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復初(1794-1894),云南大理太和人,近代我國著名的回族穆斯林學者,原名德新,經名郁素福。他的撰述《環(huán)宇述要》、《天方歷源》、《朝覲途記》。馬復初多次進行朝覲活動,積累了廣博的知識。出國后,他朝覲后,他又游歷了加爾各達、吉達、麥地那、開羅、伊斯坦布爾、耶路撒冷、亞歷山大、亞丁、蘇伊士等阿拉伯世界的著名城市,參觀了不少名勝古跡,接觸了各種不同的風土人情和社會制度,謁見過不少宰臣百官、學士、大夫,并博采群經,然后于道光二十七年五月,由麥加轉回,途中又在新加坡留住一年,研究天文歷法,閱讀經書。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又復起程,于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到家。
馬復初的這次旅行,由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到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將近八年的時間,這使他在學術水平得到升華,為他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代經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貒螅谠颇辖ㄋh回龍村設教,由于他壯游秦川,得益非淺,晚年朝覲,所以他的教學和一般的經堂教育大不相同,很快得到廣大穆民的擁護。與此同時,他深入研究劉智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禮》,王岱輿的《真銓》和馬注的《清真指南》等名著,并“謝絕人事,搜括群書,是者存之,非者革也,煩者刪之,簡者就之,杜虛誕不經之談,歸大中至正之道。”“閉戶考訂,以其所得于天方者,與東士所存之典故,合而參之,揭精拔萃,約為典章。”立說著書,刊刻流行全國。據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教授在《馬德新》一文中的統(tǒng)計,他一生譯著編刪的書籍,有《四典要會》、《大化總歸》、《醒世箴》、《據理質證》、《理法啟愛》、《朝覲途記》、《天方歷源》、《禮法捷經》等三十多部,是中國伊斯蘭教著作最多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