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贊安拉賜予我一位善良勤勞的母親!我感謝母親引導我做敬主愛人的穆斯林!
我的母親生于1924年夏季,98年父親歸真后,我把母親接來與我一起生活。我家的客廳有一面大鏡子,最近母親常對著鏡子里面的自己嘮叨著,偶爾也會因鏡子里的人總“追著她”而不悅。我想出了辦法,給鏡子加了布簾遮擋起來,母親仍時常掀開布簾,給鏡子里的自己遞食物,因“對方不接食物”而著急。我索性打漿糊用報紙糊滿鏡面,讓母親“眼不見心靜”。母親沒有因此而靜,報紙被撕開了,鏡前某處時常會擺放著晾干了的食物。我明白了。我又清除了報紙,擦凈了鏡面。再看到母親拿著食物伸向鏡子,我會摟住母親,或是將水果放入母親衣兜里,或將食物喂入母親口中,母親見鏡子里的老人“接受了”自己的心意,高興的像個孩子般地笑了。我不得不承認:母親是老了,老得分不出鏡里鏡外,老得認不出自己了,可是真主 賜予母親的一顆惜老憐貧的善心沒有老,沒有變!
母親的一生都在給
母親小時候與小伙伴玩尅銅子游戲,經常是贏家,但是每次都將贏來的銅子又退還給小伙伴。十八歲出嫁了,因母親練得的好針線,公婆一家老小的裝束從此煥然一新。56年父親參加工作,工資每月30元,母親讓父親留15元,她帶三個孩子花15元,即使在這樣生活拮據的窘境下,母親常常是一邊納鞋底補襪子(掙錢)一邊給我們唱《小女婿》、《劉巧兒》。每當有要乜貼的,母親還會毫不猶豫地送上食物。記得有位老人經常來,時間久了,院里有位鄰居對母親講:您的晚飯能不能錯個時間,只要您這兒一揭鍋,她一準就來了。母親回答:“我們穆斯林就是要體恤窮人,穆圣人(祈主福安之)說過,你這兒剛揭鍋,要乜貼的來了,這是他的造化,揭鍋后的第一個,不管是饅頭還是窩頭,都要先給他吃。”最困難時,母親曾返回婆家,想取回一些隨嫁首飾變賣,祖父說道:“咳咳,屎都沒了!”母親沒有一絲怨言,也從沒中斷對公祖父祖母的探望孝敬。
母親工作時,有一位年輕漂亮工友初始對母親不屑一顧,母親堅持不卑不亢,勤奮工作。一天那位工友用電烙鐵不慎將桌子烙糊了一塊兒,急得不知所措(工作失誤、安全隱患要納入記錄挨批評的)。母親為她出了個主意,幫她把桌子調一個方位,這樣一來,糟糕的印記被工具箱等雜物掩蓋在了里邊,躲過了尷尬。從此這位工友與母親無話不說,當母親得知她在家里不做家務,全由其丈夫操勞時,母親又勸導她:我們穆斯林用傭人時都不能當奴隸使,何況他是你丈夫呢,你應多體貼他,幫他做些家務才是。后來這位工友在家里有很大轉變,其丈夫甚感驚訝,知其原因后,堅持要見母親一面。
也許是小時候母親家中富裕,養(yǎng)成了大方的姿態(tài),但是在后來經濟困難的時候,在改革開放后,許多旁人的經濟狀況已大幅超越了她的時候,母親仍保持著一顆富有的心。5.12大地震,母親也要捐錢,我說您每月的退休金剩不了多少,就捐幾百吧,母親說:不行,太少了。當我從郵局回來,讓母親過目那張寫有她名字的四位數回執(zhí)時,母親說:“出散不能小氣,不能顯擺,更不能后悔?!蹦赣H一生常說的話 ;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就求主!心里裝著安拉,沒有憂愁,也沒有恐懼。母親的一生都在實踐著安拉的諾言!
母親的一生是感贊安拉的一生
即使今天我端去一杯水,母親接過來,唇齒之間必先道了“太斯迷”才安心喝下。她一生謹守教規(guī),九十高齡,步履穩(wěn)健,起居有常。老人家時而還有些小遺憾:看到我們看書,會羨慕地說:“有文化多好??!”的確,母親認不了幾個字,可是你能說她沒文化嗎?母親的文化不是反映在書本上,而是流淌在血液里,像眾多虔誠的穆斯林一樣,流淌在千百年傳承下來的血液里!我感贊安拉!是安拉的光輝語言照亮了母親的心胸!我感謝母親!您的一言一行引導我努力做一個敬主愛人的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