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伊斯蘭教的教育
一、從歷史上清真寺職能看伊斯蘭教育:
阿拉伯人的文化飛躍,開始于公元七世紀左右。在此之前的阿拉伯半島,處于完全的黑暗之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文盲,游牧地區(qū)更是如此。穆圣所在的古萊氏族是當?shù)厣虡I(yè)活動的權(quán)威,較其他民族富有開化。即使如此,全氏族中能書寫者僅17人。當時在麥地納城,誰即會射藝、游泳,又能書寫,便會被人尊稱為“全才”,即使這樣,全城的“全才”才5人左右。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環(huán)境中,穆圣于公元622年7月遷移至麥地納,在那里建起了傳教以來的第一座清真寺——古巴清真寺。所謂“清真寺”,其實是一個長52.5米、寬45米的庭院。四周用土坯砌成圍墻,中間以椰棗樹作柱,以樹枝和泥作房頂,形成了一個涼棚,涼棚下面,以一棵椰棗樹的樹墩為講臺,后來又換成木制的有三級臺階的小講臺。圣人就在這里給圣門弟子們教授《古蘭經(jīng)》,每次禮完拜后,圣門弟子們久久不肯離去,他們環(huán)繞在圣人周圍,渴望圣人給他們講授《古蘭經(jīng)》,久而久之,這種環(huán)坐由習慣演變成必需,也就在這種最為簡單的清真寺教育中,圣人潛移默化的改變著這些原本野蠻無知的阿拉伯人的道德品質(zhì),以致后來有人評價這些圣門弟子說是圣人培養(yǎng)出來的伊斯蘭教的一代精英。自圣人去世后,在圣門弟子們的努力下,原本充滿黑暗的阿拉伯半島,一躍成為統(tǒng)治亞歐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哈里發(fā)們一面積極拓展疆域,一面注重把所到之處的文明吸收利用,以便為自己的統(tǒng)治服務(wù)。這其中,清真寺仍然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穆斯林所到之處,必修建清真寺,因為清真寺是穆斯林完成宗教功修的主要場所,是精神向往的中心和伊斯蘭文化傳播的重要機構(gòu),穆斯林的生活起居都與之息息相關(guān)。9世紀時,阿拉伯帝國內(nèi)清真寺林立,僅巴格達一地清真寺就多達萬座以上。著名的學者、文人紛紛在清真寺內(nèi)設(shè)座講學,傳授各科知識,吸收了大批學子。清真 寺教學的基本形式即是保持圣人時代的環(huán)坐式——“學習圈”。老師坐在講臺上或坐在座墊上,學生在其面前圍坐成半圓形。到12世紀,阿拉伯帝國的清真寺教育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贊吉布王朝的奴爾丁時代,在清真寺建起了“麥德萊賽”式的學校,已具備了現(xiàn)代學校的雛形,阿尤布王朝的締造者,抗擊十字軍東侵的統(tǒng)帥薩拉丁對清真寺的建筑形式及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進行了改進和改革,學校除了講授《古蘭經(jīng)》、圣訓(xùn)、教法、語言、文學等課程,還開設(shè)哲學、邏輯學、天文學和數(shù)學等課程。清真寺教育為每個愿意接受教育的人敞開了大門,許多家境貧寒、出身下層的青年由此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而成為著名學者。
自公元7世紀至12世紀末,在長達4個世紀的伊斯蘭發(fā)展史上,清真寺教育經(jīng)歷了它的興起、興盛和衰敗,但有一點卻始終沒變,那就是:清真寺是伊斯蘭文化傳播的重要機構(gòu),一座清真寺就是一座學校,清真寺是各處穆斯林的教育中心。
不僅世界伊斯蘭發(fā)展史如此,中國伊斯蘭發(fā)展亦是如此;由此我們下一個定論,一個沒有學生的清真寺不能稱之為清真寺。
二、從一段圣訓(xùn)看伊斯蘭教育:
穆圣說:“求學是每一個男女穆斯林應(yīng)盡的天職。”首先,這句話為所有的穆斯林,不論男女老少、主人奴隸、識字或不識字的人,規(guī)定了一種終身的使命;即從搖籃至墳?zāi)?,人必須永不怠慢地追求學問,這是真主唯一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是真主賦予每個穆斯林的任務(wù)。求學成為人們對真主誠實的具體表現(xiàn)。這就為宗教熱情的宣泄指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正道。
這一天職觀念還促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理智化、文明化。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尤其是閑暇時間的利用方式,會逐步將一切引導(dǎo)到文明生活軌道上來;它促使一切與求知有關(guān)的事物都具有了肯定的意義,即使與原有的傳統(tǒng)相悖也罷。它還促使造成一種新的社會風氣,即有學問的人成為人們仰慕的對象,被視為民族的精華、社會的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穆圣還說過:“求知,從搖籃至墳?zāi)埂?rdquo;“哲理是信士的遺失物,哪里發(fā)現(xiàn)都應(yīng)當拾起。”“為求學而死等于殉教。”“學者的墨水貴過烈士的鮮血。”“進入清真寺教學或接受教育的人,猶如為真主而戰(zhàn)的勇士。”等圣訓(xùn)。這些圣訓(xùn)都是以“求學是穆民的天職。”觀念為基礎(chǔ)的。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把學習提高到這樣的高度的,幾乎絕無僅有。
首先,這些圣訓(xùn)都賦予了求知活動一種崇高的目的與神圣的意義。“神圣”應(yīng)表明具有非功利性,支撐性和鼓動性,這樣一些特征。當人們認為一件事具有神圣的意義之后,它就一功利性無關(guān)。神圣事物的信仰者和崇拜者,會在神圣威力的感召下,得到精神上的依托并堅強起來。所以穆圣把求知者看做具有神圣意義的活動之后,所產(chǎn)生的精神推力自然是很大的,這與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教育方式往往以“學而優(yōu)則仕”或者“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類的東西來勸學,其功利性一目了然,學習成了個人獵取功名利祿乃至佳人美女的手段。
由上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伊斯蘭教的學習和教學,也就是念經(jīng)人——阿訇或老師是神圣的,是非功利性的,理應(yīng)受到穆斯林大眾的關(guān)心和支持。
三、從“教育”一詞看伊斯蘭教:
教育一詞其實是一個并列詞組,就像“演講”一詞一樣,是兩個方面的結(jié)合。“教”即教授文化知識;“育”即培養(yǎng)一個人的道德素質(zhì)。每個人因天賦的不同,接受文化知識方面不可能全部一樣,但在道德素質(zhì)方面卻都是平等的。“教”文化知識和“育”道德素質(zhì),兩相對比之下,哪個更重要是很關(guān)鍵的。阿語中,教育一詞是 ,阿拉伯人把“育”放在了“教”的前面,很明顯,這正是他們在教育上的明見之舉,即道德素質(zhì)教育比文化知識教育更重要。這也正是伊斯蘭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一個社會或群體可以沒有高層次的文化水平,但絕不可有低劣的道德素質(zhì)。一個有高層文化水平而道德敗壞的人,他的知識只是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所以“育”比“教”更重要。由此我們也可以下定論:評價一個念經(jīng)人的優(yōu)劣不是看“爾林”深淺,而是看他道德品質(zhì)怎么樣,實際行動怎么樣。
以上通過三個方面淺談了伊斯蘭教的教育,我們應(yīng)該按主圣的教導(dǎo),重視教育,崇尚知識,熱愛學習,真正掌握伊斯蘭的精髓,同時還講求“與時俱進”,使伊斯蘭教先進的教育思想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相融合。通過求知、學習和扎實教育,提高我們民族的綜合素質(zhì),從而使我們更加堅定信仰,愛國愛教,遵紀守法,只有這樣,才能面對新世紀,迎接新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