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由于歷史多種原因,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時至今日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使用中文文字。但這并不能說回族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回族語言文字的特點:一是大量波斯語、阿拉伯語和希伯來等外來語的使用;二是獨特含義的生活用語的使用;三是若干方言土語的使用。以上構(gòu)成了回族語言的顯著特色。回族內(nèi)部使用的這些語言,歷久不衰,顯示了強大的凝聚力。境外的回族(東干)更是有本民族特有的語言文字,我們要尊重它的存在,像尊重這個民族一樣去尊重她的語言?;刈鍍?nèi)部語言豐富多彩,包羅萬象。她的存在與、生活、生產(chǎn)、民俗、信仰等密切相連。尊重她的內(nèi)部語言的存在,也是尊重這個民族。
回族語言文字的產(chǎn)生和歷史
唐、宋時期,從波斯、中亞、阿拉伯等地來華貿(mào)易的商人,他們生活在廣州、泉州、揚州、杭州、長安等城市,把自己原來的波斯、阿拉伯語等語言自然而然地帶到了中國。代岳珂在《程史》中寫“稱謂聱牙”,刻的“異書”“如篆籀”,就是指講的波斯語,刻的波斯文。《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自唐設(shè)結(jié)好使于廣州,自是商人立戶,迄宋不絕。詭服殊音,多流寓海濱灣泊之地,筑石聯(lián)城,以長子孫。”由此可以判斷,當時來華貿(mào)易的回回商人使用不是中文。而波斯、塔吉克、阿富汗(月氏)、歷史上中亞的昭武九姓胡、粟特人等多屬伊朗語系或文化范疇,歷史上的康居、大宛、史國、石國、吐火羅、米國、花刺子模、安國、大夏、火尋、條支、安息、阿巴斯王朝、薩珊波斯、帕提亞帝國等地其實都是不同時代對東西伊朗這一帶或區(qū)域內(nèi)的稱謂,這些都是回族族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是伍麥葉王朝、大食國中的非阿拉伯民族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端囊酿^考》中說到:“回回在西域,地與天方國鄰”?!疤旆健弊匀恢傅氖前⒗貐^(qū),而這句話把“回回”與“天方”截然分開,可見回回并非阿拉伯,起碼阿拉伯人是比較少的。
元代,由于成吉思汗西征,大批的波斯、中亞各族人、阿拉伯地區(qū)的民族隨之遷徙到中國來,且分布在全?竅綹韉?。其?蔚匚灰脖冉細擼?蕁對?釩俟僦盡芳竊兀?筆背?⒆?派枇⒘恕盎鼗毓?友А?、“回回?蛹唷閉庋?恢盅?把芯炕鼗賾镅暈?zāi)字的?梗?淌凇耙嗨繼娣俏淖幀?即波斯文)。徐霆的《黑韃事略》把當時元朝通行波斯文稱作“回回字”?!逗陧^事略·疏證》中記載:“韃人本無字書,然今之所用,則有三種:行于韃人本國者,則只用小木,長三四寸,刻之四角……此小木,即古木契也。行于回回者,則用回回字,鎮(zhèn)海主之?;鼗刈謩t有二十個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湊成。行于漢人、契丹、女真諸亡國者,只用漢字,移剌(耶律)楚材主之?!痹颂兆趦x在《書史會要》中也有關(guān)于回回字的記載:“回回字,其母凡二十有九。橫行而寫,自前向后,復(fù)歸于前。”陶宗儀不僅指出了字母數(shù),而且明確說明了其書寫規(guī)則,此外,他還在書中載錄了這29個回回字母。
福建泉州元代遺留下的石碑載,上面刻有阿拉伯文字,說明當時阿拉伯文流行也很廣。元代陶宗議在《南村輟耕錄嘲回回》一節(jié)中,記載回回語言時說“阿剌,其語也”。通過上述文獻記載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元代的開放政策,回回人不但講波斯語、阿拉伯語等,朝廷還為回族使用這些語言文字提供了有利條件。直到元末明初,雖然有一些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上層回族人士,處于社交和仕進也學(xué)習(xí)漢語,但在整個回族內(nèi)部主要還是使用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等。這一時期,在回族當中還出現(xiàn)了波斯文與漢文對照的各種公文、門牌等。
明朝初期,波斯文在回族人生活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如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朝廷在這一年設(shè)立回回博士科。隨后永樂朱棣皇帝的“永樂之寶”玉璽,也是用漢、波斯、蒙古3種文字書寫。著名回族航海家鄭和所率領(lǐng)的下西洋的艦隊外交語言也是波斯語,顯著的例子是今天保存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國立博物館的用漢、波斯及泰朱爾三種文字刻寫的石碑,鄭和派往天方(麥加)和麥地那的回回通事(元代的回族翻譯官)所操語言亦為波斯語。明朝多次派往中亞的使團也使用波斯語,最顯著的例子是“明成祖致沙哈魯國王國書”這份國書的中文簡本見于《明史·哈烈傳》,系由明成祖朝都指揮使白阿兒忻臺(Bai arkintay)出使帖木兒汗國時所攜。其波斯文全譯本見于帖木爾朝史家哈肥子·阿卜魯?shù)闹鳌稓v史精華》,這份波斯文本國書含有許多用波斯語音譯的漢語詞匯,系中國境內(nèi)的波斯語通事譯成,且具有漢文化背景。明朝政府在15世紀建立的負責翻譯波斯語文的機構(gòu)和學(xué)?!鼗仞^?;鼗仞^始建于南京后遷往北京,到18世紀中葉大約存在了約340年之久?;鼗仞^培養(yǎng)波斯語翻譯人才。明朝后期至清王朝,朝廷對外實行封閉政策,不準啟用回回姓氏,回族語言自然也受到限制。如清代安徽巡撫魯國華向皇帝告御狀,說內(nèi)地回族“異言異服”,請求取締。清王朝還采取措施,強迫回族遷徙,分布成諸多小群體的回族大都生活在周圍多是漢族的環(huán)境下。這樣使回族的語言逐漸衰落,而因逼迫和處于日常交際需要學(xué)習(xí)漢語的越來越多。同時由于宗教信仰原因,一些阿拉伯語詞匯的使用頻率也逐漸增多,但波斯語詞匯仍有不少保留。
在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的同化政策下,回族做為一個分布范圍廣,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本民族語言的使用和延續(xù)受到了來自多方的阻礙,但是回族人并未放棄對本民族語言的使用。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回族民間又以波斯、阿拉伯等語言為基礎(chǔ),結(jié)合中國漢語發(fā)音創(chuàng)制了一種特別的文字,俗稱小兒錦并廣泛應(yīng)用。如白壽彝教授主編的《回民起義》第三冊,收有一幀說明文字為小兒錦的照片和一篇用小兒錦撰寫的《紀事》?!肚仉y見聞記》中收有同治元年(1862)由西安城內(nèi)遞送到回族義軍前哨陣地的小兒錦信件。近來在回族民間發(fā)現(xiàn)用小兒錦字寫的賬本、遺書、唱詞,還有解放前地下工作者作的工作筆記等,1955年8月,西安劉宗云參加陜甘回族赴東北參觀團期間,用小兒錦寫下一個多月的參觀日記,成為記述新中國風(fēng)貌的一部小兒錦作品。至今有些地方回族青年男女還用小兒錦寫情書。凡此種種,都是回族語言文字普遍使用的證明。
圖為青海省化隆縣冶青標展示一本用回族文字記錄的書籍。
目前,國內(nèi)外學(xué)術(shù)界十分重視對回族文字的研究和保護。早在20世紀80年代,南京大學(xué)就開始此方面的工作,近年來,在歐盟駐華代表處的資助下,南大民族與邊疆研究所“小兒錦”課題研究小組又于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行程萬余里,前往各地進行實地調(diào)查,收集了大量的有關(guān)文獻資料。為了呼吁全社會關(guān)注和保護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搶救“小兒錦”這一珍貴的回族文化遺產(chǎn)。
回族是一個跨國界的民族,除了在中國有回族以外,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沙特、土耳其、阿聯(lián)酋、緬甸、伊朗、約旦、德國、土耳其、蒙古、巴基斯坦、美國等國都住有人數(shù)不等的回族人。國外的回族都是從中國遷移出去的,在不同國家里的名稱有的也不相同,如中亞諸國把回族稱為“東干族”。
“東干”這一族稱,起源于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據(jù)一些老人們解釋說,TUNGGAN這一名稱是由TURUP QALGHAN(站下來的,住下來的)演變而來,意指“移來的回族人住下來了、站下來了”。19世紀下半葉、陜、甘、新的回族人由于起義失敗,被迫移進俄境,俄語中沒有送氣的〔t'〕音,就把TUNGGAN讀成DUNGAN(東干)。以后,當?shù)氐募獱柤谷恕⒐_克人、烏茲別克人等也按照俄語的發(fā)音,便把回族稱作“東干”了?!皷|干”一詞是講突厥語和講俄語的人對所有回族的稱謂,他們將居住在中國境內(nèi)和中亞地區(qū)的回族都通稱為“東干人”。如同歐洲人稱中國為China,而俄語中卻稱中國為китай一個道理。
中亞一帶回族使用的語言融會了俄語,波斯語、突厥語、阿拉伯語部分詞匯。
東干字母表
此外,居住在海南島三亞市羊欄區(qū)回輝鄉(xiāng)和回新鄉(xiāng)的回族,民族內(nèi)部還流傳著一種獨有的語言,名為“回輝語”。
當今回族生活常用語
經(jīng)過回族在線各地諸多成員的努力,目前搜集和整理了一部分回族常用語,在此感謝各位會員的積極參與,其中有的是從回族書籍中摘抄,回族常用語是很豐富的,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再接再厲、共同去搜集和整理和完善。
瑪沙安拉:好極了。
穆巴里克:祝賀
婭(拼音:nia):媽媽
穆爾直代:感應(yīng)
歐乃瑪尼:頭領(lǐng)
定堪尼:謝謝
則卡提:施舍物
澤力:永恒
扎黑里:文盲
扎米爾: 著名的。
滿降:女孩
哲米麗:美麗、漂亮
鎮(zhèn)尼:精靈
虎斯鼻:睡覺
主麻: 星期五。
火士魯:別生氣
耒依扎:黑夜
里巴:高利貸、利息
魯哈:靈魂 。
瑪哈爾——聘金
達爵:線
買克魯海:令人厭惡的行為
麥海勒:聘禮
麥扎孜:謊言
穆巴拉克:吉祥的,幸福的
穆散白罕:食指
荷爾足:月經(jīng)
穆扎威爾:鄰居
乜貼:施舍
拿手:握手
那勒:火獄
者那則: 殯禮
乃瑪子: 禮拜
乃綏布:運氣,福分
乃隨哈:誠實的懺悔
乃子熱:諾言
尼爾買提: 食物
尼卡哈: 婚姻
哌雷:精靈
盼閃白:星期四
熱依斯:首領(lǐng)
肉孜:爾德節(jié)
瑞子給:好處、福氣
撒德格:施舍
木納非格:偽君子,兩面派
木什雷開:異己分子
撒迪克——朋友
撒哈伯,又作蘇哈白、撒哈拜,意為“伙伴們”
撒以來:乞要者,外客
薩伊:乞丐
塞倆目:真主賜你平安(問候用語)
掃干德: 發(fā)誓
色拜布:機遇。
色蘭:真主賜你平安(書面問候用語)
色倆目:平安、您好
色瓦布:賞賜、謝謝。
色瓦爾:功德,對有惠自己的人的稱誦
沙罕爾:求施舍用語
閃白: 星期六。
舍散:施舍
書克蘭:謝謝
數(shù)迷: 倒霉、不順利。
綏法提: 品質(zhì)、質(zhì)量。
遂拉妥: 橋
塔布:運亡人的轎狀器具
塔布匣子:抬亡人尸體的木制匣子
臺克迪爾:命運
泰思塔爾:纏頭巾
討白: 懺悔
瓦吉布:當然
瓦直布:當然
溫麥:人民、民族
沃爾茲: 勸戒。
烏巴里:可憐
烏巴利克: 祝賀
烏斯塔塔:老師
拉赫:墓坑
麥斯吉德:清真寺
麥扎:墳?zāi)?/P>
希勒木:寬容
小凈:洗臉、肘、手和腳
斜閃白:星期二
遜乃:割禮
夭目里給亞麥提:世界末日
耶提目:孤兒
葉勒合姆安拉胡:愿主慈憫你
伊卜哈目:拇指
伊布涅斯:魔鬼
伊合桑:善良的行為
伊瑪目:領(lǐng)袖
依扎布:婚書
以思卡脫: 赦罪
因散:人類
因沙安拉: 托靠主
營 干:作為
無巴里:可憐
無常:死亡
伍思脫:小指
阿卜帶子: 小凈
阿丹:亞當
阿德里:正直"、"公道"、"正義"
阿格力:"智慧"、"智力"
阿給白:"結(jié)局"、"后果"
阿黑熱提:"后世"、"來世"
阿訇: 波斯語(ākhond)的音譯,意為教師,老師
阿蘭:世界(引申為胸懷,氣度)
阿林(爾林):意為學(xué)者
阿米乃:又譯做"阿敏",意為"請主承領(lǐng)","求主恩準"
阿目:平民,老百姓
阿熱比: "阿拉伯語"
阿師格:"愛人"
阿舒拉:第十日
阿斯瑪:意為"天空"
阿斯曼: 天空
阿扎:意為"期滿"、"期限"
阿茲拉伊勒:意為"死神"
艾哈卡姆:意為"律例"
艾利哈目杜林倆習(xí):贊頌全歸真主
艾合德:獨一
艾瑪乃提:意為"忠誠"、"信任"、或“責任”
艾米爾:意為"領(lǐng)導(dǎo)者"、"官員"
艾目熱:意為"命令"、“委任”
艾斯里:動水,埋葬前的沐浴
艾蘇力:意為"根源"、"血統(tǒng)"
艾哲理:到期
安拉乎艾克拜熱:意為"真主最偉大"
巴巴:意為"父親"、"長者"或祖父往上的輩分
巴推里:意為"虛假的"、"無理的"、"無效的"
巴推尼:意為"內(nèi)心的"、"本質(zhì)的"
白黒里:意為"吝嗇鬼"
白嘿力:吝嗇
白拉提:意為"清白無辜"
白勒可臺:吉慶、喜慶
白倆:意為"災(zāi)難"、"禍患"
白倆爾:意為"雄辯"
白依屯拉習(xí):清真寺
拜提:指"房子"、"家"、"住宅"
邦布達:"晨禮"
邦家:"已經(jīng)"、"大約"等意思
邦克:意為"召喚"、"提醒"
比達爾提:節(jié)外生枝,標新立異的意思
比斯敏倆:意為"以主的名義"、"奉主之命"
別麻熱:意為"病"、"疾病"
別瑪爾:病癥
賓甩:環(huán)指
波來蓋:即臏骨,俗稱膝蓋
波賽:意為"接吻"、"親吻"
伯熱克特:意為"吉慶"
抄花子:特指乞丐,又引申為不會過光陰,侈奢浪費,無所做為之意?;刈逯V語:抄花子擱不住隔夜食(即不善積攢,存不住東西之意)
扯磨:回族日常生活。即聊天,閑談
扯心:回族日常生活用語。即牽掛
徹哈熱閃白:又做"徹勒閃白",即"星期三"
徹里:即經(jīng)常
沖頭:女性做大凈
沖洗:男性做大凈
出散:施舍或贈送的意思
達旦 :愿意嫁(婚禮上女方的用語)
蓋畢爾圖:愿意娶。如, 婚禮上男方的用語
務(wù)司里:小凈
阿布代司:小凈
大凈:洗頭發(fā)和全身
代斯塔勒:纏頭巾
迪克爾:贊頌
吊 罐: 淋浴器
定 奪: 決定
定 然: 安排
讀阿依:祈禱詞
堵啊: 祈禱
堵閃白:星期一
杜失蠻:敵人,仇人
頓亞: 今世
多斯達尼:朋友們
朵斯提:朋友
朵孜海:火獄
爾白:誹謗
爾德: 會禮
爾德艾祖哈:小爾德
爾德菲圖爾:大爾德
爾嘎布:天誅
爾林: 學(xué)識
爾馬麥:纏頭巾
爾撒:回族男性常用名
發(fā)熱西:波斯語
發(fā)祖:靈感
法依代:利益
爾匝布:懲戒
嘎爾代:音調(diào)
蓋得勒:高貴
蓋爾得夜:萊買丹夜月的某一個夕夜
高目:學(xué)生
格迪目:古老
給卜耒:朝向
給亞麥提: 后世
古爾邦:犧牲、獻身
古若阿尼: 古蘭經(jīng)
古瓦希: 媒人
郭什:肉(回族用來專指牛羊肉)
哈必卜:知心人
哈吉:完成朝覲者
哈拉目:非法的
哈倆里:合法的
哈蘇:特殊
哈知: 完成朝覲者
海地葉:禮物
海里凡(fai):學(xué)員
海推布:宣講師
汗爾蓋:責任
汗干:許諾
好禍:夏娃
合推布:演講者
赫特乃:割禮
痕子爾:豬
恨甩:中指
侯都斯:新興
加瑪勒:俊美
候坤:規(guī)律
呼圖白:演講
胡達: 真主(波斯語)
虎士努提:喜歡,滿意(波斯語)
戶力爾:(女提)離婚,休夫
卡賓:聘禮(波斯語)
克爾白:天房
克凡:裹尸布
克瑪里:完美,完善
克塔布:經(jīng)典
口 到: 吃
口 喚:同意、認可
苦那哈:受罪,罪過
歐乃瑪尼:頭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