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古稱踏青,早在我國漢代就有踏青游春的習(xí)俗。如今,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呼朋喚友,親近大自然,將春游的習(xí)俗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當(dāng)然依據(jù)愛好的不同,大家也為春游加蓋了個性化的符號。
觀光型春游,特點,以走為主,山間湖畔無不留下此類人的足跡,對清新空氣,怡人景色敏感。
由于參加觀光型春游的人大多目的為了放松。因此以中老年人為主,多以聚會的形式出現(xiàn),邊賞景邊聊天倒也其樂融融。
注意事項:春季花木繁盛,有過敏病史的人要遠離花粉等過敏源或在春游前服用抗過敏藥物;四處觀光自然要走很長的路,放棄細而尖的高跟鞋,把自己的腳放在一雙舒服的平低鞋里,這樣才能保證愉快的春游不會被意外打斷。
聚餐型春游,特點:以吃為主,此類人一般攜帶大量裝滿的塑料袋,對有大片樹陰的公共綠地反應(yīng)敏感。
聚餐型春游多以家庭為單元,既要照顧到老年人走不動路,又要滿足孩子對零食的追求,折中路線當(dāng)然是帶上一塊塑料布,把家庭餐桌挪到自然大氧吧里。
對聚餐型春游的提示是,注意食物衛(wèi)生,盡量不吃生食或非一次性包裝的熟食;確定聚餐地點時,腳下留情,不要去有明確警示的綠地;吃完后注意環(huán)保,將垃圾裝袋帶走或丟入垃圾桶。
攝影型春游,特點:以照相為主。此類人一般有一臺比較專業(yè)的相機。對各種景物均有獨特的觀察視角和表現(xiàn)方法。
參加攝影型春游的人基本是單槍匹馬的居多,常會為某個場景深深陶醉而頻頻按下快門,因此提醒此類春游者,一定要帶足膠卷,免得錯過美景而落下遺憾,同時在取景時也要注意安全,不要為了選角度而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