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說:“誰想獲得今世的報酬;我給誰今世的報酬,誰想獲得后世的報酬,我給誰后世的報酬。”(3:145)伊斯蘭教把人生的歷程分為今世生活與后世生活兩個階段。所有關于人生的定律和生活的準則皆源自真主所降示的《古蘭經(jīng)》,其目的是為了讓人類充分了解自己的處境,探明自己的使命,知曉自己的歸宿,明白人生的目的,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伊斯蘭的基本信仰原則是穆斯林在現(xiàn)實生活中思想和行為的主要心理依據(jù),從而確立了人生旅途的所有規(guī)范和富有特色的人生價值觀念?!豆盘m經(jīng)》這部全世界穆斯林所遵奉的偉大經(jīng)典,充分揭示了人生的重大意義。
世界觀決定價值觀,作為穆斯林的人生價值觀,是通過今世的努力工作,獲取后世永久的幸福?!豆盘m經(jīng)》就給人們指出了這樣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真主說:“信道而且行善的人們,必入下臨諸河的樂園,那確是偉大的成功。”(85:11)又說:“不信道而且否認我的跡象的人,是火獄的居民。”(5:10)然而,伊斯蘭教又有別于其他宗教,它并不以否定現(xiàn)世(今世)的幸福為前提來承認后世的幸福,而是既重視后世的幸福,又不放棄對現(xiàn)世幸福的追求。其人生價值觀是“兩世并重”的,即既重視今世的生活,又重視后世的幸福,鼓勵穆斯林為獲得今后兩世的幸福而奮斗不息。穆圣說:“你當耕耘現(xiàn)世,猶如你要永生一樣。你當辦理后世,猶如你明天就要死亡一樣。”又說:“你們中最優(yōu)秀的,不是為了后世拋棄今世,也不是為了今世而拋棄后世者,而你們中最優(yōu)秀的是兩世并重者。”這種人生價值觀可以喚起人們對今世文明的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摒棄苦修與禁欲,避免消極厭世的悲觀主義。《古蘭經(jīng)》鼓勵人們利用和享受真主賜予人類的各種幸福?!豆盘m經(jīng)》教導穆斯林充分享受一切允許享受的樂趣。穆罕默德圣人沒有教導穆斯林實行禁欲。據(jù)艾奈斯·本·馬利克傳述:幾位圣門弟子在就穆圣的拜功之事問圣妻時,他們當中有人說:“我將終身不娶妻結(jié)婚。” 又有人說:“我將通宵達旦贊頌真主”。穆圣知道后說:“他們這樣講,那樣說,而情況又如何呢?我卻是有時禮拜,有時睡覺,有時封齋,有時開齋,我也娶妻結(jié)婚。誰拋棄了我的教門,誰不是我的教生。”
真主說:“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你要以善待人,猶如真主以善待你一樣。”(28:77)甚至穆圣本人也向真主祈求兩世的幸福。他的祈禱內(nèi)容之一就有這方面的訓示:“我們的主啊!求你把今后兩世的幸福賜給我們,求你使我們免遭火獄的刑罰。”通過以上經(jīng)訓便知:伊斯蘭教不僅注重以后世樂園的幸福美好和火獄的殘酷來引導穆斯林遵從伊斯蘭教信仰,而且注重以現(xiàn)實的幸福來鼓勵人們?nèi)シe極奮斗。
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既要積極尋求和創(chuàng)造今世美好的生活,又要認真履行宗教功修,認主拜主,為后世永恒的幸福創(chuàng)造條件。因為當真主給每個人生命的時候,同時也賦予他獨特的資質(zhì)、才能,每個人都有自己應盡的義務。作為一個人,對于生命不能徒然枉費,視同兒戲。應當珍惜生命,并盡一切努力去達到人生的目標。即在履行自身的義務,領悟生命的意義的同時享受生活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不枉費生存的價值。我們從穆罕默德圣人的言論中還可以聽到他對為現(xiàn)實的物質(zhì)生活而奮斗的稱贊和對社會寄生蟲的警告:“按規(guī)律某求生活的人,是斗土”。“誰奮斗,誰便有收獲”。“末日受罰最劇烈的,是賴世人而生活游手好閑的人”。 有一次穆圣和幾位弟子在一起議事,見一個身強力壯的青年手中拿著繩子匆匆走過。于是弟子議論道:“真可惜!這個青年要是為主道而奮斗,該多好!”穆圣聽后便說:“不要這樣講,倘若這個青年出去是為二位羸弱的父母而奔波,滿足他們的需求,他便是為主道而奮斗;倘若他是為妻子兒女而奔波,使他們幸福,他也是為主道而奮斗;倘若他為潔身自愛而奔波,不依靠別人而自食其力,他也是為主道而奮斗;倘若他是為沽名釣譽和爭勝逞強而奔波,以贏得人們的贊賞,那么,他便是為惡魔而奮斗。”
伊斯蘭教重視現(xiàn)世,崇尚勤勞、鄙視不勞而獲的人生價值觀念,為穆斯林注入了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活力。尤其是對后世永恒幸福的追求,成為穆斯林人生價值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從而實現(xiàn)穆斯林對兩世幸福的向往和懇求。所以,對穆斯林而言,耕耘今世,向往后世,既是神圣的人生追求,又是一種精神慰籍,更是一種不懈努力的動力,勉勵人們在順利時,不疏忽,不驕狂,處逆境時,不氣餒,不抱怨;激勵人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高昂的斗志,投身于今生的奮斗之中,完成真主賦予的使命,繼而實現(xiàn)造福全社會、造福全人類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同時,向往和追求后世的安宅,獲取后世永恒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