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加禁寺
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坐落于沙特阿拉伯境內山巒環(huán)抱的谷底―麥加城中心,使全世界穆斯林禮拜朝向的克爾白天房所在地。大清真寺是阿拉伯語買斯志德?哈蘭姆一詞的意譯,又稱“禁寺”,是《古蘭經(jīng)》(17:1)對圣寺的稱謂。在先知穆罕默德時代,為了保護麥加天房,使之不受外來勢力的侵犯,遵照《古蘭經(jīng)》(2:91、5:95―97、9:28)的啟示,特將克爾白天房四周劃為禁地,規(guī)定非穆斯林不準進入,禁地內不準狩獵殺生、斗毆和一切邪惡異端行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稱。
麥加大清真寺經(jīng)歷了歷代的擴建。穆罕默德時期的禁寺,極為簡單,只不過是一塊東西寬,南北窄呈長方形的環(huán)繞克爾白禮拜的露天場地,除克爾白天房外,沒有什么其他建筑。公元638年,穆罕默德的第二位繼任者歐麥爾?伊本?漢塔卜(公元634―644年在位),首先擴建了圣寺,為的是保護克爾白天房。當時的工程主要是擴建了院落,修筑了圍墻,圍墻僅約一人高,在墻頭上設置了桅燈,供晚間禮拜照明用。此外,并無更多的裝飾;公元646年,第三任哈里發(fā)歐斯曼又進行了擴建,從此,圣寺開始有了廊檐建筑;公元683案,圣妻阿依莎的外甥―祖拜爾之子阿卜杜拉占據(jù)麥加,與伍曼葉王朝抗衡,伍曼葉朝哈里發(fā)葉齊德派討伐軍圍攻麥加。麥加被圍期間,克爾白起火被焚,神圣的玄石被燒成了三片,直到討法軍撤退后,阿卜杜拉才又重建了克爾白;公元694年,伍曼葉朝哈里發(fā)阿卜杜勒?麥立克下令擴建圣寺,加高墻身,更換了梁柱,并在每個圓柱頭上安置了重234克的黃金裝飾;公元709年,哈里發(fā)瓦立德對圣寺又進行了擴建,開始有了大理石柱子;公元756年,阿巴斯王朝的第二任哈里發(fā)艾卜?加法爾?曼素爾,在擴建圣寺中增加了黃金裝飾和各種雕刻,并為圣寺修建了第一座宣禮尖塔(米宰奈);公元777年,曼素爾之子買海底,著重擴建了圣寺的東、北兩面,原來克爾白天房位于圣寺南端,為免遭洪水沖淹,擴建后的圣寺,則使克爾白位于中心了;公元897、918年,哈里發(fā)穆而臺綏代和穆格臺迪爾又相繼擴大了圣寺,面積達到29,127平方米,這個規(guī)模一直保持到了1955年。在這個時期,麥加天房曾發(fā)生了令人懊喪的事件,公元930年,蓋爾麥克教派首領艾卜?塔西爾?蘇萊曼攻陷麥加,搶走了克爾白的玄石,二十多年后,在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fā)曼素爾督促下,玄石才被送還克爾白天房;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時期,歷代素丹對圣寺也都不斷修繕和擴建,從奧斯曼帝國極盛時代的蘇萊曼一世在位時期(1520―1566年),直到1630年,對圣寺進行了徹底的修復,著名的土耳其建筑工程師息南,著名畫家阿卜杜拉?魯圖菲,都為圣寺修復發(fā)揮了各自的才能,精心設計,細致彩繪;公元1821年,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曾統(tǒng)轄了麥加等地,這期間,他翻修了圣寺的大部分建筑物,添置了石柱和大理石柱。從公元1955年下半年開始,沙特阿拉伯政府制定了大規(guī)模擴建圣寺的宏偉計劃,1958年后工程開始全面進行,擴建是在保留古代建筑模式的基礎上進行的。擴建后的圣寺,除了原有的天房、中心院落、環(huán)繞天房(塔瓦弗)的環(huán)行路、易卜拉欣站立處、滲滲泉、宣講臺(敏拜爾)、走廊和尖塔外,還建造了連接撒法和麥爾沃兩座名山之間長達405米的大理石屋廊通道。擴建期間,沙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耗資達5億沙特里亞爾。圣寺整個建筑屋墻壁、圓頂、地面鋪滿了大理石和雪花石,據(jù)統(tǒng)計,鑲嵌在墻、地的大理石面積就達122,000平方米。與此同時,伊斯蘭各國專家紛紛對擴建圣寺工作獻計獻策,其中有埃及著名工程師穆斯塔法?法赫米等。擴建后的圣寺面積已達18萬平方米,可容納50萬穆斯林同時做禮拜。
麥地那先知圣寺
先知圣寺,坐落在沙特阿拉伯境內的麥地那城(距離麥加約400公里),為伊斯蘭教第二大圣寺。這座清真寺是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9月,到達麥地那后建造的。開始,清真寺建筑極為簡陋,建筑材料用的是泥巴,干草和樹枝;寺長約52.5米,寬45米,院墻不過一人高,禮拜大殿也沒有后代建寺中慣有的一些設施。由于當時麥地那是伊斯蘭教初期首府,圣寺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因此,在以后年代里,這座先知圣寺在不斷擴大。穆圣逝世之時,圣寺面積已擴大為2,475平方米。以后在歐麥爾和歐斯曼以及歷代王朝統(tǒng)治時期,都不斷對圣寺加以擴建,公元778年,阿爸斯朝第三任哈里發(fā)買海底和1256年奧斯曼帝國素丹扎西爾,分別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擴建。
現(xiàn)在的先知寺是公元1848年,奧斯曼帝國素丹阿卜杜勒?麥吉德主持重建的,工程進行了十二年之久,于1860年竣工。公元1955年,沙特政府又完成了一次新的擴建。寺的建筑雄偉,富麗堂皇,全寺面積由原來的10,303平方米擴大16,326平方米;寺內建有5座宣禮尖塔,其中新建的兩座尖塔高達70米,是在17米深的基礎上建造的;寺原有5道們,在西面的是和平(賽倆目)門、慈愛(拉赫瑪臺)門,在北面的是光榮(麥吉德)門,在東面的是婦女(尼薩)門和哲卜里勒(天使)門;擴建后的圣寺,東、西墻垣長度為128米,北墻長91米;寺殿和過廊由232根圓柱和474根方柱,以及689個拱門結構連接在一起,寺中心露天庭院有兩處;圣寺的大理石宣講臺是罕有的名貴文物,是1589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安置的,講臺共有12層臺階。沙特政府為擴建圣寺花費了約5500萬沙特里亞爾,在先知寺的東南角是圣陵―穆圣之墓,哈里發(fā)艾卜•伯克爾、和歐麥爾,以新建過廊分北、中、東、西四處,過廊地面鋪以白色大理石。在先知寺的東南角是圣陵―穆罕默德之墓,哈里發(fā)艾卜?博克和歐麥爾,以及圣女法蒂瑪?shù)牧昴挂苍谶@座寺內。由于圣寺為先知穆罕默德所建,故備受人們尊崇,每年凡是到麥加朝覲的穆斯林,很多人也到此瞻仰、憑吊,并在圣殿內禮拜祈禱。
遠寺
遠寺,阿拉伯文稱阿克薩清真寺,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古都斯)城內。按伊斯蘭教廣義習慣說法,阿克薩清真寺是一塊崇潔的圣地,系指阿克薩清真寺、薩赫萊清真寺及寺周圍的廣場、建筑物以至院墻的總稱。阿克薩清真寺在伊斯蘭教中極關重要,它不僅與先知穆罕默德升霄的故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又是伊斯蘭教初期的穆斯林禮拜朝向。公元636年,哈里發(fā)歐麥爾來到耶路撒冷,與當?shù)鼐用窈炗喠酥?ldquo;歐麥爾信約”,信約肯定了古都斯城歸屬伊斯蘭教管轄,同時保證當?shù)鼐用裆敭a(chǎn)、宗教信仰自由和教堂寺院不受侵犯。后來,在伍曼葉王朝時期,修建了薩赫萊清真寺,重修了阿克薩清真寺,其地位更為重要,是伊斯蘭教第三大圣寺。
阿克薩清真寺,位于古都斯舊城東南隅,圣地南端。伊斯蘭時代,是伍曼葉王朝哈里發(fā)阿卜杜勒?麥里克?本?麥爾旺及其子瓦立德于公元705―709年修建的。清真寺建筑宏偉,寺殿高達88米,35米,殿內有大理石圓柱53根、方柱49根。相傳哈里發(fā)歐麥爾率眾禮拜的地方―歐麥爾斯遺址,就在阿克薩寺殿偏東方向。公元1099年,十字軍占領耶路撒冷,把阿克薩清真寺的一部分改為教堂,把另一部分當作神廟及騎士團的營房和武器庫。后來伊斯蘭教名將薩拉丁?阿尤布于公元1187年(伊斯蘭教歷583年),從十字軍手中收復了耶路撒冷,時值7月27日(穆圣登霄日)。入城后,薩拉丁隨即下令修復阿克薩清真寺,重建了殿內凹壁(米哈拉布),用才是向前,并修飾了圓頂,安置了一個木制講臺。從此,阿克薩清真寺又重為穆斯林掌握。世界各地穆斯林多去參觀瞻仰。公元1948年,阿以戰(zhàn)爭發(fā)生后,以色列當局在帝國主義支持下,侵占了耶路撒冷,陸續(xù)拆毀了阿克薩清真寺周圍的大部分建筑,更為嚴重的是1969年8月20日,清真寺被人放火燒毀了一些建筑物,其中包括屬于名貴歷史文物的宣講臺,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損失,以致挫傷了全世界穆斯林虔敬的心靈,激起了對以色列侵略者的無比仇恨。
薩萊曼清真寺,位于阿克薩清真寺以北,中隔著名的“飛馬”石墻。“薩赫萊”(意為“磐石”),相傳是由于穆罕默德登霄時,腳踩的一塊圣石而得名。這座清真寺史建年代為公元685年,稍早于阿克薩清真寺的重建年代。清真寺呈八角形,每面寬205米。高9.5米,全部用石塊砌成,故寺又稱“石殿”;寺的突出建筑師大圓頂,圓頂內部有一圈大方柱和圓柱支撐著,圓頂表面及八角檐梁,鋪滿了彩色瓷磚,上面才會、雕刻著精美的古蘭經(jīng)文;“薩赫萊”圣石,被置于大圓頂之下,它南北長17.7米,東西寬13.5米,高約1.2米。這一建筑表現(xiàn)了敘利亞、羅馬和拜占廷的傳統(tǒng)綜合建筑風格,歷史學家公認,它屬于最華麗的建筑物之一,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著名的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