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邊上的那些事兒》系列報道之三十三
總策劃 馬 躍 執(zhí)行 朱愛華
本報特派記者 樊前鋒 文/圖
■溪的廣惠亭清真寺里,一面墻壁上寫有罕見的孫中山對回族的宣言,孫中山先生溫暖人心的言語,傳遞著民族平等的思想。孫先生所器重的一位四川回族人劉慶恩,則于1915年在武漢研制出了中國第一支自動步槍,緊接著又研制出了1917式勃朗寧機槍。
著名的廣慧亭清真寺在■溪街道的最盡頭,遠遠就可以看見高高的喚醒樓與參天古樹。喚醒樓是一座傳統(tǒng)的塔樓,一塊塊磚雕恰到好處地點綴著整個喚醒樓的外圍。寺院不大,地震使大殿成為危房,木柱墻壁上裂痕清晰。
李慧芳阿訇靜靜地坐在喚醒樓下面的帳篷里,他臉上呈現(xiàn)出信仰和純潔的美。2008年5月,李慧芳阿訇在解放軍為鄉(xiāng)親搭建的帳篷清真寺前,與解放軍指戰(zhàn)員握手表示感謝的新聞照片,已在網(wǎng)絡和報紙上廣為流傳。
“心里感應到今天要來客人,我就沒有出門,思謀著在寺里等著。”58歲的李慧芳阿訇熱情地握住我的手,那雙傳頌著軍民一家親的大手溫熱而有力。
臨近傍晚,寺院里一片寂靜。禮拜大殿已經(jīng)嚴重受損,門楣上懸掛著一幅幅來自寧夏、甘肅、青海與新疆穆斯林贈送的牌匾。這是因埋葬著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世孫阿卜董拉西的弟子馬純一阿訇而建的拱北清真寺,雖居青川大山里,依然引起四面八方回族鄉(xiāng)親的關注。
一陣小雨過后,我從帳篷里走出來,沿著青苔遍布的石階,在清真寺院子里轉悠著,一面墻壁上石灰字讓我震驚——
“三民主義首在解放國內(nèi)之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國歷代受壓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最強。故今后宜從事于回民之喚起,使加入人民解放之革命運動……回族向以勇敢著稱于世,茍能喚醒回民之覺悟,將使得革命前途得一絕大之保障!”
李慧芳阿訇在廣惠亭清真寺生活了30年,這30年來寺院里有許多建筑遭到天災人禍,但唯獨這面墻壁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這絕不是一面普通的墻壁,它是上個世紀初期,孫中山先生對回族發(fā)表的最著名的演講實錄。
“1912年,全國回族代表上千人在北京清真寺里,歡迎孫中山先生進京,孫先生即興發(fā)表了 ‘五族共和’綱領以及對回族的重要言論。我爺爺輩的阿訇北京歸來后,將這段文字書寫在■溪鄉(xiāng)廣惠亭清真寺里。”李慧芳很看重這面墻壁上存留下來的文字,他曾經(jīng)將這面墻壁上的字樣拓印下來,送至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專家認為,這面墻壁上的文字是那個時期中國對回族以及民族意識、認知最鮮活的實物見證。墻壁上孫中山先生那磊落的言語,客觀表彰了各族穆斯林的堅韌不屈,而恰恰是這溫暖人心的言語,傳遞著民族平等思想,這思想開始指導著各族穆斯林的社會實踐。
在墻壁前,我想起了四川回族鄉(xiāng)親劉慶恩,清朝末年走出的回族青年,向來行事高傲的他卻得到孫中山的器重。1918年,一枝漢陽造的自動步槍曾經(jīng)走進美國陸軍實用槍支公開征選的視野,美國人記住了這位千里迢迢來到紐約的“T.E. Liu中國將軍”——也就是四川回族鄉(xiāng)親劉慶恩。他早年先后參加過劉永福的抗法運動和辛亥革命,并受孫中山先生派遣去德國學習軍械生產(chǎn)技術。回國后于1915年在武漢研制出了中國第一支自動步槍,1917年研制出了1917式勃朗寧機槍,他領導著那個時期中國的兵器研究,先后主持漢陽兵工廠工作8年之久。
花椒白開水煮揪面片,李慧芳阿訇是我見到的最清貧的阿訇。這些經(jīng)歷過生死攸關仍身處逆境的人們,言語間全是國之大計,是奧運賽場上的國家榮譽。而我卻想到了因為商業(yè)而生的青川回鄉(xiāng),還有遍布大江南北的回族聚居地。如果說在這些回鄉(xiāng)的聚居地劃出一條條線路,那么這線路就是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商道——回鄉(xiāng)家園溝通著中國。
看完寺院里的文物古跡天已黑凈,李慧芳阿訇也安排好晚餐。祥龍,我銀川的朋友、曾經(jīng)的同事,突然出現(xiàn)在我眼前。祥龍在青川回族鄉(xiāng)已作義工整整三天了,每天晚上投宿在阿訇的帳篷清真寺里。和他一起做義工的還有幾個來自于甘肅、寧夏高校的回族大學生,他們白天幫助老百姓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一碗碗面條端上餐桌,花椒白開水煮揪面片,桌上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小碟餅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各界送來慰問災區(qū)回族的清真食品。李慧芳阿訇表示著歉意,“肉和蔬菜根本買不上……”我的嘴唇和舌頭很快麻了,盡管那碗面里沒有油水,但那碗面條卻洋溢著青川回鄉(xiāng)人濃濃的情誼。
夜里,我和祥龍住在清真寺的一頂帳篷里,并肩躺下聊著各自在青川回鄉(xiāng)的感受。突然,帳篷一陣晃動,地震了。后來得知,青川又發(fā)生3.7級余震。
次日清晨,一場雨淋淋瀝瀝地下了起來,青川的雨季已經(jīng)到來。李慧芳阿訇忙著修補帳篷清真寺,我上前幫忙。早晨的那頓飯依然讓人難忘,沒有青菜,沒有肉末,只有稀飯和花卷,那餐桌上唯一的奢侈品仍舊是一小碟餅干,來自于寧夏的清真餅干。和祥龍一起的幾個義工大學生干完活回來,便與阿訇、穆民們一起坐在帳篷清真寺里,看著奧運會現(xiàn)場直播,熱火朝天地討論起奧運、國計民生……
經(jīng)歷過生死攸關仍身處逆境的人們,言語間談論的全是國之大計,是奧運賽場上的國家榮譽,讓我聽來有一番說不出來的滋味。這就是熱情的回族人,天下回族都是一個模子里刻制出來的互通秉性。
中國隊員奪得一枚金牌,大地轟隆,青川又是一次余震。這地動山搖并沒有驚擾幾位學生以及祥龍,更沒有沖淡他們觀看奧運聊天的興致。他們已沒有了恐懼,災區(qū)回族鄉(xiāng)親也早已習慣余震,習慣了大悲之后的寧靜達觀。
李慧芳阿訇本是甘肅臨夏人,在■溪廣惠亭拱北清真寺里主持教務已十多年了,他是我所見到的最清貧的阿訇。據(jù)李阿訇介紹,在明清朝時期,有先輩絡繹不絕踏上由甘南至青川再到成都的這條商道,臨夏以及青海、甘南地區(qū)的回族在成都開設皮毛行、皮貨鋪;再后來,青川這條重要商道驛站上便有了定居的回族人。
關于青海與甘南人經(jīng)青川回鄉(xiāng)下成都的這條線路,我在之后逗留成都時得到了印證,在那見到了許多自稱是青海和甘肅回族后裔的成都人,也在成都著名的鼓樓南街清真寺里見到了馬龍。故鄉(xiāng)在寧夏吳忠的馬龍是一個47歲的男人,在鼓樓清真寺的門面房做著給人送純凈水的生意,也兼做寺院守門人。馬龍的爺爺還是一個翩翩少年時,曾在寧夏、青海、甘南做皮毛生意,后來生意做到成都。少年入川,馬龍的爺爺就討上了四川奶奶,順理成章地留在了成都。盡管馬龍不曾回寧夏,但寧夏吳忠的親戚到成都時都去看望他。
經(jīng)商是回族人的天性,如果在回鄉(xiāng)的聚居地劃出一條條線路,這線路就是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商道。古時的商道,使得回族如同蒲公英的種子遍布中國;而在大地的要沖上,清真寺手手相挽。正如青川的■溪與大院兩個回族鄉(xiāng),連接著青海甘南兩地人南下成都的點。一處處回鄉(xiāng)人家溝通著中國,這是一幅何等波瀾壯闊的生存地理、家園地理。
我不想再給清真寺里增添任何麻煩,祥龍和我都要離開■溪。走的那天上午,李慧芳阿訇和回族大學生們都執(zhí)意不肯,“還有啥子緊要的事情嘛,多住幾天■,再走我們就不高興了!”
我把和祥龍湊的錢遞向阿訇,希望他們能夠吃上青菜和肉末。見此狀,李慧芳阿訇背身走進廚房。我急忙追進去,在廚房看到李慧芳阿訇正在操刀宰雞,這只雞是他一早從鎮(zhèn)子上的回族人家借來的。他說,“幾天你辛苦了,我和寺管會的工作人員照顧不周。”我挽起袖子,“我來幫你。”宰牲是阿訇的天職,其實我什么忙也沒有幫上。
飯前飯后,李阿訇都是那樣的平和,平和中似乎蘊含著他生存哲理。見我們幾個青年人吃得滿頭大汗,他開心地笑了。由衷地表示感謝后,離開帳篷清真寺我要去成都。此時我莫名地自問:難道就這樣離開■溪,離開大院這兩座無與倫比的帳篷清真寺嗎?
我知道,此刻的離別定會使我留下遺憾,可我還是決意離開。因為我已收獲了感動——救災與奧運,這是2008年中國的大悲與大喜;悲喜相交,走過回鄉(xiāng),我感受著國殤之后我們緊緊相連的命運與呼吸。從2008年5月12日那一刻起——不!其實,我們早已不離不棄。
離開了■溪和大院的兩座帳篷清真寺,我禁不住回頭看了又看。古樹下,帳篷外的李慧芳和回族的孩子們向我含笑揮手。帶著對于回族家園的感知,帶著這些來自回族的感動,帶著敲打在鍵盤上的文字,我回到了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