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jìn)入吐魯番地區(qū),山色逐漸紅了起來。綠色植物也越來越少。
直到火焰山地區(qū),山上幾乎沒有任何綠色的裝點(diǎn),除了綿延的赭紅色的褶皺山脈,和少量的可能由風(fēng)沙帶來的黑色砂礫,什么都沒有。
當(dāng)然,什么也不可能有。
進(jìn)入夏季,火焰山的地表溫度幾乎都在四、五十度以上,歷史上甚至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89.2℃的高溫!
也就是說,火焰山這個名稱,不僅僅來源于山形的火苗般褶皺,更以溫度的絕對性而名副其實(shí)。
火焰山南北朝時(shí)名為“赤石山”,唐代稱為“火山”,明朝始稱“火焰山”。而維族人稱作“紅山”。
火焰山脈呈東西走向,長約100km,最寬處達(dá)10km,橫臥于吐魯番盆地中部。據(jù)說形成于喜馬拉雅造山運(yùn)動期間,距今約2億年。出露的地層以侏羅紀(jì)、白堊紀(jì)第三紀(jì)砂礫巖層褐紅色泥巖為主。
《西游記》里寫得頗有意思,“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稱天盡頭,這里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殼、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雖然夸張,卻反映了火焰山酷熱難當(dāng)?shù)恼鎸?shí)面貌。
火焰山是不收門票的。
在最為著名的布滿橘紅色砂礫的火焰山腳下,我們拒絕了用拗口的普通話圍勸我們騎駱駝上山的維族人的誘惑,帶上一瓶菊花茶,決定用雙腳,去丈量這座瑰麗奇幻的大自然杰作的高度。
雄心壯志的話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可沒那么簡單。
沙山上橫亙著一些小道,只有一腳來寬。每踩一下,都將小道邊緣的沙子滑下去一點(diǎn),并不能夠踩穩(wěn)。更何況烈日炎炎,氣溫也已近50℃了吧,盡管還是早上。
不一會兒,瓶子里的水就被我們消耗掉了大半,嗓子卻還是干得冒煙。
爬了大半時(shí),已經(jīng)沒有路可走了。許是我們開始選擇的小道不對。沙子忽然紅得格外耀眼,也有些燙腳。同先前的山體形成了明顯的分界線,像是正在躥升的火苗。
鞋子里進(jìn)了不少沙子。看看表,已經(jīng)有二十分鐘了。(同行的人只有我和沈上山。)不能讓大家久等,我們決定放棄登頂。
喝光瓶里的最后一滴水,在山上用盡氣力地大喊,“火焰山,我們來了!”相視而笑,是滿滿的幸福感。
是呵,只有我們兩個人的火焰山,似乎是為我們而熊熊燃燒的火焰山。
山上的風(fēng)景,其實(shí)別有味道。
接連的褶皺山脈,因?yàn)槁燥@平行的視線而分外巨大和清晰起來。那一層層的褶皺,延綿不絕,有如無數(shù)的火焰一起燃燒一般,以各種形態(tài)的火舌,忽然凝固在某個時(shí)刻,等待下一次猛烈的燒灼。而滿眼的紅色,在碧藍(lán)的晴空下格外壯美。
不怪火焰山會贏得“飛騰的火龍”的美譽(yù)。
兩座橘紅色山體的中間,竟掩藏著一條郁郁蔥蔥的河溝。這在公路上是不易發(fā)現(xiàn)的,也算是登高偶得。河溝里并沒有水,但以河溝的蜿蜒和茂盛的綠色植物來看,應(yīng)該有著豐沛的地下水系。
寸草不生的崇山峻嶺,和溝內(nèi)掩藏著的青翠,這樣奇異的山形地貌,更令我們驚嘆。
離火焰山不遠(yuǎn),有一個所謂的西游記宮,或者叫火焰山神泉旅游風(fēng)景區(qū)。是一座以介紹火焰山山形地貌及歷史風(fēng)物為主題的地下宮城。不大,也沒有太多的記憶了。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這座宮城的中間似乎是一個類似天井的院子,里面豎著一根仿孫悟空的金箍棒鑄成的巨大溫度計(jì)。
這可是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最大的立體造型溫度計(jì)-‘金箍棒’”。直徑0.65米,立體造型12米高,能實(shí)測攝氏100度以內(nèi)的溫度。
從院子邊的樓梯可以上到地面,據(jù)說這里是火焰山的最佳觀賞點(diǎn)。因?yàn)檫€在裝修,沒有任何的陽光遮蔽處,匆匆看了一眼就逃了下來。
實(shí)在太熱了。晚上回到賓館就因?yàn)檫@一天的不適應(yīng)而流了鼻血。
火焰山,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