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天房”朝覲
阿拉伯語意為“方形房屋”。沙特阿拉伯麥加城圣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為世界穆斯林做禮拜時(shí)的正向,又稱“天房”。原為始建于公元前十八世紀(jì)的宗教建筑物。穆罕默德清除其中偶像作為伊斯蘭教禮拜處。以后多次重修。天房大門高于地。位于沙特阿拉伯麥加以東40公里處,為一座小山。山下平原約7公里寬,13公里長,亦名阿拉法特平原。相傳阿丹和哈娃(即《古蘭經(jīng)》中所載的人類始祖)因犯禁被安拉處罰離天園后失散,后在此山重逢。阿拉伯語“阿拉法特”(’Arafat)含“相認(rèn)”之意,此山因而得名。進(jìn)駐阿拉法特山(Wuquf ‘Arafat)是穆斯林朝覲者集體參加的大典儀式,俗稱“站山”。伊斯蘭教歷10年(632)12月9日,先知穆罕默德曾站在阿拉法特山上,向由麥地那前來麥加朝覲的10多萬穆斯林作生前最后一次宣教演說,史稱“辭朝演說”,并傳達(dá)《古蘭經(jīng)》中的最后一次啟示。按伊斯蘭教法規(guī)定,朝覲者在伊斯蘭教歷12月8日晚從麥加來到這里搭帳篷宿夜,伊斯蘭教稱為“守祖”。翌日,即12月9日(宰牲節(jié)前一天)為“阿拉法特日”,朝覲者身穿白色戒衣,整日誦讀《古蘭經(jīng)》和默禱。午后伊瑪目登上山頂,作宣教演講,率眾禮拜和恭默念主。大典儀式至日落后結(jié)束。入夜,朝覲者隊(duì)伍啟程向米那迸發(fā),去完成朝覲功課的另一項(xiàng)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