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布寺,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始建于1899年,由寧瑪派(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chuàng)建。絨布寺位于后藏日喀則地區(qū)定日縣巴松鄉(xiāng),高居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cè)的“卓瑪”(度母)山頂。絨布寺距定日縣90公里,距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20公里處,海拔5100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寺廟。
絨布寺,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始建于1899年,由寧瑪派(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chuàng)建。絨布寺位于后藏日喀則地區(qū)定日縣巴松鄉(xiāng),高居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cè)的“卓瑪”(度母)山頂。絨布寺距定日縣90公里,距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20公里處,海拔5100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寺廟。
整個絨布寺依山而建,一共五層,現(xiàn)在仍在使用的只有兩層。盡管它沒有占據(jù)遙遠的時間和遼闊的空間,但其海拔高度及身后的珠穆朗瑪峰,使它在一百多年里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匮堇[著屬于它的角色,占據(jù)著屬于它的一席之地。
絨布寺山腳下的絨布河,是珠蜂北坡的三大冰川,即東、中、西絨布三條冰川的雪融水匯集而成的冰川河流。在5500—6300米的廣闊地帶有保存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態(tài)冰塔林。冰塔林區(qū)內(nèi),千萬座冰峰,千姿百態(tài)、絢麗晶瑩、巍然屹立。這里的天空碧藍如洗,一塵不染,大氣稀薄,卻透明似鏡。從絨布寺至冰川底部,沿途乳石崢嶸,風光奇異,氣氛神秘,猶如進入到氣象萬千的高山城堡,像似來到一座巨大的地質(zhì)博物館。
絨布寺距珠穆朗瑪峰約二十余公里。自古以來,藏族人民就把珠峰尊為神明。藏傳佛教噶舉派著名的祖師米拉日巴(1040~1123年)曾在珠峰一帶的山洞中修行達九年。這位在藏族文學史上“道歌新體裁”開創(chuàng)的鼻祖,在這一帶留下了很多極為動聽的故事和非常優(yōu)美的旋律,有的至今被人們傳唱,而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能在《米拉日巴道歌》里可以看到。在藏族民間傳說的神話故事中,將珠峰及左右兩側(cè)的四座高峰譽為“長壽五姊妹”(即五位女神,為扎西次仁瑪、婷吉希?,?、米玉洛桑瑪、決班震桑瑪、達嘎卓越?,敚?,珠峰被稱為“第三女神”、“后妃神女”、“祥壽神女”。
在藏傳佛教繪畫中,代表珠峰的神女全身白色,騎一頭白獅,右手高舉一柄黃色九尖金剛杵,左手捧一大長寶瓶,俊秀神武。
這一帶的圣山圣水所折服的不僅僅是米拉日巴大師一個,若要一一道來,可排出一個長長的隊伍。創(chuàng)建絨布寺的寧瑪派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初,絨布寺除主寺外,還修有八個小寺。僧尼同住一個寺廟開展佛事活動。興盛時曾擁有僧人三百多名和尼姑三百多名,二十多個殿堂。事過境遷,1983年寺廟經(jīng)歷了大規(guī)模的修建之后到現(xiàn)在,只剩下僧人11名和尼姑8名,設有一個誦經(jīng)殿和一個殿堂。能欣賞到很有價值的壁畫。每年藏歷4月15日舉行3天的跳神活動,藏語稱為“嘛尼日珠”(意為祝世間和平幸福),藏歷11月29日舉行隆重的驅(qū)鬼儀式。
創(chuàng)建該寺的和后來加入的喇嘛,都圖個清凈而來到這里。但世界最高峰的存在和近幾十年來的登山熱,恰恰相反,使這里變的越來越熱鬧。
絨布寺是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從這里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珠峰山體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間,令人望而生畏。每當天氣睛朗,能夠見到山頂有一團乳白色的煙云,像一面白色的旗幟在珠峰上空飄揚,被雀為“世界上最高的旗云”,堪稱世界一大奇觀。
珠峰登山愛好者中,不管是國內(nèi)外的,絨布寺已是家喻戶曉。寺外白塔下的瑪尼堆是當?shù)胤鸾掏絺優(yōu)樽约浩砬蠛眠\的一種形式,而現(xiàn)在,十字架和英文也出現(xiàn)在這里。
絨布寺沒有藏區(qū)其他大寺院那樣歷代堪布住持及其各方面的詳細記錄,但它以跟信徒和登山者等不同行業(yè)和不同膚色群體互動的形式來描述自己的曾經(jīng),使只要跟它有接觸的人們的點滴思緒里有它自己完整而浮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