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伊斯蘭學者凱倫‧阿姆斯特朗博士應邀參加在卡拉奇阿迦-汗大學舉行的紀念阿迦-汗伊瑪目歸真五十周年學術研討大會﹐星期六(2月2日)她發(fā)表演講﹐主題是“伊斯蘭的知識傳統(tǒng)”。 組織這次學術研討大會的單位是巴基斯坦伊斯蘭理事會﹐邀請各國學者參加現(xiàn)代伊斯蘭思想研討活動﹐眾多的專家暢所欲言﹐希望發(fā)展現(xiàn)代化穆斯林社會﹐各民族互相尊重﹐弘揚伊斯蘭寬容精神。
阿姆斯特朗博士說﹐在先知穆圣(祈主福安之)歸真之后﹐伊斯蘭出現(xiàn)蓬勃發(fā)展時期﹐因為當時的圣門弟子們遵循《古蘭經》﹐并且以理性靈活運用﹐創(chuàng)造了伊斯蘭高度文明﹐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和需要。 她說﹐時事多變是歷史規(guī)律﹐社會不斷出現(xiàn)危機和動亂﹐伊斯蘭能經受得起各種社會震蕩。 當真主的最后使者歸真時﹐當時的弟子中有許多人感到空虛和失望﹐對于怎樣繼續(xù)度過沒有真主使者的時代感到恐懼。 因為伊斯蘭領土超越了麥加和麥地那本土﹐也有人擔心﹐穆斯林承受不了外來的異族文化壓力﹐由于眾多的新穆斯林帶著舊傳統(tǒng)進入伊斯蘭﹐使伊斯蘭遭到被毀滅的危險。 但是﹐那些堅定不移的圣門弟子們﹐堅守真主的啟示《古蘭經》和圣訓﹐當時把這兩個伊斯蘭信仰的基礎召集可靠的學者們給予定型﹐成為指導穆斯林社會的根本經典。
忠誠可靠的弟子們﹐依照《古蘭經》和圣訓的指導﹐力挽狂瀾﹐度過難關﹐創(chuàng)建了更為繁榮富強的伊斯蘭政權。 她說﹐在伊斯蘭的歷史上﹐每當出現(xiàn)社會動亂﹐都有伊斯蘭思想家伴隨而來﹐遵循《古蘭經》和圣訓這兩大精神支柱﹐引導伊斯蘭社會度過難關﹐走向更大的勝利﹐把伊斯蘭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伊本‧ 阿維森納(980-1037)和伊本‧魯施德(1126-1198)。 伊本‧阿維森納是中亞地區(qū)的伊斯蘭學者﹐生于布哈拉﹐是著名的哲學家﹑自然科學家和醫(yī)學家﹔伊本‧魯施德出生在西班牙的科爾瓦多﹐是當時歐洲伊斯蘭的教義學家﹑哲學家﹑數(shù)學家和醫(yī)學家﹐是歐洲流行的亞維侯學說創(chuàng)始人。 我們深信﹐在任何艱難時期﹐穆斯林社會都將以《古蘭經》和圣訓為精神指導蘊育知識新一代﹐成為人類文明先驅。 她說﹕“穆斯林必須建立起信心﹐現(xiàn)在正缺乏這種信心。 穆斯林必將從伊斯蘭精神中走上復興道路。”
對于穆斯林﹐今天是一個艱難的時代﹐穆斯林應當造危機中反省自己﹐以及從歷史上走過的曲折道路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精神鼓舞。 伊斯蘭的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明學者﹐其中包括蘇菲教團的導師﹐他們在任何艱難的環(huán)境中都能堅持原本的伊斯蘭真精神﹐對別人寬容﹑仁慈﹑平等和尊重。 她說《古蘭經》告誡信士不可盲從﹐穆斯林必須結合現(xiàn)實社會理解經文的原則﹐推動社會發(fā)展﹐人類文明進步。
在她演講之后﹐根據聽眾的問題﹐她又做了一些補充發(fā)言。 歷代成功的穆斯林﹐都是在充份領會《古蘭經》的精神基礎上與現(xiàn)實結合的成果?!豆盘m經》是指路明燈﹐穆斯林必須根據道路的危機現(xiàn)實腳踏實地走出困境。 當代穆斯林的使命﹐是深入研究當代社會﹐而不是保守主義或固執(zhí)己見﹐應當把觀察和認識社會的內容納入伊斯蘭教育課程﹐改變伊斯蘭經學堂的封閉式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