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的真主在尊貴的《古蘭經(jīng)》(11:23)中說:“信道而且行善,并對真主表示謙遜的人,他們確是樂園的居民,將永居其中。”又說:“至仁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謙遜而行的;當愚人以惡言傷害他們的時候,他們說:“祝你們平安”(25:63)
謙虛是《古蘭經(jīng)》倡導的,是圣賢的行為,是穆斯林應具有的美德。
謙虛,阿拉伯語稱為“臺萬杜阿”,意思是相互謙恭、謙遜。穆斯林的謙虛就是對真主謙恭,對穆圣謙遜,對所有的人謙虛,而絕不驕傲自大,絕不炫耀權(quán)利、財富及榮譽。以海納百川的氣質(zhì)遷就別人,以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與人為善。謙虛來自人內(nèi)心的自我定位,是一個人處理好與他人之間關(guān)系的重要前提。因為以謙恭態(tài)度對待他人的人不是輕視自己,也不是無端抬高他人,而是對自己所不具備的一切的承認,是對他人的尊重和敬佩。謙虛的人往往被他人尊敬,因而享有較高的地位,驕傲的人則常常被人們鄙視。
伊斯蘭教認為,人是萬物之靈長、天地之精華,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理應昂首挺胸,頂天立地,毫無愧色地生活;另一方面又認為,人是被造物,雖有理智,有思維和勞動能力,但人的理智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為他知道,他所擁有的一切,均是安拉所賦予的。安拉造化了人類,又為人類造化了空氣、陽光、江河、大地和各種動植物等一切生活必需的條件??梢詳喽?,人離開造物主的恩賜,無法生存,更不可能有所作為;相反的,一個沒有正確信仰(伊瑪尼)的人,當他獲得某種成就時,就相信這是他的聰明和能力所應得的,所以驕傲自滿。但是,他卻忘記了造物主對他的慈憫,忘記了真主賦予人的使命,招致真主降下的災難:“我總要以窮困和患難懲治其居民,以便他們謙遜。”(《古蘭經(jīng)》7:94)所以,人應正確認識自己,以謙恭態(tài)度對待他人,切忌自以為是,驕傲自滿。
穆圣告誡我們處世為人要謙虛,穆圣說:“誰為安拉而謙虛,安拉就提升他的品級”(穆斯林輯錄)安拉啟示先知穆撒說:“我只接受這種人的禮拜:他為我的偉大表示謙恭,他從不傲視我的眾仆,他永遠畏懼我,他整日贊念我,他為我而克制私欲。”有人問福戴里,何為謙虛?他說:“服從真理,即使它出自一個玩童之口,或一個最無知者之口。”哈桑•巴士里說:“你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謙虛嗎?謙虛就是你從家中出來,每遇到一個穆斯林時,總覺得他比你優(yōu)越。”
“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謙虛歷來是古今學子追求的美德。從古至今多少名言警語,歷史典故,告訴我們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作為完美人生制度的伊斯蘭,不是與中華民族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相一致的嗎?
穆圣雖然地位高,聲望過人,但他謙虛自律,從無沽名求榮之心。他曾說:“你們不要像基督徒吹捧耶酥那樣吹捧我,我是一個仆人,你們應稱我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穆圣遇見人時,不論是長者還是兒童,總是先致問候;他對來訪者笑臉相迎,和藹可親;他常訪問一些勞苦群眾,和他們談心,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他和弟子們在一起時,平易近人,常逗他們的小孩;先知若受邀請,不管是自由人還是奴仆女侍,也不管是貧困孤苦的人,從不拒絕人家的邀請。他經(jīng)常探視病人,那怕病人家離麥地那很遠。凡前來請求原諒者,他都悅納。如果有人湊近他的耳朵悄語,他邊低頭側(cè)耳傾聽,一直到人家把話說完;與人握手時,決不首先放手,直到對方松手為止;對前來求見者,穆圣從不怠慢,總要為其鋪上自己的衣服或坐褥,讓客人就坐。
穆圣謙恭待人,厭惡名位,他指出:“有三種情況值得稱贊:掌握權(quán)力時的謙虛和掌握權(quán)力時的寬容,行善不圖回報。”伊本•麥斯歐德說:“有個人來到穆圣跟前,渾身顫抖不已,心中很害怕,穆圣安慰那人道:“不要怕,我不是皇帝。”穆圣生活在勞動人民中間,他跟許多奴隸同呼吸、共命運。他曾說:“我是一個奴隸,要向奴隸一樣蹲著進食。”
有一次,穆圣看見他的幾個弟子為一宗教方面的問題爭論不休,便說道:“別爭論不休了,信仰伊斯蘭的民眾!你們的前人就是因此而滅亡的,你們怎么也亦步亦趨地重蹈覆轍呢?信士們!放棄毫無意義的辯論吧!遠離詭辯吧!的確,詭辯對詭辯者沒有任何益處。丟棄吧,強辯只能導致犯罪!與強詞奪理決裂吧!這只能加速爭論不休者的滅亡!”
謙虛的人有容納百川的胸襟,有不恥下問的美德,有學無止境的認知。向值得學習的人學習請教,你才會不斷進步。謙虛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惟有謙虛才能不斷汲取人類的知識營養(yǎng),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虛懷若谷,謙虛謹慎;而不學無術(shù)、一知半解的人,卻常常驕傲自大,自以為是。謙虛是穆斯林應具有的美德,是進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相對論以及他在物理學界的研究成果,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財富。然而,他還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斷地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有人問愛因斯坦:“您老可謂是物理學界的空前絕后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并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lǐng)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于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lǐng)域的接觸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周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是??!多么好的一個比喻,多么深刻的一番闡述!我們每個人都要養(yǎng)成一個“虛懷若谷”的胸懷,都要有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
謙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態(tài)度。對政治、經(jīng)濟地位超越自己的人奴顏屈膝,是喪失人格的卑下行為;為了某種利益欲求而對某個特定對象唯唯諾諾,是不擇手段的罪惡陰謀,達到自己的私欲,這種行為與穆斯林倡導的美德——謙虛是背道而馳的。真正的謙虛,是面對所有對象一視同仁地尊敬和謙讓。
在伊斯蘭教義中“謙虛”有三種意義:
1、對安拉要謙恭。即虔誠地信仰安拉,謙卑地服從安拉。
2、對穆圣要謙遜。即學習穆圣謙遜的美德,并效仿遵行。
3、待人要謙虛。即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不能驕傲、自大、炫耀、狂妄、蔑視、目空一切、不屑一顧、趾高氣揚等。
那么,怎樣知道你具備了謙虛的品質(zhì):
1、當與人辯論問題時,如果真理出自于對方,而你卻很難接受,就說明你的心靈深處存在著驕傲的心理,你需要重新認識自己。
2、如果別人獲得榮譽、地位時,你心存妒忌,這表明你心胸狹窄,不具備謙虛的美德;
3、當自己事業(yè)小有成就,便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不屑一顧,是不謙虛的表現(xiàn);
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謙虛的態(tài)度!”不懂裝懂不知裝知是陰奉陽違之徒。什么是真正有知識的人?就是那些懂多少,遵行多少的人;
5、聚會時,如果你在他人面前,趾高氣揚,炫耀自己,說明你很驕傲,尚需強制自己謙虛,直到你和大家坐在一起;
6、看自己能否做到應答窮人的邀請,或盡力幫助親朋,如果做不到,說明你有驕傲意識,應努力祛除;
7、與眾人會面時,如果對自己的形象有自卑感,證明你有沽名意識;如果對自己的衣著不滿,說明你很驕傲。
大家知道,謙虛的美德有兩個邊端,一個中心:它偏向增加的一端稱之為“高傲”,它傾向減少的一端稱之為“自卑”,其中心稱之為"謙虛"。那么,誰在同等人面前炫耀,他就是高傲者;誰在他們面前謙讓,他就是謙虛者,不亢不卑,則是最佳態(tài)度。
謙虛的人沒有驕傲者那種自視清高,不可一世的高姿態(tài),沒有那種居高臨下,俯視人群的高氣勢,有的是和風細雨、入人耳目的好言語,有的是文雅、真誠、友好的佳氣質(zhì)。只有謙虛的人才能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不斷得到各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使自己不斷進步。
《古蘭經(jīng)》、圣訓教誨我們,為真主而謙遜的人,真主提高他的品級,也會得到人們的尊重;高傲自大的人,真主令他低賤,也不會得到人們的尊重。穆圣說:“錢財絕不會因施舍而減少,真主會增加寬容者的尊嚴,為真主而謙虛的人,真主定會提升他的品級。”謙虛是穆斯林應具有的美德,只有:“信道而且行善,并對安拉表示謙遜的人”(11:23),才是真主喜悅的仆人,才有資格成為樂園的居民。
◆黑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