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家族雖然同是甘肅河州(今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人,又均系回族穆斯林同胞,且皆為馬姓,但他們在祖籍地和祖源上卻出于不同省區(qū)、互不相關的3個家庭———祖籍陜西省的馬占鰲家族、祖籍甘肅省的馬千齡家族和祖籍青海省的馬海晏家族。
西北回族武裝力量的生成
自乾隆末年起,西北回族穆斯林人民反清斗爭屢興不已,至同治年間則匯集成為一場持續(xù)十余年、遍及陜、甘、寧、青、新五省的巨大民族運動。這次運動正是諸馬起家的開端。
近代以來,國內(nèi)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尖銳,清王朝遭內(nèi)外打擊,逐漸衰落。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清政府忙于東南戰(zhàn)爭,對西北的控制松弛。與清王朝統(tǒng)治存在深刻矛盾的回族,趁時再起。1862年(同治元年)春,太平軍與捻軍陳得才、賴文光部由河南打進陜西,四川農(nóng)民軍蘭大順部也攻入陜西商州一帶,全陜震動。5月,渭南地區(qū)發(fā)生回漢械斗,由于當局處處失公,結果造成回族民眾殺死陜西團練大臣張芾,民族糾紛演化為反清斗爭。陜西回族發(fā)送傳貼到甘肅,當時屬于甘肅省的甘寧青各地回族便起而響應。河州一帶眾多回民到陜西參加戰(zhàn)斗,寧夏回民積極準備起事呼應,西北地區(qū)的回族在咸豐末年已教爭不斷,械斗屢有發(fā)生,西北各地的局勢猶如干柴烈火,呈一觸即發(fā)之勢。
寧夏回族群眾首先發(fā)難。同年9月,寧夏平遠所(今同心縣豫旺堡)清軍回族把總馬兆元率先舉旗反清,“布散傳貼,且稱奉上司檄,官兵刻期殲除回頭(類)。各莊回民聞而驚怖,群往附焉。”接著,回族哲合忍耶門宦第五代掌教人馬化龍率領靈州、吳忠、金積堡回族人民揭竿而起。隴東固原、平?jīng)?、清水,寧北平羅、石嘴子(山)等地的穆斯林群眾紛紛響應馬化龍,寧夏全境皆變?;孛褴姽ゴ蜢`州城、平羅縣城,清軍南北不能兼顧,坐困于寧夏府城。
此時,西寧回族、撒拉族亦在馬文義的領導下攻打西寧南川。官府不能控制,即利用門宦教主馬桂源平息事變。而實際上馬桂源與馬文義互為表里,一面以回族斗爭打擊清官府的統(tǒng)治,一面借官府名義鞏固其在西寧地區(qū)的地位。這兩種活動的結果,使得清官府在西寧的統(tǒng)治權力逐步轉(zhuǎn)移到馬桂源等人手中。
甘肅各地回族反清的勝利鼓舞了河州回族民眾。同年11月,河州回民聚眾千余,進攻洮河東岸,“爭渡起釁”。各門宦亦相繼打起了反清旗幟。北莊門宦馬悟真,花寺門宦馬永瑞、馬永琳,南鄉(xiāng)閔殿臣等掌教人一時俱起,“狄、河不安分之回民皆從亂”。河州回族反清斗爭全面爆發(fā)。
河州門宦和教派錯綜林立,回民分屬不同教派系統(tǒng),故力量不易統(tǒng)一。雖然各門宦的反清目標是一致的,但民戶所屬不一,則行動分散?;孛裎溲b先攻狄道,遭清軍伏擊,又攻河州城,亦未奏效。為改變這種狀況,1863年,各門宦共推著名阿訇馬占鰲統(tǒng)一指揮軍事。馬占鰲認為,反清不是尋常事情,要求河州各門宦齊心協(xié)力,共同維護民族和宗教。馬占鰲的這個要求表面上針對當時的河州回民軍的分散狀態(tài),實際上是要各門宦把一部分權力交給他,這樣才能有效地指揮軍事。迫于斗爭的需要,各門宦答應了馬占鰲的要求。從此,馬占鰲自稱“都招討”,成為河州回族反清斗爭的領袖人物。
馬占鰲,字魁峰、鼎臣,經(jīng)名阿卜都里阿則茲。1830年生于陜西大荔縣王閣莊,清初移居河州莫泥溝。其家族世代念經(jīng),馬占鰲自幼讀經(jīng),曾延請名師學習,后又赴西安清真寺研求伊斯蘭教經(jīng)典。“穿衣”(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先后在莫泥溝和大沙家清真寺做開學阿訇。馬占鰲為人“能言利嘴,敢作敢為,得到教下的信仰”。在回族內(nèi)部教爭、外部民族矛盾尖銳的環(huán)境中,他常能機智處理糾紛,表現(xiàn)出出眾的才干,贏得了很高的威望。每當斗爭的關鍵時刻,馬占鰲便被推舉出來,委以重任。
經(jīng)過一年多的戰(zhàn)斗,寧夏、西寧、河州等地區(qū)的回族反清斗爭取得了許多重大勝利,逐步走向高潮。東路寧夏平固回民軍在馬化龍的領導下,曾一度攻占平?jīng)?、固原、寧夏、靈州等州府重城,以金積堡為中心,控制了北起石嘴山、平羅,南達平?jīng)?、固原的廣大地區(qū);清廷在西寧的統(tǒng)治極為薄弱,自回族反清以來,西寧辦事大臣玉通主持撫議,馬桂源被授為西寧知府,馬桂源兄馬本源授游擊、署理西寧鎮(zhèn)總兵,西寧政權遂落入馬桂源兄弟之手,這種狀況維持了近十年。1864年11月,馬占鰲率領回民軍攻占河州城后,又攻占了河州西北的永登牛站堡和西面的循化縣,建立了河州外圍據(jù)點。馬占鰲擴大了河州回民軍戰(zhàn)果,贏得了河州東西鄉(xiāng)各門宦的信服和支持。他的勢力北至黃河,東至洮河一帶,北與寧夏馬化龍相呼應,西與馬桂源相聯(lián)系,又支持由陜西退入甘肅的陜西回民軍,有力地動搖了清朝在西北的統(tǒng)治。陜甘總督楊岳斌向清廷報告:“現(xiàn)在河州之賊擾于南,平固之賊擾于東,寧靈之賊擾于北,涼肅之賊擾于西,幾于剿不勝剿,防不勝防。臣若株守省城,則饑軍終成坐困。若出城剿辦,則根本時虞動搖。外察賊勢,內(nèi)度兵力,實屬不敷分撥。”他因而連向清廷乞病還鄉(xiāng),清廷在甘肅的統(tǒng)治陷入癱瘓。
1866(同治五年)年,當太平天國農(nóng)民運動被鎮(zhèn)壓下去,東南各地的局勢基本穩(wěn)定以后,清廷度過了最嚴重的危機,使其得以調(diào)集主力,用兵西北,恢復在陜甘的統(tǒng)治秩序。9月,清廷調(diào)閩浙總督左宗棠為陜甘總督、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經(jīng)過一番準備,左宗棠于1868年底率十數(shù)萬大軍,分3路進兵甘肅:湘軍大將劉松山率部由綏德西進,經(jīng)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攻金積堡,是為北路之師;李耀南、吳士邁部由隴州、寶雞趨秦州(今甘肅天水市),監(jiān)視和阻止河、狄、陜西回民軍入陜,是為南路之師;左宗棠自居中路,由乾州赴涇州,最后到達平?jīng)?。其分?路,目的在于“使諸回各部自顧,莫相應援”。這是一個分割回民軍,最終進攻金積堡的戰(zhàn)略。
(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吳忠禮)