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食品國際認證幫助我們的產品出口在一個大彎前走了一條捷徑。”寧夏企業(yè)家劉世龍在中國·阿拉伯國家清真食品認證標準互認機制對接會上對記者大發(fā)感慨。
26日下午召開的對接會上,國家民委、認監(jiān)委、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認監(jiān)委官員、外國學者、阿拉伯國家中國經濟文化聯合會代表和來自中外企業(yè)的代表探討了清真食品認證的話題。
清真食品是指伊斯蘭教法許可的供穆斯林食用或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傳統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國家民委經濟司副司長張志剛在會上指出,寧夏人口36%為穆斯林,與阿拉伯穆斯林的傳統習俗有諸多共同之處,寧夏有不少產品在阿拉伯市場具有優(yōu)勢,有廣闊的銷售前景。
劉世龍的公司從事成品魚的生產和出口,通過在阿拉伯國家和馬來西亞等國的考察,他們發(fā)現公司的產品有很大的市場,他說,在沒有獲得清真食品認證的時候,他們向這些國家出口食品幾乎不可能,因為得不到當地的認可;獲得認證后,出口地從西班牙、丹麥等國擴大到了阿拉伯國家、馬來西亞和伊朗等國,市場擴大了20%-30%,利潤也大大提高。
他還欣喜地告訴記者,在這次論壇上,他的公司和一家馬來西亞公司簽署了2000噸的成品魚出口協議。
國家認監(jiān)委副主任王大寧說,此次對接會標志著我國與阿拉伯國家就清真食品建立標準對接、市場準入機制的開端。
近年來,寧夏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yè)大幅增加、規(guī)模不斷擴大,寧夏的食品、農產品出口額不斷增加,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清真食品枸杞及其制品、牛羊肉等,深受國外顧客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青睞。
2009年初,寧夏發(fā)布實施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清真食品認證通則》地方標準?!秾幭幕刈遄灾螀^(qū)清真食品認證通則》地方標準的發(fā)布實施填補了中國清真食品認證標準的空白,涵蓋了清真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全過程,保證了食品的清真和安全管理符合國際通用的“從農田到餐桌”的整體過程控制理念。
目前,寧夏已經與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認證機構達成了相互認證協議。在寧夏還成立馬來西亞清真認證中心駐寧夏培訓部,解決銀川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出口中東國家“瓶頸”問題。
敘利亞駐華使館參贊海依薩姆·賽勒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敘利亞商人理事會14名成員此次來寧夏參加了中阿經貿論壇。清真食品認證極大地鼓勵了中阿貿易,尤其是在食品方面。
劉世龍說,認證幫助他們擴大了出口,延長了產業(yè)鏈,也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yè)。清真食品認證目前只能在寧夏辦理。
寧夏清真食品國家貿易認證中心于2008年1月批準成立,同年8月正式掛牌并開展相關工作,是目前全國唯一開展清真食品認證工作的機構,已有18家區(qū)內外清真食品企業(yè)通過了認證。
對接會上,寧夏清真食品認證中心代表王生軍與新西蘭清真食品認證機構代表穆罕默德和阿拉伯國家中國經濟文化聯合會副主席艾哈邁德分別簽署了《清真產業(yè)標準互認合作協議》和《清真(HALAL)食品合作諒解備忘錄》。
劉世龍說,目前很多方面的清真食品出口仍然很少,他們下一步還將發(fā)展其他品種的清真食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