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學者:追求民族獨立是伊斯蘭革命主因
來源:鳳凰網(wǎng)
時間:2014-03-14
點擊:
我來說兩句
【中國清真網(wǎng)綜合報道】 2月11號,伊朗慶祝伊斯蘭革命35周年。眾所周知,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震驚世界,并重新繪制中東和北非、乃至全球的地緣政治版圖。那么,歷經(jīng)三十五年后,伊朗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政教合一的國家,又將何去何從?
35年前,當伊朗的末代君主巴列維國王在石油帶來的巨額財富刺激下,雄心滿滿地按照西方模式改造伊朗時,他并不清楚,自己已經(jīng)坐在了即將噴發(fā)的火山口上。流亡法國的宗教領袖霍梅尼,用簡單的布道詞燃起了伊朗民眾的革命熱情,瞬間讓巴列維國王的宏圖大夢灰飛煙滅。見證過這一切的伊朗革命烈士文化中心負責人扎艾里,講述了他眼中的革命原因。
伊朗革命烈士文化中心負責人扎艾里: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伊朗民眾相信生活要有尊嚴和道德,這不是一種社會信念而是一種宗教信仰。我們的民眾是在阿舒拉和伊瑪目·侯賽因的文化中長大的,這一信念深根于伊朗民眾心中,因此伊朗革命的主要口號就是獨立、自由和伊斯蘭共和國。
目睹了伊斯蘭共和國35年成長歷程的扎艾里,雖然也時常寫文章批評政府的某些政策,但是他對革命后的伊斯蘭政權所取得的成績,更為看重。
扎艾里說:如果你回顧這35年的歷史,你會看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已經(jīng)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國內(nèi)我們維護了自己的民族和宗教身份,我們的伊斯蘭政權抵制了霸權國家的陰謀和過分要求,維護了國家的獨立。
不過,在革命之后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伊朗年輕人,和父輩相比,不僅少了許多革命激情,而且不少人對西方文化情有獨鐘。對于這種現(xiàn)象,同樣身為人父的扎艾里表示出理解和耐心。他認為,這些只是表象,年輕人最終的身份認同還會歸根到伊斯蘭和東方文化。
扎艾里還表示:我承認西方文化對我們東方國家和伊斯蘭社會產(chǎn)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大多數(shù)時候當年輕人需要作出選擇時,他們還會選擇他們真正的也是最基本的身份。
35年過去了,父輩的革命激情是否還能吸引年輕一代的伊朗人,繼續(xù)朝著革命道路前進,恐怕是目前伊朗政府需要認真面對的一個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