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不可一日無茶,這大概是到過這個西亞神秘國度的游客們的共同感受。在廣場的一隅、公園的涼亭,甚至旅途的驛站里,未必能找到一瓶礦泉水,卻一定有一杯香濃的暖茶在等著你。
驚人的茶葉消費量
伊朗人稱茶為“茶依”,這種與漢語的巧合似乎暗示出古老的絲綢之路所維系的不解情緣。不過,讓今天的伊朗人愛不釋口的早已不是中國的綠茶,而是柔潤濃郁、色如琥珀的紅茶。這里的男女老少都愛飲茶,而茶又不像酒類或咖啡不能過量,所以伊朗人只要有空就會喝茶,一天十幾杯茶對他們來說很正常。在伊朗這樣一個人口近7 000萬的國家,茶的消費量是驚人的。有數(shù)據(jù)顯示,伊朗每年的茶葉消耗量是4萬噸,國產(chǎn)的茶葉只能滿足國內(nèi)2/3的需求,其余的則要從印度或斯里蘭卡進口。
伊朗人喝茶講究的是見水不見茶,也就是說,端到你面前的只能是一杯泡制好的純茶水,杯底不能出現(xiàn)紅茶顆粒。這些顆粒狀散茶是放在茶壺中的,這只茶壺則安放在一個巨型水壺的頂部。這樣水壺里產(chǎn)生的濕熱蒸汽就會源源不斷地向上升騰,既把茶香盡數(shù)熏發(fā)出來,又使茶溫歷久不散。傳統(tǒng)的茶杯則是與茶色相映成趣的紅玻璃杯,杯身布滿了雕刻細密、花紋精巧的金屬鑲嵌裝飾,儼然勾連成一個隔熱護手的杯套,只不過這個杯套精致得近乎奢華。
獨特的“茶道”
新沏出的紅茶略苦微澀,所以伊朗人飲茶時,方糖必不可少,卻從不添加牛奶,為的就是感受那一份純純的茶香。方糖的用法也相當(dāng)特別,并不投入杯里,而是直接放入口中,然后就著糖啜茶。如此一來,糖塊的大小融化的快慢就可以決定茶水的甜度,這種由飲者自由控制甜味程度的飲茶法與一杯茶一個味兒的普通飲法大異其趣。旁觀者僅憑觀察是無法體會到這種“茶道”的精髓的,只有當(dāng)你也捧杯含飴,感受絲絲甘甜在唇齒間蔓延,由澀轉(zhuǎn)柔的茶香直襲心扉時,你才不得不承認(rèn)這種飲茶法真的自有其妙。當(dāng)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加,像喝黑咖啡那樣,徹底享受一杯原汁原味的紅茶。
如果把茶與糖稱作一對伴侶,那么茶和水煙則堪稱另一種絕配。伊朗人喝茶時,旁邊常有一個宛如工藝品的長頸壺,這就是別具一格的水煙。比起普通香煙,水煙可謂是綠色環(huán)保煙。經(jīng)過過濾的煙葉少了嗆鼻的煙味,卻添加了宜人的水果味,橙子、香蕉、草莓,不一而足。水煙可以是一個人守著一個煙壺獨品,也可以是幾個人圍坐一壺共享,豐儉由人,并無定法。一杯茶,一壺?zé)?各有其香,又兼具其潤,是馥郁與清新的完美融合。
優(yōu)雅的茶室
說到茶,就不能不提茶室。伊朗的茶室可奢可儉,可大可小,全看店家如何安排布局,沒有一定的風(fēng)格。伊朗人喜歡親近自然,愿意在品茗的同時與山水樹木相依相偎,所以傳統(tǒng)的室外茶室占了很大的比例。說是茶室,其實泡茶是在室內(nèi),喝茶卻是在室外的木榻上。每個木榻大概可供三四個人踞坐,上面鋪著頗具波斯風(fēng)情的地毯。杯盞端到榻上,客人自取自飲,杯中是香茶水影,眼前是青山白云,那派閑適與恬淡自不待言。
除了自然天成的室外茶室,旅游勝地也是伊朗人置店的上選之所。到過波斯名城伊斯法罕的游人肯定不會忘記在三十三孔橋橋洞里的茶室。店主沿著狹長的橋洞擺放桌子,橋洞與橋洞之間用石板連接,腳下就是流水潺潺,客人仿佛蕩舟江上。在這座別無分號的茶廊里,你能享受到的不僅是杯盞之酣,還有觀景之樂、會友之歡。古橋、紅茶、流水、煙壺,那是一道伊斯法罕人可以申請專利的風(fēng)景。對他們而言,悠悠茶韻里流溢出的正是他們那舒緩和諧的生活節(jié)奏。
伊朗舊時的傳統(tǒng)浴室經(jīng)過改裝,辦起茶室的例子也很多。這種茶室由幾間寬敞的大堂組成,每個大堂中央是一方清泉,周圍則分出若干區(qū)域,每個小區(qū)自成一體,掛上布簾就成了一個包間。這些傳統(tǒng)建筑大多雕梁畫棟,裝飾繁復(fù)的天花板和圖案華麗的四壁令人目不暇接。就像老外到北京的四合院尋幽訪古一樣,你來這里品茗,領(lǐng)略到的才是真正古色古香的伊斯蘭風(fē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