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宗教的這一共性,有人甚至預測或希望所有的宗教都趨向同一,提出“萬教歸一”之說。無論這種說法正確與否,但它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求善是一切宗教的共同的特征。伊斯蘭更是如此。伊斯蘭不僅要求人們信仰真主,而且還要遵循真主為人們制定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即《古蘭經(jīng)》所反覆強調(diào)的“信主行善”。因為伊斯蘭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而且也是一種完整的社會制度和倫理道德體系。倫理文化在整個伊斯蘭文化體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伊斯蘭教義、教法與它所倡導的倫理道德密不可分,伊斯蘭的有些倫理道德規(guī)范同時又是伊斯蘭的教義和教法條款。伊斯蘭教義的三要素——信仰的內(nèi)悟(伊爾提尕德)、信仰的表白(伊格拉勒)、善行(阿麥勒)中的善行,就是穆斯林個人和社會的公共道德。穆斯林的行為在教法中劃分為5類:(1)天命義務。教法命人為之,履行者受賞,違反者受罰;(2)贊許的行為。教法勸人為之,遵守者受賞,不遵守者無妨;(3)準許的行為。在教法上無關(guān)緊要的;(4)受譴責的行為。在教法中只受譴責,不受懲罰;(5)禁止和受罰的行為。很顯然,這些既是法律制度,也是倫理道德規(guī)范;《古蘭經(jīng)》處處強調(diào)要行善,要公正,禁止作惡、霸道。穆圣也很注重道德,他本人就是一位倫理思想家和道德實踐者,《古蘭經(jīng)》說:“你確是有一切偉大品德的。”(68:4)他的言行是穆斯林倫理道德的典范,從而成為穆斯林仿效的榜樣,被尊崇為“遜奈”(圣行)。穆圣很注重倫理道德,他說:“后世之日,信世之功德,分量最重者,是美德,真主最厭惡者是惡性和野性?!薄懊赖屡c長拜長齋有同等之品級?!薄半S時敬畏真主,以善對惡,惡必滅。以優(yōu)良的品格同人相處?!薄安荒苄⒕锤改刚?,不能進樂園?!薄皹穲@就在母親的腳下,其門是孝敬?!薄拔业氖姑菫榱撕霌P一切美德。”
《古蘭經(jīng)》和《圣訓》關(guān)于倫理道德的論述,涉及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小至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大至政治、經(jīng)濟、商業(yè)外交等等都有具體的規(guī)范,著重強調(diào)如何為人處事,怎樣待人接物。
一、倫理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
伊斯蘭倫理文化,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要想全面完整地論述其所有內(nèi)容,恐怕需要一本專著才能完成。在這里,僅對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加以概括和梳理,以便給讀者以清晰的印象。
概括地講,伊斯蘭倫理文化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調(diào)整人與真主之間關(guān)系的宗教倫理規(guī)范;二是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社會倫理規(guī)范;三是調(diào)整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自然生態(tài)倫理規(guī)范。
1.調(diào)整人與真主之間關(guān)系的宗教倫理規(guī)范。
在整個宇宙當中,除了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動物、礦物、植物,除了有生物和無生物以外,是否還存在一個超自然的,有意志的,能賞罰的宇宙之主?各民族的回答是不一樣的,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就是在肯定者當中,對這個主宰的特點、屬性以至名稱,也各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產(chǎn)生了人們不同的宇宙觀和世界觀。伊斯蘭則認為,家有一家之主,國有一國之君,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和諧運動的茫茫宇宙也有一個真正的主宰——安拉在培育它,駕馭它,控制它,操縱它,使宇宙天體運行正常,春夏秋冬更替如故,花草樹木茁壯成長,各族百姓安居樂業(yè)。所謂“穆斯林”從廣義上講,泛指天地萬物?!澳滤沽帧钡囊馑际琼槒恼?,天地間的一切,如動物、植物、礦物等,一切的有生物和無生物均按真主指定的自然法則在發(fā)展變化,都在順從真主指定的自然規(guī)律、一切都在真主的駕馭和控制之下。既然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都在順從真主的安排,那么,人做為天地間的精華,做為唯一有思維能力的動物,做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更應從宇宙的變化運動中,從大自然的萬千氣象中,從自身構(gòu)造的絕妙中,體認造物主的存在、萬能,從而贊美真主,崇拜真主,敬畏真主,感謝真主,喜愛真主。唯有如此,才是“善”的。舍真主而崇拜一些似主非主的人和物——偶像、帝王。權(quán)力、金錢、名譽、地位……等等,都是“惡”的。以物配主是最大的罪惡,是最不道德的行為,是不可饒恕的。就是對一些賢哲偉人,也不能崇拜,只能崇敬,那怕是對伊斯蘭的先知、使者、圣人也不例外。
基于此,伊斯蘭要求穆斯林愛真主所愛,惡真主所惡。所思所想,所做所為,一切為主,求主喜,不求人喜;懼主怒,而不懼人怒;為主交友,為主而棄友;為主而聚,為主而散。每做一事,先看是否符合主的法度,而不計他人的毀譽、褒貶。一言以蔽之,真主的經(jīng)典《古蘭經(jīng)》是判斷是非善惡的唯一標準或最高標準。其中關(guān)于敬畏真主的教訓約有250處,如:“你們當中最高貴者為最敬畏安拉者?!薄罢嬷鞔_是同敬畏者和行善者在一起?!薄豆盘m經(jīng)》中關(guān)于順從的教訓有100處,如:“順從真主與使者的人,與真主所賜之先知。賢哲、烈士、義人同在?!薄拔覀兊闹靼。∏竽惆褕匀虄A注在我們心中,求你在我們順從的情況下讓我們死去?!?
只崇拜真主,不崇拜人;求主客,不求人喜;懼主怒,而不懼人怒的觀念,為廣大穆斯林所接受,成為他們的一個重要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這種倫理觀接受了歷史的血與火的考驗。在歷代統(tǒng)治者的暴政面前,他們認主獨一的信仰沒有改變。比如在中國這樣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的東方大國里,當成千上萬的臣民,迫于帝王的淫威而紛紛屈膝下跪時,唯有這些穆斯林,口誦“萬物非主,唯有真主”,挺直腰板,拒絕跪拜。甚至在清代當統(tǒng)治者把屠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時,他們也決不屈服,“砍頭風吹帽,舍命不舍教”,不僅成了口號,而且也變成為事實。只見人頭落地,不見屈膝下跪。為了認主獨一的信仰,他們寧肯付出極大的代價,如地位、財產(chǎn)、榮華富貴,乃至生命。他們也曾愿意當一個順民、“良民”,但前提是統(tǒng)治者必須尊重其認主獨一的信仰。在中國歷史上,一些比較明智的統(tǒng)治者,深知信仰的力量,因此不強人所難,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只要勤勉勞作,上繳賦稅,不違法犯罪,概不干涉其宗教信仰。因此,穆斯林在社會經(jīng)濟方面有較大的發(fā)展。為國家也做出了貢獻。而有些昏庸的統(tǒng)治者,在所有領(lǐng)域,都以其個人的好惡和標準來要求所有臣民,包括有特殊文化背景的穆斯林,,旦發(fā)現(xiàn)穆斯林的信仰、倫理觀念等不符合自己的私欲,便把自己的好惡強加于人,要求別人改變自己的信仰、觀念來迎合自己的胃口,尋求變態(tài)的心理滿足.這不能不激起穆斯林的反抗。其結(jié)果是,不但穆斯林深受其害,而且社會經(jīng)濟遭到破壞,統(tǒng)治者損兵折將,國家也受損失。中國共產(chǎn)黨鑒于歷史的教訓,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宗教觀,制定出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穆斯林認主獨一的信仰,才得以尊重。
2. 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社會倫理規(guī)范。
伊斯蘭認為,在確定了人與主之間縱向垂直關(guān)系(主仆關(guān)系)以后,還需調(diào)整確定人與人之間橫向關(guān)系(平等的兄弟關(guān)系)。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橫向倫理關(guān)系的規(guī)范,就是社會倫理規(guī)范。伊斯蘭認為,人是社會的人。人處于一個十分廣泛的社會關(guān)系中,人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無不涉及社會內(nèi)容,從家庭而至村落、部落、民族、國家、世界,從人與自然關(guān)系而至生產(chǎn)關(guān)系、經(jīng)濟關(guān)系、政治關(guān)系、文化關(guān)系、男女關(guān)系、民族關(guān)系、社團關(guān)系;從經(jīng)濟生活、家庭生活而至政治生活、哲學、科學、文學藝術(shù)等思想文化生活……所有這些方面都表現(xiàn)出人的社會特性。既然人生活在這樣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關(guān)系中,那么,人就得遵循一定的準則,就得有一些規(guī)范,規(guī)范人們的政治行為、經(jīng)濟行為和文化行為以至內(nèi)心動機,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guān)系,以使整個社會正常運動,和諧發(fā)展。保證社會正常運動、和諧發(fā)展的規(guī)范,便是伊斯蘭的社會倫理規(guī)范。
伊斯蘭的社會倫理規(guī)范內(nèi)容很多,但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原則有以下幾點:
第一,真主面前人人平等論。伊斯蘭認為,真主創(chuàng)造了人類,并為人類制定了根本大法——《古蘭經(jīng)》,要求人們共同遵循這個大法,一起履行“代治者’”的義務,《古蘭經(jīng)》指出:“我以你們成為大地上的代治者,以便我看你們怎樣工作?!保?0:14)全人類都是真主造化的,人人都是真主的仆人,無論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因此,人,不分部落、民族、種族、地域、語言、文化、門第、階級、貧富、強弱,在真主面前一律平等。伊斯蘭極力反對民族優(yōu)越感和種族優(yōu)越感,認為人的價值體現(xiàn)在為敬畏真主,喜愛真主而進行的工作(善行)中,而不在于膚色和出身;以造福人群,貢獻社會為榮,以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為恥。《古蘭經(jīng)》指出:“人類??!我把你們造成男性與女性,我把你們分成部落與民族,為的是你們互相了解;的確,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的是最敬畏的?!保?9:14)穆圣更明確地指出?!澳銈兊闹魇且粋€,阿拉伯人與波斯人毫無區(qū)別,黑種人與紅種人誰也不比誰優(yōu)越;所不同者只在于敬畏真主,工作善美而已?!庇终f:“誰傷害異民族,我便是他的敵人?!边€說:“我對你們而言,雖是圣人,但我們對真主而言,都是他的仆人,我們都是兄弟姐妹?!蹦率r代,有一個阿拉伯穆斯林與一個黑人穆斯林吵架,這位阿拉伯穆斯林一氣之下罵那位黑人穆斯林是“黑娘養(yǎng)的”。穆圣嚴厲批評了這位阿拉伯穆斯林,并稱其行為“是一種蒙昧意識的表現(xiàn)。
真主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非穆斯林也不能無故傷害他們。只要非穆斯林不傷害穆斯林,穆斯林就應與他們友好相處。穆斯林之間應該加強團結(jié),應該摒棄一切基于民族、種族、地域、身份而起的隔閡和成見?!豆盘m經(jīng)》指出:“凡是有信仰的人都是兄弟?!蹦率フf:“穆斯林是平等的,猶如梳齒一般?!薄笆廊硕际前⒌ず凸薜暮笠帷T趶突钊?,真主的確不問你們的血統(tǒng)和家譜如何。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高貴者,是最敬畏真主者?!?
伊斯蘭關(guān)于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的主張,是對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民族主義、地方主義和門第觀念的徹底否定,是對世界大同主義的有力張揚。真主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基礎(chǔ)和根本。
第二,人道主義。伊斯蘭認為,既然人都是真主造化的,人人都是真主大家庭中的一員,那么,人與人之間就不應互相仇視,互相傷害,而應當相互同情,相互憐憫,相親相愛,實行人道主義。伊斯蘭有關(guān)人道主義的主要內(nèi)容有:孝敬父母,慈愛子輩,撫養(yǎng)孤兒,善待奴隸,款待旅客,扶危濟困,接濟親屬,親愛近鄰,泛愛眾生?!豆盘m經(jīng)》指出:“正義是信仰真主、末日、天使、先知;把心愛的財物施于近親、孤兒、窮人、流民、乞丐;解放奴隸,謹守拜功,繳納天課,履行約百?!保?:177)又說:“他怎么不攀越山徑呢?你怎能知道超越山徑是什么事?是解放奴隸,或在饑荒日賑濟親戚的孤兒,或困窮的貧民;同時,他是一個信仰而行善,并以堅忍相勉,以慈憫相助者。這等人是幸福的。”(90:11一20)穆圣說:“有信仰的人們相親相愛,相互同情,相互憐憫,像一個身體一樣,如果這個身體上的某個器官生病,其他器官便因此而出現(xiàn)發(fā)燒、失眠現(xiàn)象。”即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又說:“誰在今世為穆斯林解除一件煩惱,真主在后世就為他解除一件煩惱;誰在今世保護穆斯林,真主也在后世保護他?!边€說:“誰具有三種美德,真主就用蔭影掩護他,讓他進樂園,慈愛弱者,孝敬父母,善待下屬?!薄安淮刃『?,不尊敬老人者,不是穆斯林;為救護寡婦和貧弱者奔波的人,相當于主道上的戰(zhàn)士和晝夜封齋禮拜的修土?!薄澳悴淮葢懭?,主不慈憫你。只有薄福的惡人才無仁慈,也得不到慈憫?!币了固m認為,真主是慈憫的主,為了傳播主的普慈,它要求穆斯林愛所有的人乃至一切生物。穆圣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真主把仁慈分成百分,自居九十九,而把一分降之干世,眾生籍之互慈互愛,馬之怕踢其子,亦在慈愛之數(shù)。”伊斯蘭認為,讓飛禽走獸或家禽家畜忍饑挨餓,或負載過重或受鞭打,都是非人道的。要求人們保護一切動物,免遭人為傷害。
第三,勸善戒惡。勸善戒惡是伊斯蘭倫理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伊斯蘭要求穆斯林不僅自己要仁慈,要行善,而且還要嫉惡如仇,從善如流。一個人信主且行善是最起碼的要求,但不能停留于此,不能獨善其身,還要兼濟天下,人人都要擔負監(jiān)督社會道德的義務。
那么什么是伊斯蘭所提倡的善行和美德呢?它所提倡的善行和美德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誠實忠厚。言行一致,誠實忠厚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因此,伊斯蘭非常重視這一點?!豆盘m經(jīng)》指出:“有信仰的人們啊!你們要敬畏真主,要和誠實的人在一起!”(9:119)“不信真主的跡象者,才是捏造流言的,這等人確是騙子。”(16:105)穆圣也特別強調(diào)誠實,他說:“你們要堅持誠實的美德,因為誠實會引導你們走向正義,正義會指引你們步人樂園。一個人只要誠實。并喜歡誠實,真主那里就記錄了他的名字——‘誠實者’。”旨在強調(diào)誠實,反對虛假,因為虛假的后果是侵害他人的利益,破壞社會的秩序和安定。在許許多多的虛假當中,作偽證被認為是一項極大的犯罪行為,要求穆斯林竭力避免此罪。穆圣勉勵穆斯林說:“你們要說真話,哪怕它是苦澀的?!彼麍詻Q反對人們說假話,作偽證,并把說假話作偽證的危險性與以物配主、件逆父母、殺人這三大罪相提并論。伊斯蘭不僅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說真話,戒偽證,而且還要求在明知對自己或?qū)ψ约旱挠H人不利的情況下說真話,戒偽證?!豆盘m經(jīng)》鑒于人性的弱點——自私和護短,諄諄告誡道:“有信仰的人們?。∧銈儺斁S護公道,當為真主作證,即使不利于你們自身、父母和至親。無論被證的是富足的,還是貧窮的,你們都應秉公作證;真主是最宜于關(guān)切富翁和貧民的。你們不要順從私欲,以致偏私。如果你們歪曲了事實,可拒絕作證,那末,真主確是徹知你們的行為的?!保?:135)可見,說真話,秉公作證,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是要付出代價的,是要有勇氣的,這段經(jīng)文的意圖在于如果人人說真話,那么,謊言就不攻自破,就不會有市場,人際關(guān)系就會正?;?。因此,穆圣把誠實作為一個人信仰是否完美的一個標志,他說:“只要一個人開玩笑時還說謊話,他的信仰就不完美。”穆圣甚至要求大人對小孩也不能哄騙,他說:“你要是對一個玩童說:‘來吧,我給你東西?!缓鬀]有給他,就是欺騙?!边@比商業(yè)貿(mào)易當中所追求的“童叟無欺”又高了一個境界。
在伊斯蘭看來,誠實是對穆斯林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chǔ)上,還要做到忠厚可靠,講求信義。并把人與人之間的忠和信提到信仰的高度來看待。穆圣說:“不忠的人并無信仰,不履行諾言的人沒有宗教?!笨梢妼χ遗c信的重視程度。穆圣把不忠和沒有信譽看作偽善者(穆那非格)的標志。當有弟子問他怎樣才能識別偽善者時,他說道:“偽信上有三個特征:說謊,爽的,背信棄義。”伊斯蘭把信義看作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豆盘m經(jīng)》說:“真主的確命令你們把一切受信托的事物交給應受的人?!边@就要求人們把重大責任托付給忠誠可靠的人,而且能夠勝任的人。穆圣時代,有個名叫艾布·贊勒的人,他向穆圣要求某種重要的職位,這時穆圣拍拍他的肩膀說:“艾布·贊勒!你很弱,而權(quán)力只是職責和信托,它在末日只是一種恥辱和懊悔,除非秉公執(zhí)政,完美地履行了他的職責的人?!边@里指掌權(quán)的人是受托于真主,受托于百姓的,如果玩忽職守,讀職失職,便是對真主對百姓的失信。而對一般人而言,如果一個人受他人之托,代理某種事務如財務、商務,則受托者必須為委托者負責,精心管理,認真對待,切不可人為地造成損失?!豆盘m經(jīng)》鄭重地指出:“有信仰的人們??!你們不要背叛真主和使者,不要明知故犯地不忠于你們所受的信托。”(18:27)同時,伊斯蘭要求人們踐約?!豆盘m經(jīng)》指出:“有信仰的人們??!你們應當履行各種約言。”(5:1)“當你們締結(jié)盟約的時候,你們應當履行。你們既以真主為你們的保證者,則締結(jié)盟約之后就不要違背誓言。真主的確知道你們的行為?!保?6:91)可見,信義何等重要,《古蘭經(jīng)》如此反覆教導,《圣訓》這樣再三叮嚀。如果一個社會大多數(shù)人都講信義,忠誠可靠,那么人們之間就會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
(2)堅韌不拔。堅韌不拔是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取得成功的品格方面的重要條件。伊斯蘭號召穆斯林在逆境中不畏縮,不彷徨,不悲觀,不動搖,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堅韌不拔,艱苦奮斗?!豆盘m經(jīng)》激勵道:“你們不要灰心,不要憂愁,你們必占優(yōu)越,如果你們是有信仰的人?!保?:139)只要信仰堅定,意志堅強,就能取得成功;當然,成功也是要付出代價的?!豆盘m經(jīng)》說:“我必須以些微的恐怖和饑饉以及資產(chǎn)、生命、收獲等損失,試驗你們,你當向堅忍的人報喜?!保?:155)“‘你們必定要從曾受天經(jīng)的人和以物配主的人的口里聽到許多惡言,如果你們堅忍,而且敬畏,那末,這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保?:186)穆斯林被告知在生活當中必然有許多磨難和痛苦,在磨難和痛苦當中,作為穆斯林,不應該怨天尤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而應該堅韌不拔,愈挫愈奮,奮斗到底。因為任何磨難和挫折都是真主對人的考驗,而且受考驗的嚴峻程度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有人曾問穆圣,什么人接受的考驗最嚴峻?穆圣回答說:“首先是眾先知,然后是人中楷模,以此類推。人們接受的考驗以他們的信仰程度而定。誰的信仰濃厚,他的考驗就嚴峻;誰的信仰淡薄,他所受的考驗就輕松。的確,人是一定要遇到考驗的,即使他毫無錯誤地行走在大地上?!狈彩怯兴非笥兴鳛榈娜硕紩龅侥ルy與挫折的考驗,只有經(jīng)受住考驗的人,才會取得最后成功?!豆盘m經(jīng)》反問道:“真主還沒有甄別你們中奮斗的人和堅忍的人,難道你們就以為自己得入樂園嗎?”(3:142)《古蘭經(jīng)》應許堅韌不拔的人說:“惟有堅忍的人得享完全的無量的報酬?!保?9:10)穆圣描述經(jīng)受考驗者的歸宿時說:“報應日。當接受了考驗的人們享受其報酬時,的確令人羨慕,致使健康者都渴望,當初為了受考驗,他的皮膚被剪刀剪碎才好?!币虼恕豆盘m經(jīng)》號召穆斯林在今世就做到這一點,說:“有信仰的人們?。∧銈儺攬匀?、當奮斗、當戒備、當敬畏真主,以便使你們成功?!保?:200)穆圣曾給他的弟子們說:“不久其他民族將爭相蠶食你們,猶如爭吃盤中的食物一樣?!钡茏觽儐柕溃骸爸鞯氖拐甙?!那時我們的數(shù)量很少嗎?”穆圣道:“不!以掌握我性命的真主起誓:那時你們的人數(shù)很多,但是你們就像急流中的泡沫一樣,真主從敵人的心中取掉了你們的威風,而在你們的心中放置了怯懦。”弟子們又問:“主的使者??!怯懦指的是什么?”穆圣說:“貪生怕死?!庇行W者分析說近現(xiàn)代穆斯林國家遭受西方列強的入侵,并相繼成為殖民地的事實,或許應驗了穆圣的這句話,后來,通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才趕走了列強,獲得了獨立。
(3)寬容大度。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事實上,根據(jù)伊斯蘭的看法,圣賢也會有過錯(如人祖阿丹夫婦偷食禁果),只是他們所犯的過錯與常人不一樣罷了。既然真主把人造化成脆弱的,既然人是不完美的,那么,人就難免會有一些過失,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只要人能悔過自新,痛改前非,真主尚能寬恕人,人對于自己的同類的錯誤有什么不能原諒的呢?基于此,伊斯蘭要求人們對待自己同胞的過失,既要指出其錯誤的所在,促其改正,又要對有過之人寬容大度,不能斤斤計較,耿耿于懷?!豆盘m經(jīng)》要求人們以德報怨,說道:“善惡是不一樣的。你應當以最優(yōu)美的品行去對付最惡劣的品行,那末,與你相仇者,忽然間會變得親如密友。”(41:34)《古蘭經(jīng)》還強調(diào)得饒人處且饒人,說道:“他們應當饒恕,應當原諒。難道你們不求真主赦有你們嗎?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24:22)《古蘭經(jīng)》還要求穆斯林珍惜因共同的信仰而結(jié)成的兄弟關(guān)系,說道:“你們當銘記真主所賜給你們的恩典,當時你們原是仇敵,而真主聯(lián)合你們的心,你們借他的恩典才變成教胞;你們原是在一個火坑的?!保?:103)穆圣強調(diào)做人應該寬容大度,他本人就是一個寬容大度、虛懷若谷的人,他一生沒有與別人結(jié)下個人恩怨,當他率領(lǐng)麥地納的輔士和麥加的遷士,兵不血刃,和平光復麥加以后,他對曾經(jīng)侮辱、迫害過他的麥加古萊氏人,既往不究,不加報復,—一原諒了他們,使他們感激涕零,十分慶幸,他常常教導人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他對弟子們說:“難道我沒有告訴你們,真主以什么榮耀你們的家園,擢升你們的品級嗎?”弟子們回答:“是的,您已說過?!比缓竽率ビ种厣暌槐椋骸皩捜萑套尩貙Υ龑δ爿p率魯莽的人.;原諒對你不公正的人;對你刻薄的人施恩;與跟你斷絕關(guān)系的人保持友誼。”伊斯蘭產(chǎn)生前的蒙昧時期,阿拉伯人崇尚武力,好勇斗狠,常常為一些小事情而大動干戈,伊斯蘭產(chǎn)生后,有一次,穆圣問他的弟子們。“你們認為什么是勇敢和堅強?”眾弟子異口同聲地回答:“人人不能摔倒他的大力士,便是?!蹦率ゲ灰詾槿唬f道:“真正勇敢和堅強的人是在怒不可遏時,能夠控制自己的人?!蹦率绤柦鼓滤沽种g相互傷害。他說:“辱罵穆斯林是犯罪,殘害穆斯林是叛教?!庇终f:“只要有兩個穆斯林,偉大的真主就在他倆之間設(shè)了一層簾幕,如果他倆中的一個對另一個說一句下流的話,他就撕破了真主的簾幕。”他還要求人們和藹可親,他說:“柔和來自真主,暴躁來自惡魔?!薄罢嬷魇侨岷偷?,他喜愛柔和?!?
(4)排解糾紛。人生在世,各人由于性格、脾氣不同,由于看問題角度不同,立場不同,由于利益也有差異,所以,人與人之間摩擦與矛盾,分歧與紛爭,在所難免,關(guān)鍵在于人如何對待。對此,伊斯蘭要求人們處理問題,化解矛盾,平息糾紛,緩和沖突,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古蘭經(jīng)》說道:“有信仰的人都是兄弟,故你們應當排解兄弟間的紛爭。你們應當敬畏真主,以便你們蒙主的憐恤?!保?9:10)“如果兩伙有信仰的人相斗,你們應當居間調(diào)停。如果這伙壓迫那伙,你們應當討伐壓迫的這伙,直到他們歸順到真主的命令上。如果他們歸順,你們應當秉公調(diào)停,主持公道;真主確是喜愛公道的?!保?9:9)穆圣是化解矛盾、平息糾紛的能手。史載,麥加人在修克爾白(天房)的過程中,各部落為誰最有資格把玄石放到克爾白上,而爭執(zhí)不下,穆圣靈機一動,想出一法:先把玄石置于一塊布上,然后由各部落頭人各執(zhí)布的一角,共同將玄石搬上克爾白。這樣,一件看似非常棘手的問題,卻被巧妙地解決了,從而平息了一場各部落間的爭端。穆圣在排解糾紛方面有許多論述,他曾對弟子們說:“我給你們推薦一種比禮副功拜、封副功齋和施濟窮人的品位更高的善功好嗎?”弟子們說:“主的使者啊!那么就請你介紹給我們吧!”于是穆圣說道:“那就是排解糾紛。因為挑撥同胞之間的關(guān)系,就像一把剃刀,削了你們的教門。”穆圣還非常講究調(diào)節(jié)的藝術(shù),穆圣一向反對說謊,但為了平息人們之間的紛爭,調(diào)節(jié)人們之間的矛盾,他允許人們說善意的謊言。據(jù)圣妻烏姻·庫里素目說:“我未曾發(fā)現(xiàn)真主的使者通融過任何欺騙,只有三種情況下例外:戰(zhàn)爭,調(diào)節(jié)人間糾紛,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5)慷慨仗義。在人類社會中,由于各人的天賦和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不同,因而出現(xiàn)了貧富差異、能力強弱。富人與窮人的關(guān)系,強者與弱者的關(guān)系,是任何社會需要慎重處理的一種重要關(guān)系。對此,伊斯蘭要求富人和強者做到慷慨仗義,樂善好施。而窮人和弱者要自強不息,奮發(fā)進取,克服嫉妒心理。與一般宗教的施舍所不同的是:伊斯蘭所提倡的慷慨仗義、樂善好施,是其人際關(guān)系藝術(shù)、心理調(diào)適藝術(shù)、經(jīng)濟平衡藝術(shù)、道德教化藝術(shù)以及社會控制藝術(shù)的生動體現(xiàn)。首先,伊斯蘭強調(diào),無論是法定的天課(則卡提)也好,還是自愿的施舍(索得格)也罷,要求施者施舍自己的心愛之物?!豆盘m經(jīng)》指出:“你們決不能獲得全善,直到你們分舍自己所愛的事物?!保?:92)“你們當分舍自己所獲的美品,和我為你們從地下出產(chǎn)的物品;不要擇取那些除閉著眼睛;連你們自己也不愿意收受的劣質(zhì)物品,用心施舍?!保?:267)這就對施舍的質(zhì)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施自己的心愛之物,而不是自己也不愿意要的次品。劣質(zhì)品和濫貨,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予人”這種做法,一來杜絕了富人把施舍變成“舊貨行”與“廢品回收站”的行為(正如在當今某些國家和地區(qū)所發(fā)生的那樣),是對施舍者道德品質(zhì)和思想境界的一種考驗;二來保證了施舍物的質(zhì)量,從而使施舍名副其實,發(fā)揮實效;三來是對受施者人格的一種尊重,使受施者不致產(chǎn)生一種受到輕視的感覺,而會對施者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之情。從而有利于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其次,伊斯蘭要求施者動機要純正,最好是暗施,不要沽名釣譽。穆圣說:“最好的施濟是右手出的時候,左手毫不知情?!币簿褪钦f施者不留名不揚名,暗中給予,默默奉獻。施者更不能以施舍為名侮辱受施者的人格,或刻意營造一種恩賜的氣氛,以增加受施者的心理負擔。否則施者不但無功,反而有過。《古蘭經(jīng)》告誡施者:“你們不要責備受施的人和損害他,而使你們的施舍變?yōu)闊o效,猶如為沽名而施舍財產(chǎn),并不信真主和后世的人一樣。他譬如一個光滑的石頭,上面鋪著一層浮土,一陣大雨后,使它變得又硬又沿。他們不能獲得他們施舍的任何報酬,真主是不引導不信道的民眾的。施舍財產(chǎn),以求真主的喜悅并確定自身信仰的人,譬如高原上的園圃,它得大雨,便加倍結(jié)實。如果不得大雨,小雨也只足以滋潤。真主是明察你們行為的?!保?:264——265)在這里不僅提出施舍物的質(zhì)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強調(diào)了施者施舍的動機——為了沽名,還是為了主道,如果是為了主道,就不能責備受施的人,同時照顧了受施者的自尊心,并且指出了兩種施舍的不同結(jié)果。旨在強調(diào)施者動機要純正,切忌沽名釣譽,施恩圖報。這一點,與時下某些慈善家和大款借贊助、捐贈之名,行廣而告之之實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在任何社會中,特別富?!蹦芙?jīng)常施舍的人是少數(shù);那么,不富裕的人就不能施舍,不能行善,不能慷慨仗義嗎?不是的,伊斯蘭給每一個愿意行善干好、慷慨仗義的人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廣泛的機會。伊斯蘭認為,一個人的時間、精力、財力、體力、智力、愛心、善意、祝福等等,都是財富,都可以施舍,可以和他人分享?!豆盘m經(jīng)》說:“你們所施舍的,無論是什么,確是真主所知道的。”(3:92)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動機純正,懷著愛心,去關(guān)心別人,幫助別人,成全別人,就是一種慷慨仗義的表現(xiàn)。穆圣特別強調(diào)做任何事情動機要純正,他說:“一切行為全憑意念。每個人都將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報酬?!睋?jù)此,他要求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做一些不拘形式,內(nèi)容多樣的善事。他說:“你應當對人和藹可親或勸人行善,或止人做惡,或指引迷路的人,或幫助視力有困難的人,或清除道路上的石塊、荊棘等障礙物,或把自己喝的水分給他人,這樣,你已實行了施濟?!薄叭绻腥嗽趦蓚€人之間主持公道,就是一種慈善;一句好話,也是一種慈善;趕赴禮拜的每一步伐也是一種慈善?!笨傊魏紊埔獾男袨槎际且环N慈善,一種施舍。同時還強調(diào),每個人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持之以恒,而不要好大喜功,貪大求多,忽冷忽熱,時緊時松。穆圣說:“最受真主喜悅的是持之以恒的行為,縱然其量微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真主不會厭倦,而你們卻會厭倦?!笨梢?,伊斯蘭不贊成那種空洞的道德說教和泛泛而談、大而無當?shù)牡赖略?,而傾向于將道德溶化到日常生活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個念頭之中;更不贊成忽冷忽熱,時緊時松,而傾向于全天候的,時時刻刻自我反省,自我約束;也不贊成“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而是抱著一種對真主負責,對自己在后世的命運負責的態(tài)度,自覺自律,人前人后一個樣;還不贊成把手段和動機割裂開來的做法,借慈善之名行釣譽之實,而強調(diào)動機要純正,手段要正當,動機和手段有機統(tǒng)一。
(6)謙虛謹慎。謙虛謹慎是東方民族的一大傳統(tǒng)美德,中華民族尤以溫、良、恭、謙、讓而著稱。伊斯蘭文化在這一方面的獨特之處在干,一方面,它以為人是萬物之靈長、天地之精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人理應昂首挺胸,頂天立地,毫無愧色地生活;而另一方面,人畢竟是被造物,人雖有理智,有思維能力和勞動能力,但人的理智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有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大多數(shù)“蕓蕓眾生”。事實上錯誤和過失伴隨著人的一生,也伴隨著人類歷史的全過程。人無論是對自然的認識,還是對人類自身的認識,有合理正確的一面,也有不足的、欠缺的一面??梢哉f,人的認識水無止境。所以,伊斯蘭要求人們謙虛謹慎,切忌自以為是,固執(zhí)己見,驕傲自滿。《古蘭經(jīng)》在描述人應該具備的修養(yǎng)和美德時說:“至仁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謙虛而行的;當愚人以惡言傷害他們的時候,他們說:‘祝你們平安?!薄?5:63)“當他們聽到惡言的時候,立即退避,他們說:‘我們有我們的行為,你們有你們的行為。祝你們平安!我們不求愚人的友誼?!薄?8:55)就是說有修養(yǎng)的人不跟那些愚不可及而自以為是的人一般見識。穆圣雖貴為先知,但他向來很謙虛。據(jù)圣妻阿依舍傳述,某人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見穆圣,“這兄弟真有點令人頭痛”。但是穆圣還是允許那人進了自己的家,并且非常親切地與他進行了交談。等那人離開以后,阿依舍就問穆圣:“剛才你聽說某人要求見面而說了如此這般的話,可是當你接見他時,你又是那樣愉快和高興,這是為什么?”穆圣回答說:“你什么時候見我對人粗魯過,在真主看來最可惡的人是那因粗魯而使人們不愿與之往來的人?!蹦率サ牡茏影嗡拐f:“我跟隨穆圣一輩子,沒有聽他說過一句厭惡我的話;凡是我做過的事,他從來沒有責備我說:‘你為什么要做那件事?’凡是該我做而我沒做的事,他也不怨說:‘你為什么沒做這件事?”’有一次穆圣拄著手杖因事外出,人們看見他便肅然起立,以示尊敬。他卻說:“你們不要像基督徒過分尊敬麥爾燕之子——爾薩一樣對待我,我只是真主的仆人,你們應當說我是真主的仆人和使者?!币了固m對于如何做到謙虛謹慎還有一些細致入微的指示?!豆盘m經(jīng)》說:“你們不要藐視眾人而轉(zhuǎn)臉,不要洋洋得意地在大地上行走,真主確是不喜愛一切傲慢者、矜夸者的?!保?:18)伊斯蘭對人的言談舉止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要求人們不要趾高氣揚,夸夸其談?!豆盘m經(jīng)》指出:“你應當節(jié)制你的步伐,你應當抑制你的聲音,最討厭的聲音確是驢子的聲音?!保?1:19)伊斯蘭還要求人們謹言慎行,管住自己的舌頭,以防禍從口出,言多必失。它反對人們高談闊論,嘩眾取寵,反對人們強詞奪理,無理狡辯。穆圣說:“真主最不喜歡無理狡辯的人?!薄霸诘玫秸酪院螅粝氡3植蛔?,就應該放棄強詞奪理。”有一次穆圣看見他的幾個弟子為一宗教方面的問題爭論不休,便說道:“別爭論不休了,信仰伊斯蘭的民眾!你們的前人就是因此而滅亡的,你們怎么也亦步亦趨地重蹈覆轍呢?信士們!放棄毫無意義的辯論吧!遠離詭辯吧!的確,詭辯對詭辯者沒有任何益處。丟棄吧,強辯只能導致犯罪!與強詞奪理決裂吧!這只能加速爭論不休者的滅亡!”
(7)團結(jié)協(xié)作。人是社會的人,而社會是一個合作的體系,社會的進步、事業(yè)的成功都有賴于群體的力量。因此,伊斯蘭在尊重個性的同時也特別注重群體(哲瑪體)的價值,更重視群體的力量,發(fā)揮群體的作用,要求人們團結(jié)合作,群策群力。《古蘭經(jīng)》號召人們說:“你們當全體堅持真主的繩索,不要自己分裂。你們當銘記真主賜予你們的恩典,當時你們是仇敵,而真主聯(lián)合你們的心,你們借他的恩典才變成教胞;你們原是在一個火坑的邊緣上的,是真主使你們脫離火坑。真主如此向你們闡明他的跡象,以便你們遵循正道。你們中當有一部分人,導人于至善,并勸善戒惡;這等人,確是成功的。你們不要像那樣的人,在明證降臨之后。自己分裂,常常爭論,那種人將受更大的刑罰。”(3:103一105)伊斯蘭強調(diào)人類能夠在共同的信仰基礎(chǔ)上團結(jié)合作,而不能在利益關(guān)系驅(qū)使下實現(xiàn)真正的團結(jié)。《古蘭經(jīng)》說:“他使他們的心聯(lián)合在一起,假如你費盡大地上所有的財富,你仍不能使他們的心相聯(lián)系,但真主已使他們聯(lián)結(jié)緊密?!保?:15)伊斯蘭要求人們在一定的原則基礎(chǔ)上實現(xiàn)團結(jié)合作,而不能無原則地講團結(jié),不能和惡人同流合污,不能助紂為虐?!豆盘m經(jīng)》指出:“你們當為正義和敬畏而互助,不要為罪惡和橫暴而互助。”(5:2)穆圣也很重視團結(jié)協(xié)作,他說:“穆斯林和穆斯林之間像一座建筑物,緊密相連,密不可分?!蹦率詻Q反對宗派主義,他說:“誰倡導宗派主義,誰就不是我的民族中的一員?!?
以上是伊斯蘭提倡的善行和美德。從歷史上看,早期的穆斯林,由于穆圣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基本上能做到忠厚誠實,堅韌不拔,慷慨仗義,謙虛謹慎,團結(jié)協(xié)作,因而穆斯林社會能夠健康地發(fā)展。中期的穆斯林絕大多數(shù)人還能遵循上述道德準則,因而中世紀穆斯林社會文化繁榮,經(jīng)濟發(fā)達,科技進步,國家強盛,蒸蒸日上。而到了近現(xiàn)代,穆斯林社會統(tǒng)治者越來越腐敗,民眾的道德素質(zhì)、文化素質(zhì)下降,于是整個社會江河日下,走向衰落,最終成了西方列強的犧牲品。而當代穆斯林正在追尋往日的輝煌,在道德重建方面進行著艱苦的努力。
在勸善的同時,還要戒惡。伊斯蘭所反對的惡行和惡德主要有以下幾種;
(1)順從私欲(乃夫斯哈瓦)。私欲是萬惡之源,人之所以做違法犯罪和敗壞道德的事情,是由于私欲在作怪。比如:爭權(quán)奪利,沽名釣譽,尋花問柳,等等,都是順從私欲的表現(xiàn)。爭權(quán)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領(lǐng)袖欲和統(tǒng)治欲,奪利是為了滿足一己的物欲和貪欲;沽名釣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表現(xiàn)欲;尋花問柳則是為了滿足色欲。私欲是人的各種欲望中的一種不健康的、不正當?shù)挠?。當一個人的私欲惡性膨脹時,他就會不擇手段,不惜損人利己,給他人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伊斯蘭要求人們克服私欲,戰(zhàn)勝自我。《古蘭經(jīng)》告誡達吾德圣人說:“達吾德?。∥掖_已任命你為大地的代治者,你當替人民秉公判決,不要順從私欲,以免私欲會使你叛離真主的大道?!保?8:26)事實上,《古蘭經(jīng)》對達吾德圣人的告誡也是對全體穆斯林的告誡。穆圣則把私欲與敵人相提并論。他說:“戰(zhàn)斗分兩種:一種是和敵人作戰(zhàn);另一種是和私欲作戰(zhàn)?!笨梢娝接嵌嗝搭B固,需要拿出和敵人作戰(zhàn)的勇氣和決心才能戰(zhàn)勝它。 (2)虛偽狡詐。在生活當中,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真誠地對待自己,而不受他人的欺騙和愚弄??墒?,由于私欲作怪,人們有時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為了騙取他人的信任,就有虛偽狡詐的行為。伊斯蘭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堅決禁止?!豆盘m經(jīng)》說:“不信真主的跡象者,才是捏造了謊言的,這等人確是說謊的?!保?6:105)表里不一,兩面三刀的人最為伊斯蘭所反對?!豆盘m經(jīng)》針對偽信者(木納非格)警告道:“他們想欺瞞真主和信士,其實他們只是自欺,卻不覺悟。他們心里有病,真主增加他們的心病,他們將為說謊而遭受重大的刑罰。”(2:9一10)《古蘭經(jīng)》進一步描述偽信者們的兩面手法說:“他們遇見有信仰的人們就說:‘我們已經(jīng)信仰了?!麄兓厝ヒ娏俗约旱膼耗Ь驼f:‘我們確是你們的同黨,我們不過是愚弄他們罷了?!嬷鲗⒂盟麄兊挠夼€報他們,將任隨他們訪惶于悻逆之中?!保?:14—15)又說:“他們動搖于信仰與不信仰之間,既不歸這等人,也歸那等人……偽信者必墮入火獄的最下層,你絕不能為他們發(fā)現(xiàn)任何援助者。”(4:143—145)這就是說,虛偽狡詐的人只能得逞于一時,而不能成功于一世,到頭來只能自欺欺人,弄巧成拙,自取滅亡。穆圣說:“有兩面臉的人,在真主面前是沒有臉面的?!薄白顭o恥的人就是兩副面孔的人,用這副面孔去見這種人,用那副面孔去見那派人?!?
(3)沽名釣譽。沽名釣譽,阿語叫“日亞”,其本意是“讓人看見”。也就是說,某個人做一件好事,其動機是不純潔的,其目的是不高尚的,他做好事,不是為了好事本身,不是為了有利于宗教、有利于社會。而是為了讓人看見他在做好事,為了求得大眾的好評和社會輿論的贊譽,換句話說,他表面上做一些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的好事,但歸根結(jié)底都是為了自己。伊斯蘭極力反對這種沽名釣譽的行為?!豆盘m經(jīng)》指出:“你曾見否認報應日的人嗎?他就是那個呵斥孤兒,且不勉勵人賑濟貧民的人。傷哉!禮拜的人們,他們是忽視拜功的,他們是沽名釣譽的,他們是不肯借人什物的?!保?07:1一7)沽名釣譽,被伊斯蘭認為是舉伴真主(舍熱克)的表現(xiàn),要求人們戒絕之。伊斯蘭要求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純潔的動機(涅特),要懷著一種一切為主,求主喜,不求人喜,取悅于主,不取悅于人的崇高目標。否則,一個人縱然有天大的善功和善行,也都是徒勞的,無效的。一個人在人前禮拜,在人后曠拜;在人前封齋;在人后開齋;在人前做好事,在人后做壞事。這種人的善功,不為真主所接納,而且要受罰。
(4)嫉妒怨恨。嫉妒,阿語叫“哈色底”,是指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中的人,境遇差的對境遇好的人所產(chǎn)生的一種怨恨心理。如地位較低的人對地位較高的人,比較貧窮的人對比較富裕的人,比較愚笨的人對比較聰明的人,比較丑陋的人對比較美麗的人,失敗的人對成功的人,都會產(chǎn)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這本是人之常情??墒?,這種情感,若不加以克制,任其發(fā)展,則會變成嫉妒和怨恨,嫉妒和怨恨不是人之常情,而是一種病態(tài),所以伊斯蘭要求人們克服這種毛病,不能任其恣意發(fā)展,以免傷害他人。嫉妒何等可怕,以致《古蘭經(jīng)》提醒人們求主保佑,免遭嫉妒者的傷害?!豆盘m經(jīng)》說:“你說:祈求宇宙萬物的主保佑我,免遭突然發(fā)生的災禍,沉沉黑夜中的邪魔,妖婦巫婆吹咒的蠱惑,嫉妒者的毒害?!保?13:1一5)穆圣則要求人們克服嫉妒心,增強愛心。他指出了嫉妒的危害性,他說:“你們不可嫉妒,嫉妒滅善,似火吞柴。”“你們?nèi)旧瞎湃说募珊薏?,忌恨猶如剃刀,并不是說它能去發(fā),而是說它會削弱宗教?!?
(5)誹謗背毀。如果人的嫉妒心得不到克服,任其發(fā)展,必然會傷害他人。而誹謗與背毀,破壞別人的名譽,是嫉妒者慣用的伎倆。在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品行端正,能力超群,出類拔萃的人,成了誹謗和背毀的犧牲品。伊斯蘭禁止人們誹謗與詆毀別人,禁止人們背后說別人的壞話,認為誹謗和低毀別人,如同吃同胞的尸肉一樣可惡?!豆盘m經(jīng)》說:“你們不要互相背毀,難道你們中有人喜歡吃他的已死的教胞的肉嗎?你們是厭惡那種行為的。”(49 12)《古蘭經(jīng)》認為誹謗者和低毀者是十分可悲的,說:“傷哉!每個誹謗者、低毀者他聚集財產(chǎn),而當作武器,他以為他的財產(chǎn),能使他不死。絕不然,他必定要被投在毀滅坑中?!保?04:1一4)穆圣描述誹謗者的結(jié)局說:“登宵時,我看到一些人,長著銅爪,撕著自己的面頰和胸肺。我問哲伯力勒天使,這些人是什么人?他說:‘吃人肉,毀人譽者。”’旨在警告人們力戒誹謗和低毀,誠懇待人,坦蕩做人。
(6)挑撥離間。居心不良的人,最怕人們的團結(jié)和社會的穩(wěn)定,唯恐天下不亂。于是,鼓動那三寸不爛之舌,無中生有,說三道四,挑撥離間;在人們中間播下不信任的種子,使朋友疏遠。弟兄結(jié)仇,夫妻反目,而他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對此種行為,伊斯蘭堅決反對?!豆盘m經(jīng)》提醒人們謹防上當受騙,說:“你不要順從每個妄誓的,卑賤的,說謊的,進讒的?!保?8:10)穆圣嚴厲地指出:“挑撥離間的人,不得進樂園?!薄罢嬷鞯钠兔裰?,最惡劣的人,就是那些在朋友之間撥弄是非,吹毛求疵,毀譽無辜,離間友情的人?!?
(7)偵察隱私。個人隱私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區(qū)域。每個人都有一些無損于社會的,不愿公開,不愿被人知道的秘密。這些秘密(隱私)一旦被人窺探,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壓力,會陷入極度的精神緊張之中,對人際關(guān)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伊斯蘭要求人們尊重個人的隱私權(quán),而不要去窺探它。《古蘭經(jīng)》說:“有信仰的人們??!你們不要進入他人的家去,直到你們請求許可,并向主人祝安……如果你們發(fā)現(xiàn)別人家里沒有人,你們就不要進去,直到你們獲得許可?!保?4:27一28)“你們不要互相偵探。”(49:12)同樣,伊斯蘭也禁止人們偷聽別人私下的談話。穆圣說:“誰被人們所討厭,而偏偏要側(cè)耳細聽人們的談話,在復活日,這種人的耳朵里,將被灌入鉛水?!?
窺探別人的隱私,本身是一種罪惡;如果再將所窺探到的內(nèi)容加以宣揚、傳播,并進行嘲笑,起諢名、綽號等等,那么,就是罪上加罪了?!豆盘m經(jīng)》說道:“有信仰的人們啊!你們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許勝于嘲笑者。你們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許勝于嘲笑者。你們不要互相誹謗,不要以諢名相稱; 信仰以后,再以諢名相稱,這稱呼真惡劣!未悔罪者是不義的?!保?9:10一12)可見,窺探別人的隱私,然后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互相嘲笑,互相起綽號,是為伊斯蘭所禁止的。
(8)逢迎諂媚。在生活中,總有人為了達到個人的某種目的,很夸張地肉麻地贊美他人的優(yōu)點,以博得他人的好感。伊斯蘭既反對人們揭露別人的隱私,嘲笑別人,侮辱別人;同時也反對討好巴結(jié)別人。穆圣曾聽見有人夸贊某人,言過其實,就說:“你算搗斷某人的脊梁筋了?!庇幸欢巍妒ビ枴酚涊d:當時有一個人來見哈里發(fā)歐斯曼,當面贊揚不已。在場的一位名叫米格達德的人便抓起土往贊揚者臉上撒,并說:“穆圣說:‘你們遇見功言令色者,當用土揚其面?!薄羧巳巳绱?,阿諛奉承、溜須拍馬者就沒市場了。
(9)行賄受賄(熱什瓦)。行賄是為了以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受賄,是以不能秉公辦事,犧牲第三者的利益為代價的。因此,兩種行為均在禁止之列?!豆盘m經(jīng)》警告道:“你們不要借詐術(shù)而侵蝕別人的財產(chǎn),不要以別人的財產(chǎn)賄賂官吏,以便你們明知故犯地借罪行而侵蝕別人的一部分財產(chǎn)?!保?:188)據(jù)《圣訓)記載,穆圣曾派阿布杜拉·本·勒瓦哈到猶太人地區(qū),以便估算一下他們所應繳納的田賦,猶太人獲悉后,就將一些財物給他,以作禮品。阿布杜拉告訴他們說:“你們所拿來的這些財物,都屬賄賂,那是非法所得,我可不能接受。”穆圣說:“愿真主譴怒向官吏們行賄者和使官吏受賄者。”
以上就是伊斯蘭所禁止或譴責的惡行和惡德。
伊斯蘭號召人們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懲惡揚善。穆圣說:“你們當中誰要是看見有人做惡,就用手去制止他;若做不到,就用舌頭去規(guī)勸他;若做不到,就用心去憎惡他,但這是最弱的信仰了?!笨梢姡瑢τ趷?,有能力者最好是當場加以制止;無能力者,至少要表示深惡痛絕。否則,一個人連最起碼的是非感、善惡感都沒有,愛憎不分明的話,信仰也就成了問題。
值得指出的是,根據(jù)伊斯蘭文化,凡是違背宗教倫理規(guī)范的罪過,如放棄禮拜,放棄封齋等,違犯者只要向真主仟悔,祈求真主寬恕,并加以補救就可以;而違背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罪過,如誹謗他人,誣陷他人,等等,違犯者除了向真主仟侮,祈求真主寬恕外,還需要向受害人賠禮道歉,請求原諒。否則,末日審判時受害者會控告害人者,害人者會受相應的懲罰。因此,伊斯蘭強調(diào),凡是侵犯過別人的利益,傷害過別人的感情的人,在世的時候,應抓緊時間及時向受害者賠禮道歉,請求諒解。這是伊斯蘭倫理文化調(diào)節(jié)人際關(guān)系的措施之一,以此來填平鴻溝,消除誤會,彌合分歧,化解矛盾,聯(lián)絡(luò)感情,緩和沖突,促進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正常化,實現(xiàn)社會的良性運行。
第四,中庸、均衡論。伊斯蘭對任何事物都主張中庸、均衡原則。既不可不及,也不可太過。無論對宗教問題,還是對各種社會問題都提倡中和、適度,反對偏激,反對走極端。如對今世與后世,主張兩世兼顧;對信仰與理性,主張相互調(diào)和,相輔相成;對物質(zhì)與精神,提倡和諧統(tǒng)一;對經(jīng)濟與文化,主張均衡發(fā)展;對出世與人世,主張出入并重,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奉獻;對個人與集體,既提倡群體價值,又不抹殺個人的個性;對權(quán)利與義務,既號召履行義務,又保證應得之權(quán)利;對理想與現(xiàn)實,既注意現(xiàn)實,又不放棄理想;對手段與動機,既看重動機,又不忽略手段;對生理與心理,既滿足基本生理需要,又注重心理建設(shè)……如此等等。由于伊斯蘭的倫理觀強調(diào)中庸、均衡,所以,穆斯林在處理諸如今世與后世、科學與信仰、物質(zhì)與精神、個人與群體等關(guān)系時,并不存在二難選擇,其中庸、均衡的倫理觀使他們能夠較自如地處理這些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因此,人們看到穆斯林既是虔誠信仰真主者,又是積極的生產(chǎn)者和建設(shè)者;既是相信真主決定論者,又是科學的探索者和發(fā)朋。者;既是真主的忠實仆人,又是良好的國民、公民。
3.調(diào)整人與自然之間關(guān)系的自然生態(tài)倫理規(guī)范。
伊斯蘭認為,真主創(chuàng)造了自然萬物——日月星辰,整個大自然氣象萬千、多姿多彩、和諧美妙,有高山、陸地、河流、海洋,還有空氣、陽光、水和生活在地球上的無數(shù)種動物、植物。所有這一切構(gòu)成了一個協(xié)調(diào)有序、生機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類就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而且是一個唯一有靈的存在,是天地間的精華,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因此,人除了處理好同類之間的關(guān)系以外,還得處理好同自身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處理好同 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要求人們把握兩點,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改造自然而不濫用自然。
根據(jù)伊斯蘭的說法,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如刮風下雨、日起日落、四季交替……等等,絕無神秘之處,人們不應對此心懷恐懼,盲目加以崇拜,而應該仔細觀察自然,探索自然,領(lǐng)悟其中的奧秘,確證真主的存在,堅定自己的信念。《古蘭經(jīng)》號召人們說:“你們要觀察天地之間的森羅萬象?!保?0:101)“天地的創(chuàng)造,晝夜的輪流,在有理智的人看來,此中確有許多跡象。他們站著、坐著、躺著記念真主,并思維天地的創(chuàng)造?!保?:190)在《古蘭經(jīng)》的啟發(fā)下,中世紀的穆斯林沒有為天地之間的森羅萬象而眼花繚亂,沒有為自己樹立什么山神、火神、水神、太陽神、月亮神等等偶像,沒有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崇拜心理。相反,他們通過接近自然、觀察自然、探索自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把握了一些規(guī)律,在自然科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穆斯林在天文學、地理學、化學、物理學、植物學等領(lǐng)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均占領(lǐng)先地位。中國穆斯林在自然科學方面也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在研究自然,把握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還要利用自然,造福人類?!豆盘m經(jīng)》指出:“他以大地為你們的席,以天空為你們的幕,并從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許多果實,做你們的給養(yǎng)?!保?:20)又說:“他制服海洋,以便你們漁取其中的鮮肉,做你們的食品;或采取其中的珠寶,做你們的服飾?!保?6:13)就是說,人類通過合理開發(fā),可以從自然中獲取物質(zhì)和能量,以滿足自身的需求。但在開發(fā)利用自然的同時,卻不能濫用自然。比如要求清潔衛(wèi)生,不允許污染環(huán)境;要求慈愛一切有機物,對森林樹木不可無節(jié)制地亂砍濫伐,對動物不可任意亂捕濫殺。穆圣不允許人們無故宰殺幼畜,不允許砍伐幼苗。
二、倫理文化的特點
由上可知,由于伊斯蘭的一神論強調(diào)宇宙的統(tǒng)一性原理,由這種統(tǒng)一性原理出發(fā),它在人與主、人與人、人與自然這三大對應關(guān)系中確立了一種不偏不倚,統(tǒng)一和諧的倫理規(guī)范,從而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倫理文化特點。
在人與神的關(guān)系上,伊斯蘭要求人們在牢固確立六大信條的基礎(chǔ)上堅持五大功修,在所有領(lǐng)域都要體現(xiàn)人與主之間的主仆關(guān)系。判斷事物的是非曲直時,不唯書、不唯上、不唯人,一切唯主命是從。確立真主統(tǒng)領(lǐng)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絕對權(quán)威。以此來指導自己的道德實踐?;浇桃矎娬{(diào)人與神的關(guān)系,但由于大多數(shù)基督徒最終都降低了宗教標準,溶化淹沒在世俗洪流中,且由于教堂內(nèi)有偶像崇拜的嫌疑(如十字架、圣母瑪利亞及眾天使的群像等),加之“三位一體”說,致使人神的關(guān)系日趨淡化,最終使宗教精神和宗教倫理幾乎喪失殆盡,剩下的僅是一幅形式主義的外殼。佛教反對神的存在,也就無所謂人與神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這輩子的人要負擔上輩(前世)人的罪愆,把人捆綁在“‘輪回報應”的車輪上。儒家學說雖有對神的朦朧認識,但缺乏完整的信仰體系和功修體系,因此無法倡導人們對神(孔子稱“天”)承擔起應有的宗教責任。道教重視自然法則,因此在哲學上反映了無神論傾向。
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上,伊斯蘭主張人人平等,不分膚色、語言、民族、種族,禁止人與人之間樹立基于種族、地位和財富而起的壁壘。認為全人類都是真主的同一家庭成員,理應相親相愛,和睦相處。此外,伊斯蘭主張在個人與群體之間建立起一種均衡關(guān)系,既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權(quán)利,又要他們承擔起對社會應有的責任?;浇桃蔡岢祟惒壑髁x,但是中世紀的大多數(shù)教會都屈從于羅馬教皇的淫威,在同世俗政權(quán)和異教徒的同流合污中采取了迫害異教徒,反對科學的暴力主義政策,從而導致了對博愛主義的悖論。在個體與群體的關(guān)系上由于文藝復興運動(包括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結(jié)構(gòu)中人文主義精神的肯定,逐步導致了該宗教向個人主義方向的傾斜。佛教以“慈悲”為中心的人道主義在本質(zhì)上是出于利他主義(即拯救蕓蕓眾生)的愿望,但在實踐中由于“曲高和寡”,真正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微乎其微。于是少數(shù)人(如僧侶)同現(xiàn)實徹底決裂,而多數(shù)蕓蕓眾生則與現(xiàn)實妥協(xié)。儒教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上以“仁”為核心、為宗旨,要求人與人之間講仁愛,但同時又強調(diào)上下左右,尊卑貴賤的宗法傳統(tǒng),因此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仁愛陷于空泛、抽象,而難于實現(xiàn)。再說,儒教的傳統(tǒng)義利觀限制了人們正當?shù)臋?quán)利需求,歷代統(tǒng)治者都以之作為要求人民只盡義務而不談權(quán)利的精神工具,從而導致了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失衡狀態(tài)。提倡無為而治的道教既不承認仁義,也不承認利欲,認為兩者都是“殘生傷性”,因此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上采取了否定主義的回避政策,最后走向超經(jīng)驗的自然主義。
伊斯蘭在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上提出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改造自然而不濫用自然的中庸之道。接近自然的目的是通過觀察大自然的森羅萬象,領(lǐng)悟大自然的奧秘所在,從而更好地把握宇宙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堅定自己的信念;改造自然的目的是通過辛勤的勞動,合理的開發(fā)自然來創(chuàng)造幸福美好的人生。而基督教在強調(diào)神允許人類自由處理神所創(chuàng)造的萬物的同時,忽略了自然給人類理性上帶來的啟迪作用以及改造自然所包含的精神價值實體。佛法的“依正不二”原理則主張人和自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這和新儒學派程潁“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學說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是原始的儒教只注重人倫建構(gòu)而忽略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一代鴻儒董仲舒認定:“能說鳥獸之類者,非圣人所欲也;圣人所欲說,在于說仁義而理之?!倍澜涛幕瘎t崇尚自然,以自然為理性。譬如老子的“道法自然”說便是一例。但是道教的自然主義哲學只是一種立足于經(jīng)驗事實上的思辨模式,在倫理觀、人生觀上導致了法自然、求超脫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