傳說以虛幻為真實,以險異為雄奇,以荒誕為瑰麗,以蒙昧為睿智,表現(xiàn)出新疆各少數(shù)民族文學童年期所特有的天真和幼稚,具有疏簡樸野,離奇怪誕的美學風格?!盵10]這種風格尤其是那些頂天立地的神話英雄形象更是亦人亦神亦獸,放射出一種怪誕美、野性美的異彩。這主要是因為原始人類在很長的時期內與百獸相與而居,不能自覺地把自己區(qū)別于動物。另外,在圖騰崇拜時期,由于人類自身的脆弱,于是把保護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原始宗教幻化出的神祗和有奇異功能的怪鳥異獸身上。如在維吾爾族神話《烏古斯傳》中,蒼狼引導烏古斯可汗出征,英雄烏古斯可汗的形象是“腿像公牛的腿,腰像狼的腰,肩像黑貂的肩,胸像熊的胸,全身長滿了密密的黑毛。”新疆地區(qū)神話的這種怪誕美,既符合藝術美的普遍原則,又有自然美、社會美的一般特點。
     
(四)鮮明的民族性和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新疆地區(qū)神話中,民族性和地方特色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新疆地區(qū)各民族總是將自己不同的自然風貌、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等包容在優(yōu)美神奇的神話傳說中,構成情調各異的民俗畫和風景畫,呈現(xiàn)出在特定歷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態(tài),從中滲透出鮮明的民族性和濃厚的地方特色。
     
    以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和塔吉克族為例,從宏觀上看,這三個民族的神話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如哈薩克族神話,無論是在創(chuàng)世神話中,迦薩甘被視為創(chuàng)世主,部落保護神,還是在自然神話中的畜牧保護神,都與哈薩克人的游牧生活有關,反映出哈薩克先民強烈的部落意識,在本質上呈現(xiàn)出一種草原文化的特質。又如維吾爾族神話,在經歷了多種宗教漫長的更迭之后,適合于精神統(tǒng)治和農耕文化的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中占據(jù)了絕對統(tǒng)治地位,這也就決定了維吾爾族神話有別于其他民族神話。在《女天神造亞當》等神話中,明顯看到“真主賜給泥人以靈魂”和“因河水斷流,農作物無法耕種”等情節(jié),反映出伊斯蘭教和農耕文化對神話的影響。從整體上看,維吾爾族神話呈現(xiàn)出農耕文化或綠洲文化的形態(tài)。再如塔吉克族神話。塔吉克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雄偉神奇的慕士塔格山下,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賦予塔吉克神話一種獨具的冰山般的神奇魅力。慕士塔格不僅是一座聞名于世的冰封雪山,還是一尊主宰塔吉克人的神靈。英雄魯斯塔木懲治邪惡,建功立業(yè)。塔吉克族神話是真正的冰山神話,呈現(xiàn)出獨特的冰山文化特質。從微觀上看,在哈薩克、維吾爾和塔吉克的神話中,因圖騰崇拜、風俗習慣等明顯的差異,使其在民族性和地方特色上大相徑庭。如在族源神話中,哈薩克族的圖騰是“蒼狼”和“天鵝”;維吾爾族是對“狼”尤其是對“神樹”的崇拜,而塔吉克族更多的是對“冰山”和“神鷹”的崇拜。呈現(xiàn)出三個民族明顯的差異。如火的觀念,在哈薩克神話中出現(xiàn)有“火娘娘”奧特阿娜的形象。哈薩克人崇拜火,認為火是家庭的恩人、明燈,是有生命、靈性和某種神奇的力量。在塔吉克族神話《光明與黑暗》、《祖哈克與魔鬼》中有不少關于火的記敘,從中可尋覓到故事化了的拜火教教義的痕跡。另外在生活習俗中,塔吉克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皮里克節(jié)”(燈節(jié)),實際上是借火求福,贊美崇拜火,在發(fā)生日蝕月蝕時,嬰兒降生時,埋葬死者時,火都扮演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從中可以看到哈薩克與塔吉克族對“火”的觀念上有些相似,而維吾爾族略有不同,在他們的神話中很少有“火崇拜”的傳說,盡管有迎親歸來“跳火”的遺風和“奧特拉西”驅鬼祛病的迷信活動,但大都帶有襖教的遺跡,他們對火的重視遠遠不如對太陽、月亮、星辰甚至植物和鹽的崇拜。[11]
     
    總之,回族神話與新疆地區(qū)神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僅表現(xiàn)在上述諸方面,還有其他方面的差異,如保存方式、文化構成,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帶著這些差別,回族神話與新疆地區(qū)神話猶如兩股溪流,各自沿著自己獨有的渠道奔騰向前,盡情展示著自身的存在和價值。
      收稿日期:1999—11—15
      【責任編輯】閔文義
      【校 對 者】高慧芳
      【參考文獻】
      [1][9][10][11]李竟成.試論新疆地區(qū)神話[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86,(3).
      [2][6][7]谷德明.論回族神話的多元構成[J]. 西北民院學報,1988,(1).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73,1.
      [4][5]邱樹森.回族簡史[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29.
      [8]阿·史雷維列夫【蘇】.宗教史[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