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秀(1823—1872),清咸同年間云南各族反清起義領(lǐng)袖。字云煥,號百香,回族,出生于永昌(保山)雞嗚村商人家庭,科試稟生。1845年(道光25年),以永昌官兵屠殺回民,赴京上控,未獲公正處理。1856年(咸豐6年),以臨安豪紳霸占回民礦產(chǎn),焚動回民村寨,云南巡撫舒興阿密令各地“聚團殺回”。各地回民聚眾自保,紛紛組織起來,一支以杜文秀為首,在巍山小圍埂起義,于1856年(咸豐6年)攻克大理,被回、白、彝、納西等各族人民推舉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建立了大理政權(quán)。義軍逐步發(fā)展到滇西的大部分州縣,提出了“鋤滿、扶漢、除奸”的口號,實行了整頓吏治,嚴肅軍紀,減輕賦稅,鼓勵農(nóng)桑,保護貿(mào)易,提倡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杜文秀還提出“不分回漢,一體保護”,規(guī)定“族分三教(漢、回、其它民族),各有根本,各行其事,既同營干事,均宜一視同仁,不準互相凌虐”。1867年(同治6年)義軍20萬包圍昆明,由于指揮不力,久攻不下。1869年(同治8年)清軍發(fā)動反攻,義軍主力大部潰散。1872年(同治11年)11月,清軍圍困大理,杜文秀被迫服毒。大司空李國綸在騰沖一帶堅持反清,后被俘,不屈而死。
杜文秀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