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伊朗之行令我難忘。我懷念美麗的伊朗,友好的伊朗人,美輪美奐的伊朗—波斯文化,親切自然的伊朗的日常生活。我懷念他們的清真寺,他們的詩,他們的工藝,他們的笑容與美麗的波斯語文。我贊美和呼喚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親近與交流。我相信對于自己與自己所熟悉的有所不同的風(fēng)光與文化的珍重是一種道德,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拯救。它們或遲或早能將人類聯(lián)結(jié)起來,能爭取實現(xiàn)我們所希望的和諧世界。
寥落古行宮
在伊朗最負(fù)盛名的伊斯蘭風(fēng)格的展現(xiàn)是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廣場,伊瑪目的大意是“伊斯蘭的教長”。在到伊瑪目廣場前,我們先到了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宮。
名為四十柱宮,卻只有20根與中國建筑里的柱子相比要細(xì)許多的優(yōu)雅精致的多棱形柱子,支撐著宮殿寬闊的前廊,它們的倒影映射在廊前的長方形水池中,出現(xiàn)了另外20根水中柱子的虛像,20加20,于是就是40。這種虛與實的疊加,這種實物與影像的兼收并蓄不分你我,這種思想方法堪稱絕妙,在中國,只有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與之比擬。
宮殿坐落在一個大花園里,總面積是6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是1000多平方米。建于15世紀(jì),說是典型的波斯式宮殿,曾經(jīng)用來接待貴賓和外國使節(jié)。大廳的墻上畫著巨大的壁畫,大致是敘述當(dāng)年的文治武功、朝廷盛況。正面有一鏡廳,由玻璃拼接做成,不開放,從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一些古裝畫像與古代衣物。說是17世紀(jì)所建。此外,大殿里擺放著一些器皿、古幣、文書等物品,供游人參觀。
說實話,這些我已記不清楚,反正世界各國我看到過的宮殿、行宮、皇家花園等已經(jīng)不計其數(shù)。什么凡爾賽宮,什么奧地利茜茜公主的宮殿與花園,什么華沙的大王宮,等等。這個四十柱宮并不比上述諸宮更輝煌壯麗,反而令人難忘。四十柱宮的花園,樹木參天,水池清澈,落葉滿地,秋意清爽中又使人產(chǎn)生出嗒然若喪的遺憾。
王室宮殿的最最迷人動人之處,它的最大的價值和意義,似乎未必顯現(xiàn)于國王生前,在陛下使用它日理萬機、運籌帷幄、送往迎來、殺伐決斷之時,這宮那宮與人們能有多大關(guān)系?只能是你威風(fēng)你的宮殿,我湊合我的草窩。倒是在人去樓空、色頹瓦壞、柱歪石損、漆脫墻沉之時,在王朝覆滅、往事如煙之日,無限風(fēng)光在后人,在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零星”之時,憑吊往事,追懷前朝,其味無窮?;▓@是永遠的,鳥雀是永遠的,落葉猶如昨日,殿堂有點破爛了,正好參觀。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與多數(shù)穆斯林聚居區(qū)屬于干旱炎熱地區(qū)有關(guān),他們特別重視水流水庫與樹木花草的栽植與維護,注意廊檐亭閣的修建,注重大自然的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的賞心悅目。
紛披的落葉,飛過的鳥群,秋天的氣息,游客的笑聲,咔咔的快門,就這樣,我們欣賞了其實也是錯過了這個半古的四十柱宮。你可能記不住宮殿的底細(xì),你卻忘不了一種非現(xiàn)代的、后現(xiàn)代的、樹的人的房的與秋天的氣息。
伊斯法罕半天下
來到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之后,我才知道,神圣的伊斯蘭信仰可以表現(xiàn)得這樣璀璨奪目,輝煌完美,人間世上,勝境無雙,美麗雄強,天衣無縫,萬眾歡騰,光芒億丈。
伊朗人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說法。資料稱,伊瑪目廣場始建于1612年,面積達8.4萬平方米,是莫斯科紅場的兩倍。廣場的東西南三面,分別聳立著建筑藝術(shù)各具特色的羅特夫拉清真寺、阿里考普宮和伊瑪目清真寺,廣場中央修建了一個長方形的巨大水池。在伊朗處處都看出人們對于水的珍愛。水是生存的必需,也是上蒼的恩惠,更是賞心悅目、快樂幸福的源泉。在伊朗,最令人驚嘆的事情之一,是人們對于人性和神性、生活與信仰、此岸與彼岸、終極與美的一攬子的感受把握。
四面拱廊各開一面大門,伊瑪目清真寺大門、國王私人禮拜室(羅特夫拉清真寺)大門、阿里考普宮大門和加薩里亞市場大門。其余地方是乳白色的高墻將廣場圍起,與藍色的大門形成鮮明的對比。
兩個大清真寺在廣場上有欲乘風(fēng)而去的飛揚感。其規(guī)模與精致,種種花紋圖案色彩的搭配,都不是我的拙筆能夠?qū)懙贸鰜淼?。我要說的只能是,即使在巨大的莊嚴(yán)的清真寺的上上下下,內(nèi)內(nèi)外外,前前后后,你也能看得出那種伊朗手工藝的細(xì)膩、精致、美輪美奐、一絲不茍。它是神圣崇拜之地,當(dāng)然,它也是建筑藝術(shù)的精品,是人類智慧與高尚情感的載體。地上的建筑載負(fù)著無限的信仰,無限的向往,無限的激情與無限的才能和匠心。
除了禮拜真主,這個廣場上舉行過重要集會,舉行過馬術(shù)表演與馬球比賽,接待游人更不必說。到了夜間,燈火通明,五顏六色,倒影與實體分別發(fā)光,如夢境,如仙境,如神話,如童話。
意味深長的是廣場四周就是巴札(集市),種種專賣店美不勝收。你可以直接使用美元歐元等硬通貨購買,是地地道道的小商小販。如果有錢有運輸手段,真想在這里買個夠呀!它激起你的夢想,激起你把自家住宅和用品,至少是裝飾品“伊朗化”的沖動——如果你的四壁與櫥柜,你的案頭與床邊,都是伊朗的工藝品,該有多么漂亮!
這里既是商店也是作坊,匠人們當(dāng)著顧客的面敲敲打打,涂料上色,欣賞審視,打包裝箱,像是在展覽。工藝差不多是完全透明的,透明也不會泄露商業(yè)與工藝的秘密,因為那種匠心,那種感覺,那種對于美的虔誠,是無法克隆復(fù)制攜帶與傳遞的。能夠盜竊的是財富,不能盜竊的是心靈。你看著他們,你覺得是古老書籍上的人物,天方夜譚里的人物,夢幻藝術(shù)里的人物。你相信,在伊朗還有許多沒有演繹完畢的經(jīng)久不衰的故事。
當(dāng)你知道,當(dāng)你記住世上有一個城市叫做伊斯法罕,知道那里的美麗和奇妙的時候,你越會覺得世界的奇妙,人生的奇妙,人類精神生活的奇妙。伊斯法罕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