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李世民對臣子、中書侍郎許敬宗說:“朕觀群臣,惟有卿賢,有言卿之過者,何也?”許敬宗曰:“臣聞,春雨如膏,滋長萬物,農(nóng)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境,普照萬方,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惡其光輝。天尚且不盡如人意,何況臣乎?
誠如皇帝世民所言,侍郎敬宗確是善人賢者,為什么還得不到大家的滿意,還說他之過呢?我認(rèn)為原因有二,一是:真主是完美的,除其以外的任何被造物都是不完美的。正因不完美才會有缺陷、有缺點,所以人不滿。二:人的審視角度不同。有時,你是正確的,別人可能認(rèn)為你是錯誤的。古詩人蘇軾曾言: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一座小山,橫著看是嶺側(cè)著看便成了峰,其原因是觀看的角度不同,并非山變了。一座50層高的大樓,近看高大無比,坐在萬米高空的飛機(jī)觀之,則小茹螻蟻,其道理也是如此。
別說是許敬宗了,就是我們的圣人,歷代的圣人,他們同樣也做不到使所有的人都滿意。人云:“人非圣賢,誰能無過,即使圣賢,也有過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要求沒有錯誤的朋友,誰就沒有朋友”。古代的圣人,有的拼盡全力,付出畢生,信從者終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shù)。證明還有許多人不僅不信從他們,還欲加迫害他們。其原因是:他們同樣也達(dá)不到完美之境界。再者,安拉說:“我如此著為每位圣人設(shè)置了一些敵人----人和精靈中之魔。”(6.112)又說:“我如此著為每位圣人設(shè)置了一些敵人——一些犯罪者。(25.31)
一些圣門弟子他們同樣也達(dá)不到完美、也達(dá)不到使所有皆滿意之地步。穆圣歸真后,艾布.板克勒繼任了,不少人說該阿里繼任,于是,對其所言所行不滿。之后,歐滿勒、歐斯瑪難、阿里分別繼任了,他們?nèi)齻€皆被刺而死,證明他們也得不到所有人之滿意。阿里和圣妻阿依舍還發(fā)生來了大的沖突,制造了著名的‘駱駝戰(zhàn)役’。圣賢尚且如此,何況我等乎?所以說:我達(dá)不到使所有人皆滿意之地步,你也達(dá)不到使所有人皆滿意之地步,他也達(dá)不到使所有人皆滿意之地步,我們的每個人都達(dá)不到使所有人皆滿意之地步。但是,我們很多人卻沒有認(rèn)識到這一點,于是乎,他們在自己達(dá)不到完美的同時,奢望別人達(dá)到完美;在自己達(dá)不到使所有人滿意的同時,渴望別人言行能使自己滿意;不注重、不檢點自己的過失,反而對別人的、由于與生俱來的不完美而造成的無意之過或無心之失、或無奈之舉揪住不放,大做文章,不惜歹猜、冤枉、攻擊、謾罵,如此之為,不僅破壞了穆斯林間團(tuán)結(jié)、傷害了穆斯林間感情、敗壞了穆斯林的聲譽、還影響了教門的正常發(fā)展,于人于己于教,有害無益,實不可取啊!如其這樣,還不如我們彼此之間多多理解、多多真誠、多多善待、多多寬容。因為多一點理解,就會少一點誤會;多一點真誠,就會少一點虛偽;多一點善待,就會多一點情誼;多一點寬容,就會多一點和諧。當(dāng)今社會穆斯林間為什么不能團(tuán)結(jié)?為什么矛盾重重?為什么不能像古蘭、圣訓(xùn)所說的——穆斯林皆兄弟?為什么教門不能像穆圣那樣迅猛發(fā)展呢?我想這多于穆斯林間不能相互理解、寬容有關(guān)。
多斯弟們!理解萬歲,寬容至上,多想想這句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