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烏孜別克族有1.23萬人(根據(jù)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南北。歷史上的烏孜別克人以經(jīng)商為主,少數(shù)人經(jīng)營手工業(yè),故多居城市?,F(xiàn)在烏孜別克族散居在伊寧、喀什、烏魯木齊、塔城、莎車和葉城等地,從事商業(yè)和手工業(yè)。在木壘、奇臺、特克斯、尼勒克等地,居住著一部分烏孜別克牧民,他們和哈薩克族牧民雜居在一起。在巴楚、阿克蘇、伊犁、喀什、莎車等農村。有一部分烏孜別克人從事農業(yè)。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通用維吾爾文。他們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衣食起居等,和維吾爾族基本相似。烏孜別克族與新疆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一樣,禁食豬、狗、驢、騾肉等,多吃牛、羊、馬肉和乳制品。
日常飲食習俗
日常飲食
烏孜別克族以牛、羊、馬肉及乳制品為主,一日三餐離不開馕和奶茶,以胡椒、酸奶子和肉湯做成的“那仁”最具有特色,手抓食是烏孜別克族待客的佳品。烏孜別克族禁酒,忌食豬、狗、驢、騾肉。
一日三餐,早晚兩餐較簡單,早餐吃馕喝奶茶,既簡便又實惠,午飯是正餐,吃各種豐富的主食。用餐時,長者居上座,晚輩坐下席,家中人口多的,就分桌用餐。過去許多食物可以用手抓食,如抓飯等,故而飯前飯后要洗手,雖然現(xiàn)在大都改用筷子和匙子,但這種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一直保持下來。
烏孜別克族的食物結構中,肉食和奶制品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常吃蔬菜,多吃羊、牛、馬肉。馕是主食,也是新疆信奉伊斯蘭教各民族最常見的面食,還專有烏孜別克式的馕。其它主食有湯面、抻面、爆炒面、揪面片、油餅、馃子、薄餅、煎餅、肉燜餅、蒸包子、烤包子、馓子、花卷、餃子、餛飩、饅頭、甜攪團等。其中,馕的制法很多,有配加植物油或羊油、酥油的油馕;配加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的肉馕,以及薄片馕、窩窩馕;小圓馕、蔥馕、平玉米面馕種種。他們也愛吃大米,除去米飯、粘飯和米粥,還精于烹制有“十全大補”之譽的“樸勞”(抓飯)。如菜樸勞(粉條白菜、番茄、辣椒抓飯)、肉樸勞(羊肉丁、胡蘿卜丁抓飯)、蛋樸勞(葡萄干、杏干抓飯)、克德克樸勞(酸牛奶抓飯)、阿西曼吐(包子抓飯)。
烏孜別克人十分講究飲食衛(wèi)生,飯前飯后都要要用流動的水洗手。農牧區(qū)的人以仍以手抓進餐為主,居住在城市的人已開始使用筷子和匙子。他們習慣于一日三餐,早晚飯多以馕、奶茶為主,配以糖漿與蜂蜜;午飯吃各種主食,輔以肉品和水果。用餐時,長者坐上座,幼者在下座。人口多的家庭或有客人還要分席用餐,一般是客人和男人一席,婦女和孩子一席。每逢節(jié)日或來客,烏孜別克人就要做一頓有民族特色的佳肴,或抓肉、或烤全羊、或那仁、米腸子、庫爾達克、苗喀瓦波等,再擺上西瓜、蘋果、葡萄、香梨、石榴、無花果等特產(chǎn)果品,相當豐盛。
副食多為牛、羊、馬肉和蛋、奶,也吃雞鴨魚、蔬菜和水果,特別喜愛糖漿與蜂蜜,奶皮、奶油、奶豆腐、干奶酪等均系常備食物。其烹調方法也較精細,如“那仁”,是將羊肉煮熟切碎,與洋蔥末、胡椒粉、酸奶子攪拌均勻蓋在肉湯或面片上食用;“米腸子”是將羊腸洗凈,灌入大米、羊肝丁、羊心丁,煮熟切片,用醬油、香醋、辣椒佐食。還有“庫爾達克”(土豆燉牛羊肉)、“咯瓦波”(串烤羊肉疙瘩)、“尼沙拉”(蛋清白糖羹)、“糾波”(撕面片煮雞蛋、羊肉片、菠菜)、抓肉、烤肉等,都有獨特有風味。
日常飲品
飲料有奶茶、紅茶、茯茶、牛奶、羊奶、馬奶、酸奶子及各種汽水、果汁。其中的奶茶也是自成一格,系用銅壺或鋁壺先將茶水煮沸,再加牛奶熬融,兌加少許食鹽,然后在碗中放入羊油、酥油與胡椒,再沖入稠濃茶湯飲用,香辣、鮮咸、油潤、醇美,還有御寒保暖的功效。
節(jié)日飲食習俗
烏孜別克族的節(jié)日主要是伊斯蘭教節(jié)日,如圣紀節(jié)、肉孜節(jié)和古爾邦節(jié)。這些節(jié)日的時間、禮俗與其他伊斯蘭民族基本相同。
蘇曼萊克節(jié)是烏孜別克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春分日,以鄉(xiāng)村為單位,人們集中在一起,用麥粒碾成粉,由許多婦女共同做成名為“阿里瓦”的飯(甜面食一類)。然后以家族為單位,聚在一個院落里,共同食用被視為神圣之物的阿里瓦飯。這一節(jié)日淵源于古突厥民族的春節(jié)。
飲食禁忌
烏孜別克族的飲食禁忌基本上與維吾爾族相同,具有鮮明的伊斯蘭教色彩,忌食豬、狗、驢、騾肉等。飯前飯后必須洗手,用毛巾擦干,不能亂甩。用餐時主人和客人都嚴禁脫帽或解頭巾、圍巾,不得隨意開玩笑,不得長幼混坐,不得擤鼻涕、吐痰。總之,烏孜別克人認為進餐應該嚴肅,不得有不禮貌的行為出現(xiàn)。烏孜別克族特別注重飲水水源的清潔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