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顏子中,元末明初回族文士,世家西域,其祖父官江南,遂定居進賢(今屬江西省)。自幼發(fā)奮攻讀典籍,熱衷科舉考試,決心進入仕途。史載“五舉有司不第”。即從49歲至61歲,五次會試皆未考中。元泰定元年(1324),依例授為龍興路(今江西南昌)東湖書院山長,后遷建昌路(今四川西昌)儒學(xué)教授。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江西行省授其贛州路知事,后升為總管府經(jīng)歷、行省參知政事、都事。至正十八年,紅巾軍陳友瓊部進攻贛,領(lǐng)兵應(yīng)戰(zhàn),敗北、走閩。后任行省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至正二十八年(1368)被明將廖永忠俘后義釋,遂頭戴黃冠,隱其名,遁跡江湖。明洪武十二年,因拒絕征召,飲鴆而死。一生苦讀,雖未中舉,但學(xué)識淵博,善用詩歌抒寫思想情感。其《春日絕句》、《過烏山鋪》等佳品,以細(xì)膩的筆觸,空靈的情調(diào),刻畫出江南水鄉(xiāng)的暮春景色,并以形象的描繪、直率的抒情,道出了詩人痛苦難耐的心境。其所著《子中集》收入《元詩選》,留詩14首。
伯顏子中自幼聰穎好學(xué),但科舉總是運氣不好,連考四次皆不中舉,只得出任書院山長和教授來謀生。一直到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江西亂起,元廷才把伯顏子中授以官職,為贛州路知事。幾年后,陳友諒的紅巾軍進攻,伯顏戰(zhàn)敗,逃入福建。但元朝福建平章政事陳友定(此人和陳友諒沒關(guān)系)愛惜伯顏子中之才,克復(fù)建昌后,派他回大都獻捷。陛見后,他得授吏部侍郎,在京城為官。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朝風(fēng)雨飄搖之際,伯顏子中臨危受命,持節(jié)趕往廣東,調(diào)拔兵馬以救福建。結(jié)果,途中混戰(zhàn),伯顏子中成為明將廖永忠的俘虜。廖永忠早聞其名,又欽佩他的人品,就放了伯顏子中一馬。眼見大元已亡,老書生悲憤滿胸,易服為道士,歸隱家鄉(xiāng)江西進賢。
由于伯顏子中名字已在明朝“掛號”,其妻其子均被沒入掖廷為奴婢。家恨國仇,伯顏子中更是心向“故國”,衣中一直藏有毒藥,隨時準(zhǔn)備“全節(jié)”。
心懷國事,憂慮如焚。這一時期伯顏子中作詩很多,其中《北山》一詩最為知名:
平川楊柳翠依微,
暖日游絲掛綠扉。
啼鳥不知江國變,
多情到處勸人歸。
到了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下詔搜求“博學(xué)老成之士”,伯顏子中終于被神通廣大的“東廠特務(wù)”發(fā)現(xiàn),朝廷使者“攜禮來聘”。
伯顏子中推說有病暫不能成行。當(dāng)晚,作《七哀詩》七首。然后,飲鴆而死。
有客有客何累累,國破家亡無所歸。荒村獨樹一茅屋,終夜泣血知者誰。燕云茫茫幾萬里,羽翮鎩盡孤飛遲。嗚呼我生兮亂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
我祖我父金月精,高曾累世皆簪纓。歲維丁卯兮吾以生,于赫當(dāng)代何休明。讀書愿繼祖父聲,白頭今日俱無成。我思永訣非沽名,生死逆順由中情,神之聽之和且平。嗚呼祖考俯鬲?假,籩豆失薦我之責(zé)。
我母我母何不辰,腹我鞠我徒辛勤。母氏淑善宜壽考,兒不良兮負(fù)母身。肴維新兮酒既醇,我母式享毋悲辛。嗚呼母兮毋遠適,相會黃泉在今夕。
我?guī)熚規(guī)熜男菪?,教我育我靡不周。四舉濫叨感師德,十年茍活貽師羞。酒既陳兮師冀止,一觴我奠涕泗流。嗚呼我?guī)熧馕阄覑海嵘×x未為暮。
我友我友全公、海公,愛我愛我兮人誰與同?惟公高節(jié)兮寰宇其空,百戰(zhàn)一死兮偉哉英雄。嗚呼我公我公兮斯酒斯酌,我魂我魂兮惟公是托。
我子我子嬌且癡,去往存沒兮予莫汝知。汝既死兮骨當(dāng)朽,汝茍活兮終來歸。嗚呼汝長兮毋我議,父不慈兮時不利。
鴆兮鴆兮置汝已十年,汝不違兮汝心斯堅。用汝今日兮人誰我冤,一觴進汝兮神魂妥然。嗚呼鴆兮果不我誤,骨速朽兮肉速腐。
明朝人郎瑛為此大發(fā)感嘆:
“不事二君非難,而捐生為難;捐生非難,而從容就死為難;伯顏(子中)之死,可謂得其義焉。”
清朝詩人翁方綱也對伯顏子中人品、詩品大加嘆賞,并表示他的《七哀詩》“沉痛郁結(jié),令人不忍卒讀。”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dāng)?shù)靥厣姆终荆鼨?quán)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